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成就
"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青年教師新秀",2001年參加第五屆全國國小數學最佳化課堂教學觀摩課評比獲一等獎;在教育報刊上發表文章數百篇,三次獲江蘇省"教海探航"徵文評比一等獎·參於國標蘇教版國小數學教材的編寫。
主要作品
著有以教學反思文為主的合集《此岸與彼岸》一書,已由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育經驗
研修自悟 著眼於發展
賁友林認為,從教與為學,均是研修自悟的過程,教學也是研修,研修也是學習,重在自悟自得,自我建構.而無論教師抑或學生,均應力求出彩,從人生的長遠發展來看待現實的日常教學.從教國小數學,他立足於學生全面精神的需求滿足和研修自悟的親身體驗,而不僅僅是教學數學知識,賁友林注重營造學生自由發展的“生態條件”,從而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數學教學閃耀人文的光芒.
賁友林在引導學生研修數學學習的同時,十分重視自我研修,認為這是立身從教之本.賁友林平時手不釋卷,自費訂閱各種業務雜誌,郵購許多教育理論圖書.在他的教本天頭,密密麻麻地記下了與該課題有關的新近期刊各篇文章的標題和要點.他及時地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技能,經常上網搜尋國小數學教學的有關信息.近代著名哲學家波普爾的名言成為他告誡自己的座右銘:“我們的知識只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無知必然是無限的.”因此,勤奮博學,志在業務研修,力求精進成為他生活的自律,業餘時間從不涉足棋牌歌舞,絕少參與迎送酒宴.“梅花香自苦寒來”,立志研修自悟,著眼發展,賁友林的業務成長皆緣於此,而其國小數學教學風格終能形成,也都是因為他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發展,所有的發展都是為了學生的緣故.
轉變方式 著手於對話
歷來的國小數學教學,多見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布置學生練習的被動式灌輸.賁友林認為,舊的教學方式非著力改進不可,他認同鍾啟泉先生的論斷:“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他積極規劃與實踐著對話式教學,他認識到進行動態的對話,內容既含知識信息,也包括情感、態度、行為規範和價值觀等各方面,不僅是言語層面的交流,認知視界的溝通、匯聚與融合,更是指對話雙方向對方敞開精神和彼此接納,是平等的心靈碰撞與交流.
教學中,賁友林憑藉“教學敏感”善於傾聽,細心接納,真誠欣賞學生中各種不同意見,教者用清晰的思路和談鋒導引著學生,使學生得以充分“暢所欲言”,與教師平等交流、與教材的算法或表達並駕齊驅,使教學獲得了創意與靈性,使學生感受到自我的發現與成長的律動.對話的結果,師生獲得了“雙贏”與 “互惠”.
合作共享 著意於創新
賁友林教課,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為了師生彼此共同的不可再有的生命體驗.力求創新是他的不變的追求,他教課不炒冷飯,刻意“課不驚人誓不休”,堅持不懈地用“常上常新”的行動,來踐行這一教學理念.
誰說數學教學是教不變的“二加三等於五?”誰說教師是教書匠,只是複製而不會創造?賁友林的教課正是去匠氣,花藝心,時時出新來洗去教學中的陳腐,引導學生與時俱進,實現教學創新;教者也是在教學中實現了追求完美的創新之旅.
賁友林的國小數學教學是藝術的,創新的,是一流的“善育英才”;而他與學生共舞共享共進的教學生涯,又最終引導他走入“自成英才”的人生“雙贏”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