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結構
一、蓮花休閒區:該區地處仙谷靈境,瑤池幻境、世外人間。精心培育有喬木花卉、珍奇盆景、養生中藥、林蔭花卉等奇珍異草。
二、娛樂體驗區:該區梯級台地地勢,採用“林上穿越、林中休閒、林下遊憩”的三維空間開發理念,打造森林富氧運動;同時動靜結合,開展休閒垂釣、親子遊園森林棧道、飛越叢林、戶外拓展、農夫集市、露天營地、湖畔仙居、瘋狂農場 、奇彩滑草、卡丁車、3D越野、CS野戰等項目,打造“森林慢生活”。
三、花海觀賞區:該區利用其地理和地勢環境種植了目前最優質的果木,四季花開,鳥語花香。擁有大面積的紫薇花海以及豐都特有的婚紗攝影基地,可以說九天之上,閬苑仙葩,神仙眷侶,浪漫美地。
四、養生度假區:該區森林覆蓋率高,森林景觀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及開闊的景觀視野,是難得的養生福地。三產融合,適合養生度假,天然氧吧。
五、連天棧道景觀區:因其地勢陡峭,刀削絕壁,地質奇觀獨特險要,上至九重,凌霄飛度,該棧道全長5000餘米,垂直高度900餘米,寬1.5米。沿途有“懸空玻璃棧道、風洞梁遠眺奇觀、天造海螺、鍋圈岩、神仙墳、寨子口、楓葉紅、山脊步道、觀景亭”等觀光點。它將以獨特的地質奇觀和險要的觀光體驗,成為整個九重天景區的點睛之筆,遊客在飽龍河峽谷秀美風光的同時,可體驗探險的樂趣。
民俗文化
重慶作為中西部唯一直轄市,自古以來就是物華天寶、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有風光秀美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資源,從田園風光、鄉村聚落、鄉村建築到農耕文化、民風民俗、節慶文化,從農業種植、栽培到養殖、狩獵及漁業、副業,從農業觀光到農產品品嘗、購物,從農村考察、學習、務農到娛樂、療養、度假,從傳統農業生產到現代農業等,為重慶鄉村旅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豐都縣轄23個鎮5個鄉2個街道,總計85萬人。民族以漢族為主體,同時有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彝族等26個少數民族。項目地原住居民756人,民族以漢族為主。
2013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7億元,同比增長10%。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5億元、52億元、40億元,分別增長4.5%、19%、6%,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21.4:44.4:34.2。
旅遊寶典
豐都是著名的旅遊名城、歷史名城,歷史文化十分悠久,周屬巴國,曾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建縣,以“鬼城”揚名海內外,被譽為東方“神曲之鄉”。
境內旅遊資源較為豐富,自然資源方面,有名山、高原瀾天湖、雪玉洞,還有龍河峽谷、太平雲海、飛龍瀑布、三壩草場、武平雪玉山、暨龍九龍泉、游龍峽、烏羊壩等。人文景觀方面,有興義培元塔、悟惑寺,董家杜氏莊園,社壇石廟、大堡烈士墓、暨龍觀音廟、包鸞風雨橋等。民俗文化方面,有廟會香會、扭秧歌、打夯歌、放江排等。此外,還有暨龍油菜花、江池獼猴桃、楠竹錦橙、興義橘園等田園風光。
2014年,豐都縣旅遊接待人數達800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61504萬元,旅遊綜合收入265212萬元。主要呈現出兩個特徵:一是旅遊客源群體主要來自國內。國內遊客占到全縣遊客人次的95%左右,是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二是農家樂和度假村、鄉村旅遊人次和旅遊收入占比較高,景區僅占旅遊總人次的15%和總收入的12%,而農家樂和度假村、鄉村旅遊占旅遊總人次和總收入均為44.6%。其中,景區遊客以西南各省、東部和中部地區為主,農家樂和度假村、鄉村旅遊以豐都縣域範圍內以及周邊區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