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側異腹胡蜂

變側異腹胡蜂

變側異腹胡蜂額部兩觸角窩之間隆起呈黃色,與唇基相連處呈黑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台灣層鏽菌變側異腹胡蜂
頭部兩複眼內緣呈黃色,後單鼴之前有1深色暗斑,斑中央有1小黃斑,後單眼兩側黃色,後部深褐色橫帶向。唇基黃色,中央自基部有1深色縱斑,端部呈角狀突起。
胸部前胸背板黃色,但於近側緣處有1深褐色帶狀斑。中胸背板深褐色,中央兩側各有1長刀狀縱斑,呈黃色。小盾片明顯隆起,中間有1縱溝,周邊黃色,中央靠後為深棕色斑。後小盾片黃色。並胸腹節深褐色,溝兩側各有1黃色縱斑,斑周邊為深褐色,其餘均黃色。

腹部第一節長柄狀。背板上部褐色,近端部兩側各有1黃斑,兩側黃色。第二節背板深褐色,但自基部兩側各有1內向的鉤狀黃色斑。第三至六節背板呈深褐色,左右各有一位於基部的黃色長斑。體長約14毫米。

雄蜂觸角比雌蜂多1節。共14節。腹部7節。

生活習性

一般氣溫在12~13℃時,胡蜂出蟄活動,16~18℃時開始築巢,秋後氣溫降至6~10℃時越冬。春季中午氣溫高時活動最勤,夏季中午炎熱,常暫停活動。晚間歸巢不動。有喜光習性。風力在3級以上時停止活動。相對溫度在60~70%時最適於活動,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質。在500米範圍內,胡蜂可明確辨認方向,順利返巢,超過500米則常迷途忘返。

地理分布

河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台灣、雲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