資源型企業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青海省為例

資源型企業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青海省為例

二、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發展的經驗總結 一、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的界面系統 一、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基本信息

作 者:王建軍,曲波 著出 版 社:民族出版社ISBN:9787105100583出版時間:2

009-05-01版 次:1頁 數:383裝 幀:平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工業經濟

內容簡介

《資源型企業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青海省為例》有以下特點:第一,選題有理論與實踐意義。《資源型企業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青海省為例》立足於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建立了一套研究企業與資源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框架,即:以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的,抓住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這一核心,立足於資源稟賦和生態約束,圍繞實現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這一主線,重點研究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續發展環境的最佳化,進而提出實現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這一成果豐富了資源型企業、資源型產業、資源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具有創新價值。對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第二,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內容豐富。作者在對資源型企業相關理論界定後,分析了青海省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素基礎、背景,評價了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考察了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提出了促進青海省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並進行了實際案例研究。作者從資源型企業的競爭力、企業技術的創新能力、循環經濟的發展水平三個方面入手,來評價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創新性。
第三,方法科學、合理,資料數據翔實,對策建議有針對性。全書採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將理論知識、企業實踐、數據、統計分析等有機結合,做到了理論與套用研究的較好結合。從確立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的發展目標、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最佳化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的對策建議具有針對性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王建軍,1965年出生,陝西省寶雞市人,曾就讀於陝西機械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先後獲工學學士和管理學碩士學位。現為青海大學財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多年從事產業發展、區域資源開發與企業能力轉換的相關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春暉計畫”兩項、青海省軟科學研究兩項、青海省社科規劃三項,參與多項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是青海省級優秀教師、青海省首屆高教名師。
曲波,1973年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獲經濟學學士和法學碩士學位。現為青海大學財經學院經濟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公司治理、區域經濟等教學研究工作。曾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是第二屆青海省人民政府立法諮詢專家組成員、青海經濟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思路、內容和方法
第一章 資源型企業與青海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資源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資源
一、資源的定義
二、資源的分類
三、自然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四、創新與資源轉換
第二節 資源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體——資源型企業
一、產業與企業
二、資源型產業的界定
三、資源型企業的界定及其特徵
第三節 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環境
一、資源型企業的投資行為與投資環境
二、投資環境研究的重點是投資軟環境
三、投資軟環境的基本特徵、作用和具體內容
第二章 青海省資源稟賦狀況
第一節 青海省自然資源性狀描述
一、青海省各類資源形成背景
二、礦產資源
三、土地資源
四、水能資源
五、新能源資源
第二節 青海省經濟發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評價
一、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原則
二、評價方法
三、青海省自然資源發展基礎評價
第三節 青海省資源開發利用狀況評價與分析
一、青海省自然資源存量水平高,而質量水平很低
二、土地資源開發難度大
三、草地質量較好,但生產力下降明顯
四、礦產資源具有優勢,但開發利用難度加大
五、水能資源較為豐富,開發利用程度較高
六、新能源資源豐富,但目前開發利用不足
第三章 青海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背景
第一節 青海省生態環境狀況
一、青海省生態環境特徵
二、青海省生態脆弱地區及其生態脆弱的主要表現
三、青海未來生態演化趨勢
第二節 青海省生態脆弱原因分析
一、環境的原生脆弱性是青海省生態脆弱主要因素
二、氣候暖乾化是驅動生態環境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三、不合理的土地開墾和利用加速加劇了生態惡化
四、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加劇了資源環境壓力
五、生態建設尚未取得根本成效
第四章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發展歷程及競爭力分析
第一節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發展歷程回顧
一、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發展歷程簡要回顧
二、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發展的經驗總結
第二節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競爭力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競爭力研究綜述
二、研究對象的確定
第三節 青海省資源型產業競爭力評價
一、研究方法:偏離份額分析法
二、青海省資源型產業總體競爭力的比較分析
三、青海省三大類資源型產業競爭力的比較分析
第四節 青海省具有競爭優勢的資源型企業
一、研究對象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修正後的偏離一份額分析法
三、shift-share分析表
四、資源型企業競爭力分析
五、結論
第五章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分析
第一節 青海省企業技術創新總體狀況
一、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機制初步建立
二、企業技術中心在企業研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技術創新促進了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
四、“產學研”合作攻關效果顯著
五、技術創新對工業經濟成長的推動作用明顯增強
第二節 青海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
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模型
三、青海省重點資源類企業創新能力總體分析
第三節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界面系統和支撐系統調研分析
一、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的界面系統
二、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的內部支撐系統
第四節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青海省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二、原因分析
第六章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分析
第一節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循環經濟總體發展水平評價
一、青海省資源型企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二、確定權重及測算
三、評價結論
第七章 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分析
第八章 資源型企業與青海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對策與案例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20世紀80年代“可持續發展”理論被提出,迅速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並逐漸成為全球的共同行動綱領。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於企業可持續發展。可以說,社會、經濟、產業、企業是可持續發展有機組成的不同層面。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其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狀況不僅決定社會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而且決定其質量和能力。
目前,國內外學者大多是從全球、國家或地區角度開展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較完整、系統地闡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獻和研究成果尚不多見。企業可持續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研究領域。本書作者基於企業可持續發展,來分析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有新意的。青海是我國最重要的資源型省份之一,資源型企業是支撐青海經濟發展的主體,作者長年在青海從事教學研究活動,以青海省資源型企業為具體研究對象,是十分恰當的。今天,《資源型企業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以青海省為例》一書的出版,是這一研究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我樂於有機會先睹為快,並為書作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