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法國物理學家。 1852年生於法國。因發現天然放射性,與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和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夫婦因在放射學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傑出貢獻,共同獲得了190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個人簡介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1852年12月15日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Antoine Henri Becquerel)生於法國巴黎,出身於一個有名望的學者和科學家的家庭。他的父親亞歷山大·愛德蒙·貝克勒爾是位套用物理學教授對於太陽輻射和磷光有過研究。他的祖父叫安東尼·塞瑟,皇家學會會員,是用電解方法從礦物提取金屬的發明者。

1872年貝克勒爾就讀巴黎理工大學,後在公路橋樑學校畢業,獲工程師職位。

1878年在巴黎自然博物館任物理學教授。貝克勒爾與一位土木工程師的女兒米勒·捷寧結婚。

1878年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吉昂,也是一位物理學家,是貝克勒爾家族的第四代物理學家。

1895年任理工大學教授。

1896年3月,貝克勒爾發現,與雙氧鈾硫酸鉀鹽放在一起但包在黑紙中的感光底板被感光了。他推測這可能是因為鈾鹽發出了某種未知的輻射。同年5月,他又發現純鈾金屬板也能產生這種輻射,從而確認了天然放射性的發現。後來,居里夫婦將其稱為“放射性”。我們稱其為天然放射性。儘管貝克勒爾當時錯誤地認為它是某種特殊形式的螢光,但天然放射性的發現仍不愧是劃時代的事件,它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為原子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實驗基礎。

1908年逝世。

生平經歷

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1852年12月15日生於巴黎。

1872年貝克勒爾進入綜合工藝學院,後來在1874年進入登塞特夏薩斯地方政府任職。

1877年成為工程師,1894年晉升為總工程師。

1888年,他取得了科學博士學位。從1878年起他被任命為自然歷史博物院的助教,繼承了他父親在藝術工藝學院的套用物理學講座。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1892年貝克勒爾被任命為巴黎博物院自然歷史部的套用物理學教授。

1895年成為綜合工藝學院的教授。貝克勒爾的早期工作集中於光的平面偏振、磷光現象和晶體對光的吸收(這是他的博士論文的題目)。他還研究過地磁問題。1896年由於他發現了天然放射性現象,而使他早年的研究工作退居次要地位。貝克勒爾在與H.彭加勒(Poincare)討論了一次新近由倫琴發現的輻射(X射線)及在真空管子中同時產生磷光的現象之後,他決定去研究在X射線與天然發生的磷光之間”是否存在任何聯繫。他從父親那裡繼承有一些鈉鹽。鈉鹽的磷光可以用來曝光。

當他把鈾鹽放近被不透光的紙包封著的照相底片時,發現照相底片被曝光。這種現象對於所有試驗過的鈾鹽來說都同樣存在,因此他得出結論說,這是鈾原子的一種特性。後來,貝克勒爾證明,這種射線是鈾放射的。這種射線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它的發現者的姓氏命名。這種射線可使氣體電離,但它不同於X射線,能被電場或磁場偏轉。貝克勒爾因發現天然放射性而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另一半獎金授予皮埃爾·居里夫婦,獎勵他們對貝克勒爾射線所作的研究。

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貝克勒爾[放射性活度的國際單位]

1889年貝克勒爾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並繼拜特洛擔任科學院的終身秘書S他是林賽科學院院士和柏林皇家科學院院士。

1900年被任命為榮譽軍團的軍官。

1903年因發現物質的放射性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8年8月25日A· H·貝克勒爾逝世于勒克羅依西克。

放射性的發現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第一位發現放射性的是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爾(Henri Becquerel),他是研究螢光和磷光的專家。

1896年初,倫琴發現X射線的訊息傳到巴黎,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遭遇上放射性問題。當時法國有一位著名數學物理學家叫彭加勒,收到倫琴的通信後,在法國科學院1896年1月20日的例會上向與會者報告了這件事,展示了倫琴的通信和X光照片。貝克勒爾正好在場,他問彭加勒,這種射線是怎樣產生的?彭加勒回答說,似乎是從真空管陰極對面發螢光的地方產生的,可能跟螢光屬於同一機理。彭加勒還建議貝克勒爾試試螢光會不會伴隨有X射線。於是第二天貝克勒爾就在自己的實驗室里開始試驗螢光物質會不會輻射出一種看不見卻能穿透厚紙使底片感光的射線。他試來試去,終於找到了一種物質具有預期效果。這種物質就是鈾鹽。貝克勒爾拿兩張厚黑紙,把感光底片包起來,包得那樣嚴實,即使放在太陽底下曬一天,也不會使底片感光。然後,他把鈾鹽放在黑紙包好的底片上,又讓太陽曬幾小時,就大不一樣,底片顯示了黑影。為了證實是射線在起作用,他特意在黑紙包和鈾鹽間夾一層玻璃,再放到太陽下曬。如果是由於某種化學作用或熱效應,隔一層玻璃就應該排除,可是仍然出現了黑影。於是貝克勒爾肯定了彭加勒的假定,在法國科學院的例會上報告了實驗結果。又過了幾天,貝克勒爾正準備進一步探討這種新現象,巴黎卻連日天陰,無法曬太陽,他只好把所有器材包括包好的底片和鈾鹽都擱在同一抽屜里。也許是出於職業上的某種靈感,貝克勒爾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想看看即使不經太陽照曬,底片會不會也有變黑的現象。於是他把底片洗了出來。哪裡想到,底片上的黑影真的十分明顯。他仔細檢查了現場,肯定這些黑影是鈾鹽作用的結果。貝克勒爾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現象,很快就領悟到,必須放棄原來的假設,這種射線跟螢光沒有直接關係,它和螢光不一樣,不需要外來光激發。他繼續試驗,終於確證這是鈾元素自身發出的一種射線。他把這種射線稱為鈾輻射。鈾輻射不同於X射線,兩者雖然都有很強的穿透力,但產生的機理不同。同年5月18日,他在法國科學院報告說:鈾輻射乃是原子自身的一種作用,只要有鈾這種元素存在,就不斷有這種輻射產生。這就是發現放射性的最初經過。這一發現雖然沒有倫琴發現X射那樣轟動一時,但其意義還是很深遠的。因為這一事件為核物理學的誕生準備了第一塊基石。貝克勒爾的發現實在是太偶然了。如果不是彭加勒在法國科學院例會上介紹X射線的發現;如果貝克勒爾沒有跟彭加勒談話;如果貝克勒爾沒有把鈾鹽當作試驗對象;如果2月26-27日這幾天巴黎不是陰雨天;如果貝克勒爾沒有把未曝光的底片置於鈾鹽下擱在抽屜里;如果他不是下意識地或者好奇地把沒有曝光的底片也拿來沖洗,也許貝克勒爾就不會發現放射性了。如果那樣的話,放射性就不知什麼時候、由誰來發現了,而放射學和核物理學的歷史必將改寫。很多人說,巧合使貝克勒爾交了好運。貝克勒爾發現放射性當然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貝克勒爾自己卻常對人說:在他的實驗室里發現放射性是“完全合乎邏輯的。”這個邏輯指的就是必然性。

天然放射性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試驗照片 試驗照片

環境中天然輻射本底主要由宇宙射線、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髮射的輻射三部分組成。宇宙射線主要來源於地球的外層空間。為了探明宇宙射線的來源,有人曾做過實驗,把一個裝有核輻射探測裝置的大氣球從海平面升至高空,觀察電離輻射粒子注量率與海平面高度的關係。結果發現,當海拔高度低於700m時,粒子注量率隨高度上升而急劇下降。當氣球高度超過700m時,粒子注量率隨高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此外,人們還發現,當太陽發生耀斑活動時,地球測得的宇宙射線強度明顯增強,這一現象證明宇宙射線產生於地球以外的空間。宇宙射線有初級和次級之分。初級宇宙射線是指從外層空間射到地球大氣層的高能輻射。初級宇宙射線按其來源不同,又可分為“初級銀河系宇宙射線”和“初級太陽宇宙射線”。不過,前者是初級宇宙射線的來源。初級銀河宇宙射線主要由高能質子組成(~87%),並伴有10%左右的氦核,其餘為少量的重粒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初級宇宙射線具有極大的動能,因此,它們的貫穿能力極強。初級太陽宇宙射線主要是指太陽發生耀斑時釋放出來的帶電粒子,大部分是質子和α粒子。不過,這些粒子的能量較低,通常對地球表面的輻射劑量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次級宇宙射線是高能初級宇宙射線與大氣的作用產物。初級宇宙射線進入大氣時,具有極大能量的粒子與大氣中的原子核發生劇烈的碰撞作用,致使原子核四分五裂,這類核反應一般稱之為“散裂反應”或“碎裂反應”。一般情況下,將宇宙射線按其能量大小習慣上分為“硬射線”和“軟射線”兩部分。“硬”部分宇宙射線主要是指貫穿能力很強的高能粒子,主要指介子和高能質子;而“軟”部分宇宙射線是指較易被物質吸收的低能粒子,主要指電子和光子。當高能初級宇宙射線與大氣的原子核發生核反應時,反應產物除了次級宇宙射線粒子以外,還有許多放射性核素,這些核素叫做“宇生放射性核素”。

宇生放射性核素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

宇生放射性核素的品種雖然不少,但在空氣中的含量都是很低的,因此,它們對環境輻射的實際貢獻不大,特別是外照射。不過,有些核素在環境輻射劑量中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而且在科學研究上也有較重要的意義。

原生放射性核素與宇生放射性核素同屬天然放射性核素,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由宇宙射線通過與大氣原子核作用的產物,而前者則是從地球形成開始,迄今為止還存在於地殼中的那些放射性核素。因此被稱為“原生”放射性核素。顯而易見,與地球同時形成的放射性核素可能很多,其中,僅有少數具有足夠長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才有可能殘存至今。

天然放射性核素品種很多,性質與狀態也各不相同,它們在環境中的分布十分廣泛。在岩石、土壤、空氣、水、動植物、建築材料、食品甚至人體內都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蹤跡。地殼是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要貯存庫,尤其是原生放射性核素。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主要為鈾、釷系和。其中,空氣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地表釋入大氣中的及其子體核素,動植物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大多數是。土壤主要由岩石的侵蝕和風化作用而產生的,可見,其中的放射性是從岩石轉移而來的。

由於岩石的種類很多,受到自然條件的作用程度也不盡一致,可以預期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濃度變化範圍是很大的。土壤的地理位置、地質來源、水文條件、氣候以及農業歷史等都是影響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存在於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質,由於地下水的浸濾作用而受損失,地下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來源於此途徑。此外,粘附於地表顆粒土壤上的放射性核素,在風力的作用下,可轉變成塵埃或氣溶膠,進而轉入到大氣圈並進一步遷移到植物或動物體內。土壤中的某些可溶性放射性核素被植物根吸收後,繼而輸送到可食部分,接著再被食草動物採食,然後轉移到食肉動物,最終成為食品中和人體中放射性核素的重要來源之一。環境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濃度與多種因素有關。此外,天然放射性物質還包括宇宙射線。宇宙射線是一種從宇宙空間射到地球上的高能粒子流,它由質子、粒子等組成。天然放射性已為人類所適應,並未造成什麼危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