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捕雀

3、人們見貓殺雀母,會有什麼心理反應? 人們見貓殺雀母,心中會感到不忍。 5、“貓捕雀”和人類“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原文

窗外有棗林,雛雀習飛其下。一日,貓蔽身林間,突出噬雀母。其雛四五,噪而逐描,每進益怒。貓奮攫之,不勝,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雛繞室啁啾,飛入室者三。越數日,猶望室而噪也。
哀哉!貓一搏而奪四五雛之母,人雖不及救之,未有不惻焉動於中者。而貓且眈眈然,唯恐不盡其類焉。烏虖(hū),何其性之忍耶!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乃有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者,何也?

解釋

譯文

窗子外面有一片棗林, 幼小的鳥練習飛翔, 常從棗樹上飛下. 一天, 貓藏在林子裡, 突然竄出來咬住了母雀. 母雀有四五隻幼鳥, 憤慨地追逐貓. 貓努力地想抓住它們, 但沒有得逞. 最後貓返回跑進房間裡來. 母雀死了, 她的幼鳥圍著房子悲鳴, 還多次想飛進房間裡. 過了幾天, 仍然向著房子躁動著.
可嘆啊! 貓一撲而奪去了四五隻小鳥的母親, 人雖然不至於去救母雀, 但是不會不為這一幕所震撼. 而貓只是依然兇殘地望著鳥兒, 唯恐不能把它們除盡. 嗚呼, 它的性格里哪裡含有忍讓呢?
動物與動物之間相殘, 人都討厭; 現在居然還有人憑權勢, 張著血盆大口殘害人民而撈取好處, 這種人又算什麼東西呢?

註解

1[雛chu雀]初生不久的小鳥.雛:幼小的動物.
2[蔽身]埋伏.
3[突出]突然出擊.
4[噬]咬.
5[噪zao]大聲吵嚷,形容鳥亂叫的聲音.
6[奮攫jue]起勁地用爪撲取.
7[啁啾zhoujiu]鳥雀的叫聲.
8[三]表示不止一次,多次 ,(又說三次).
9[雖]即使.
10[惡]厭惡,討厭.

賞析

(一)內容討論
1、雛雀體小力弱,為什麼敢“噪而逐貓”?
雛雀雖然體小力弱,但眼見雀母被貓捕殺,它們為了保護母親,便奮不顧身,發出憤怒的叫聲,一起驅趕那隻貓。
2、雛雀為什麼要“繞室啁啾”、“飛入室者三”和“望室而噪”?
因為那隻貓咬死了雀母,所以小雀繞著房子鳴叫,甚至多次飛進室內去找那貓報仇;過了好幾天,它們仍然向著那房子發出憤怒的叫聲。
3、人們見貓殺雀母,會有什麼心理反應?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
人們見貓殺雀母,心中會感到不忍。人們會有這種反應,因為人類天生有惻忍之心。
4、作者借“貓捕雀”這件事,發表了什麼議論?
作者借“貓捕雀”這件事,表示了動物之間的殘殺,尚且惹人憎惡,那些憑藉著權勢、地位,縱容手下,殘害平民,以得到利益的人,一定更令人憎惡。
5、“貓捕雀”和人類“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人和貓有什麼分別?為什麼人這樣做比貓更可憎?
(1)貓“噬雀母”和人“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相似的地方在於恃強凌弱,損人利己。貓以大欺小,利用尖牙利爪,捕殺雀母,是損人利己。位高權重的人,指使手下胡作非為,殘害平民,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2)貓是畜牲,捕食雀鳥是它們的本性,所以無可厚非;但人是萬物之靈,會思想,明是非,所以人“殘民以自肥”就更加可憎。
6、如果把文中的貓比作“殘民以自肥”的官吏,那么,文中的雀鳥可比作什麼?雛雀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敬佩?
(1)如果把文中的貓比作官吏,那么,文中的雀鳥便可比作受官吏欺凌的老百姓。
(2)雛雀的勇氣值得我們敬佩,那隻貓雖然兇猛,但它們並不畏懼,噪而逐貓,甚至飛入室內,找貓報仇。
(二)作法討論
1、“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乃有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者,何也?”這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這是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句的形式表示一個明確的意思,使對文中那些憑著權勢地位,縱容黨羽,殘害人民的貪官污吏的責問顯得更有力。
2、如果把這篇文章分為敘事、抒情和議論三部分,該怎樣劃分?(註:教師提供學生的文本原不分段。)
第一段由“窗外有棗林”至“猶望室而噪也”屬敘事,第二段由“哀哉”至“何其性之忍耶!”屬抒情,第三段由“物與物相殘”至“殘民以自肥者,何也?”屬議論。
3、本篇是用先敘事後議論的方法寫成的,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如果只議論不敘事,或只敘事不議論,效果會怎樣?
(1)運用先敘事後議論的方法寫成的文章比較有說服力,因為事件本身是有力的例證,作者只要在議論部分提出結論,讀者便已能接受了。
(2)如果只敘事而不議論,讀者就不一定能掌握作者所要說明的論點,雖然所議論的道理已經包含在敘事中,但一件事未必只能引出一個道理,讀者可能誤解了文章的主旨,文章便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