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李輔國弄權

資治通鑑·唐紀·李輔國弄權

資治通鑑·唐紀·李輔國弄權是司馬光編寫的書

1

【原文】

上皇愛興慶宮,自蜀歸,即居之。上時自夾城往起居①,上皇亦間②至大明宮。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內侍監高力士久侍衛上皇;上又命玉真公主、如仙媛、內侍王承恩、魏悅及梨園弟子常娛侍左右③。上皇多御長慶樓,父老過者往往瞻拜,呼萬歲,上皇常於樓下置酒食賜之;又嘗召將軍郭英義等上樓賜宴。有劍南奏事官過樓下拜舞,上皇命玉真公主、如仙媛為之作主人。

【注釋】

①夾城:兩邊築有高牆的通道。往起居:前往問候起居如何,即請安問好。

②間:偶爾。

③“左龍武大將軍”二句:上述人都是玄宗開元時期的舊人,公主是玄宗妹妹,如仙媛是宮廷女官。

【譯文】

上皇喜愛興慶宮,從蜀地回到長安以後,就住在那裡。肅宗經常由夾城往興慶宮問候起居,上皇也有時候到大明宮來。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內侍監高力士都是一直侍候上皇的;肅宗又讓玉真公主、如仙媛、內侍王承恩、魏悅和梨園弟子經常侍奉左右讓上皇高興。上皇常常登上長慶樓,經過樓下的父老往往瞻仰朝拜,呼萬歲,上皇就常常在樓下置酒食賜給大家;又曾經召將軍郭英義等上樓賜宴。有劍南奏事官經過樓下向上皇拜舞,上皇就命玉真公主、如仙媛做主人招待他。

2

【原文】

李輔國素微賤,雖暴貴用事,上皇左右皆輕之。輔國意恨,且欲立奇功以固其寵,乃言於上曰:“上皇居興慶宮,日與外人交通,陳玄禮、高力士謀不利於陛下。今六軍將士盡靈武勛臣,皆反仄①不安,臣曉諭不能解,不敢不以聞。”上泣曰:“聖皇慈仁,豈容有此!”對曰:“上皇固無此意,其如群小何!陛下為天下主,當為社稷大計,消亂於未萌,豈得徇②匹夫之孝?且興慶宮與閭閻③相參,垣墉④淺露,非至尊所宜居。大內深嚴,奉迎居之,與彼何殊,又得杜絕小人熒惑⑤聖聽。如此,上皇享萬歲之安,陛下有三朝⑥之樂,庸何傷乎?”上不聽。興慶宮先有馬三百匹,輔國矯敕取之,才留十匹。上皇謂高力士曰:“吾兒為輔國所惑,不得終孝矣。”

【注釋】

①反仄(zè):輾轉不安。

②徇(xùn):依從,無原則地順從。

③閭閻(lǘ yán):里巷內外的門,後多借指里巷,民間。

④垣墉(yuán yōnɡ):牆壁。

⑤熒惑:蠱惑,欺騙。

⑥三朝:指儒家所講的早晨、中午、晚上每天三次去向父母問安。

【譯文】

李輔國出身微賤,雖然當時已經驟然顯貴,掌權治事了,但上皇左右都很輕視他。李輔國心中懷恨,想要建立奇功以固寵,於是就對肅宗說:“上皇居興慶宮,每天都和外人聯絡往來,陳玄禮、高力士在陰謀反對陛下。如今六軍將士都是靈武功臣,聽說這些事都輾轉不安,臣百般解釋都不能讓他們釋懷,所以不敢不奏報陛下。”肅宗流淚說:“聖皇慈仁,如何會有這種事!”李輔國說:“上皇固然並無此意,但無奈身邊的小人有這樣的想法!陛下為天下主,應當為社稷考慮,在叛亂尚未明顯之前就消除掉隱患,怎么能學匹夫之孝?況且興慶宮與民間相近,牆壁淺露,並非上皇適合居住的處所。大內門戶謹嚴,如果陛下奉迎上皇入居,和興慶宮又有什麼區別,還可以杜絕小人蠱惑聖聽。要是這樣的話,上皇可以永享太平,陛下也可以朝夕侍奉,又有什麼不好呢?”肅宗不肯。興慶宮先有三百匹馬,李輔國矯詔取走,只留下十匹馬。上皇對高力士說:“皇帝被李輔國迷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孝順了。”

3

【原文】

輔國又令六軍將士,號哭叩頭,請迎上皇居西內。上泣不應。輔國懼。會上不豫,秋,七月,丁未,輔國矯稱上語,迎上皇游西內,至睿武門,輔國將射生①五百騎,露刃遮道②奏曰:“皇帝以興慶宮湫隘③,迎上皇遷居大內。”上皇驚,幾墜。高力士曰:“李輔國何得無禮!”叱令下馬。輔國不得已而下。力士因宣上皇誥曰:“諸將士各好在!”將士皆納刃④,再拜,呼萬歲。力士又叱輔國與己共執上皇馬鞚,侍衛如西內,居甘露殿。輔國帥眾而退。所留侍衛兵,才尪⑤老數人。陳玄禮、高力士及舊宮人皆不能留左右。上皇曰:“興慶宮,吾之王地,吾數以讓皇帝,皇帝不受。今日之徙,亦吾志也。”是日,輔國與六軍大將素服見上,請罪。上又迫於諸將,乃勞之曰:“南宮、西內,亦復何殊!卿等恐小人熒惑,防微杜漸,以安社稷,何所懼也!”刑部尚書顏真卿首帥百寮⑥上表,請問上皇起居。輔國惡之,奏貶蓬州⑦長史。

【注釋】

①射生:由射生手組成的軍隊。唐肅宗至德二年擇射生手千人組成,稱供奉射生官。

②露刃遮道:攔在道路上,刀刃明晃晃地露在外面。

③湫(qiū)隘:低洼狹小。

④納刃:將拔出的刀收起來。

⑤尪(wānɡ)老:又老又跛。尪,跛。

⑥百寮(liáo):百官,官吏。寮假借為“僚”。

⑦蓬州:今四川儀隴。

【譯文】

李輔國又讓六軍將士在肅宗面前號哭磕頭,請迎上皇入居西內太極宮。肅宗只是哭泣卻不肯答應。李輔國很擔心。正好肅宗生病,秋季,七月丁未,李輔國假傳詔書,說肅宗要迎上皇到西內太極宮遊玩。走到睿武門時,李輔國帶領射生五百騎,手持明晃晃的兵器,攔路上奏:“皇帝因為興慶宮低洼狹小,所以迎上皇遷居大內。”上皇受到驚嚇,幾乎墜馬。高力士說:“李輔國不得無禮。”叱令他下馬。李輔國不得已下馬。高力士就宣布上皇誥說:“諸將士安好。”將士都收起武器,拜了兩拜,高呼萬歲。高力士又喝令李輔國和自己一同執上皇馬籠頭,侍奉護衛上皇進入西內太極宮,居於甘露殿。李輔國率眾退下。所留下的侍衛兵,是幾個又老又跛的。陳玄禮、高力士及舊宮人都不能再留在上皇左右。上皇說:“興慶宮是我當年住的地方,我屢次要將它讓給皇帝,皇帝不受。今日得遷居也合乎我的心意。”當天李輔國和六軍大將素服進見肅宗請罪。肅宗迫於諸將,只好慰勞說:“南宮、西內,又有什麼不同!你們原本也是擔心小人蠱惑上皇,防微杜漸以求社稷安穩,並沒有什麼錯,不用擔心!”刑部尚書顏真卿帶頭率百官上表,請問上皇起居。李輔國厭惡他,上奏貶他為蓬州長史。

4

【原文】

丙辰,高力士流巫州①,王承恩流播州②,魏悅流溱州③,陳玄禮勒致仕;置如仙媛于歸州④,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觀。

【注釋】

①巫州:今四川巫山。

②播州:今貴州遵義。

③溱(zhēn)州:今四川境內。

④歸州:今湖北秭歸。

【譯文】

丙辰,高力士被流放巫州,王承恩流放播州,魏悅流放溱州,陳玄禮被逼迫致仕;將如仙媛安置在歸州,玉真公主出居玉真觀。

5

【原文】

初,張後與李輔國相表里①,專權用事,晚年,更有隙。內射生使三原程元振②黨於輔國。上疾篤,後召太子謂曰:“李輔國久典禁兵,制敕皆從之出,擅逼遷聖皇,其罪甚大,所忌者吾與太子。今主上彌留,輔國陰與程元振謀作亂,不可不誅。”太子泣曰:“陛下疾甚危,二人皆陛下勛舊之臣,一旦不告而誅之,必致震驚,恐不能堪③也。”後曰:“然則太子姑歸,吾更徐思之。”太子出,後召越王傺謂曰:“太子仁弱,不能誅賊臣,汝能之乎?”對曰:“能。”系乃命內謁者監④段恆俊選宦官有勇力者二百餘人,授甲於長生殿後⑤。乙丑,後以上命召太子。元振知其謀,密告輔國,伏兵於陵霄門以俟之,太子至,以難告。太子曰:“必無是事。主上疾,亟⑥召我,我豈可畏死而不赴乎!”元振曰:“社稷事大,太子必不可入。”乃以兵送太子于飛龍廄,且以甲卒守之。是夜,輔國、元振勒兵三殿⑦,收捕越王傺、段恆俊及知內侍省事朱光輝等百餘人,系之。以太子之命遷後於別殿。時上在長生殿,使者逼後下殿,並左右數十人幽於後宮,宦官宮人皆驚駭逃散。丁卯,上崩。輔國等殺後並傺及兗王僴。是日,輔國始引太子素服於九仙門與宰相相見,敘上皇晏駕,拜哭,始行監國之令。戊辰,發大行皇帝喪於兩儀殿,宣遺詔。己巳,代宗即位。

【注釋】

①相表里:內外互相配合,共為一體。李輔國

②內射生使:掌管內射生的長官,負責禁中安全。程元振:唐後期著名宦官之一。

③堪:(身體)經受不起。

④內謁者監:內侍省宦官,掌儀法、宣奏、承敕令及外命婦名帳。

⑤授甲:分發盔甲兵器。

⑥亟(jí):急切迫切。

⑦三殿:麟德殿。

【譯文】

起初肅宗的張皇后和李輔國內外相呼應,專權用事,到了後來,二人之間有了矛盾。內射生使三原程元振是李輔國的黨羽。肅宗病重,張後召太子對他說:“李輔國長久以來控制禁軍,天子詔書都是由他頒行的,他擅自逼遷上皇,罪行嚴重,他所忌憚的只是我和太子而已。如今主上正彌留之際,李輔國暗中和程元振陰謀作亂,這樣的臣下不可不殺。”太子哭泣著說:“陛下病危,二人都是陛下舊日功臣,要是不向陛下稟告而擅自誅殺他們,萬一陛下知道,必定十分震驚,恐怕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張後說:“既然如此,太子暫且回東宮,讓我再好好想想。”太子離開後,張後召越王李傺對他說:“太子仁厚軟弱,不能誅殺賊臣,你能做到嗎?”越王答道:“能。”於是他下令內謁者監段恆俊選有勇力的宦官二百餘人,在長生殿後授予盔甲兵器。乙丑,張後以皇帝的命令召見太子。程元振知道他們的計畫,密告李輔國,他們在陵霄門設伏兵等候。太子進宮,李、程二人告知張後的計畫。太子說:“不會有這樣的事。主上病重,急於召見我,我豈可因為怕死而不去呢?”程元振說:“社稷事大,太子一定不能去。”於是派禁軍將太子送到飛龍廄,而且派全副武裝的兵士守衛。當天夜裡,李輔國、程元振帶兵進宮,收捕越王李傺、段恆俊以及知內侍省事朱光輝等百餘人,關押起來。稱奉太子的命令讓張後遷居別殿。當時肅宗和張後都在長生殿,使者逼迫張後離開,連同左右數十人都關押在後宮,宦官富人都害怕逃散。丁卯,肅宗駕崩。李輔國等人殺了張後和越王李傺、兗王李僴。這天,李輔國引太子穿素服在九仙門和宰相相見,宣示肅宗駕崩。群臣哭拜太子,太子開始行使監國的職責。戊辰,在兩儀殿為大行皇帝發喪,宣遺詔。己巳,代宗即位。

6

【原文】

李輔國恃功益橫,明謂上曰:“大家①但居禁中,外事聽老奴處分。”上內不能平,以其方握禁兵,外尊禮之。乙亥,號輔國為尚父而不名,事無大小皆咨之,群臣出入皆先詣,輔國亦晏然②處之。

【注釋】

①大家:宮中近臣或后妃對皇帝的稱呼。

②晏然:安適、安閒的樣子。

【譯文】

李輔國自負功高,更加專橫,公然對代宗說:“大家只要安居禁中就好,外事就由老奴處置。”代宗內心不服,但因為他掌握著禁軍,所以表面上很尊敬他,待之以禮。乙亥,皇帝稱呼李輔國為尚父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事情無論大小都向他諮詢,群臣出入宮廷也都先見他,李輔國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7

【原文】

上在東宮,以李輔國專橫,心甚不平,及嗣位,以輔國有殺張後之功,不欲顯誅之。(寶應元年十月)壬戌夜,盜入其第,竊輔國之首及一臂而去。敕有司捕盜,遣中使存問其家,為刻木首葬之,仍贈太傅。

【譯文】

代宗在東宮時,因為李輔國專橫,一直不甘心,等到繼位之後,因為李輔國有殺張後的功勞,不想公開殺他。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壬戌夜,有盜賊進入李輔國的宅第,殺了他並且將他的首級和一條手臂拿走了。代宗下敕有司捕盜,派宦官到其家中慰問,讓人刻了木製首級妥為安葬,追贈太傅。

評析

馬嵬事變之後,太子李亨帶兵北上,後來即位為唐肅宗。他身邊的親信宦官李輔國因為始終忠心耿耿地效力左右,漸漸得到重用,並且開始掌權。李輔國的權力主要來自於肅宗的信任以及掌握禁軍軍權。這一點在逼遷上皇一事中表現得很明顯。無論是他用以說服肅宗的理由,還是遷居中調動的射生軍,或者是事後集合六軍大將向肅宗請罪的行為,無不表明李輔國通過控制禁軍而在宮廷中掌握了較大的權力。

肅宗的張皇后和李輔國一樣,都是因為和肅宗同歷患難而得到信重的。張皇后的權力則來自於皇后的身份。肅、代更替之際,張皇后和李輔國長久以來積蓄的矛盾終於爆發。他們都要爭取到太子李豫的支持,但是李輔國最占優勢的一點是掌握禁軍。因此張皇后才要召越王李傺和其他宦官臨時募集有勇力之士以對抗李輔國。但是禁軍的勢力在宮廷內部是無與倫比的,這一次對峙以李輔國的勝利告終。

在肅、代更替之際,唐代後期很多重要的政治現象都已表現出來,比如宦官干預皇位繼承,禁軍在政變中舉足輕重的地位等等。李輔國則是唐後期第一個通過控制禁軍專權的宦官。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施行變法,朝廷內外有許多人反對,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以後,司馬光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鑑》、《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