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艦隊

護法艦隊

1918年2月2日,莫榮新、唐繼堯、伍廷芳等人邀請孫中山,在海珠島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改組軍政府。 “豫章”、“同安”艦的艦長也是忠於孫中山的,十分配合這次奪艦,所以很快便順利占領。 下午4時,護法艦隊的10艘軍艦,全部被奪占。

簡介

護法艦隊是當時北洋政府的海軍總長程璧光回響孫中山護法運動而起義支持的艦隊。於1927年成立。

成立

1917年7月21日,海軍總長程璧光海圻海琛兩巡洋艦,飛鷹、同安、豫章三驅逐艦,永豐、舞鳳、永翔、楚豫四炮艦,福安號運輸艦等十艘軍艦由上海南下廣州宣布支持護法運動,史稱“護法艦隊”。

歷史

拉攏桂系

1917年9月,孫中山被非常國會選舉為海陸軍大元帥。大元帥府起初設在黃埔公園,護法艦隊的主力就駐泊在黃埔水面,擔任警戒。9月下旬,大元帥府遷往廣州河南(珠江河以南)的士敏土廠。10月下旬,海軍在長堤海珠
海軍總長程璧光
公園設辦事處,後來成為艦隊司令部、軍政府海軍部的駐地,此處與大元帥府遙遙相望,互為犄角。當時桂系軍閥駐在廣州,專橫跋扈,把誰也不放在眼內,連省長親軍的餉銀也要看他們的臉色,從他們的手指縫裡摳。1917年8月,桂系督軍陳炳焜又逼廣東省長朱慶瀾辭職,朱慶瀾實在無法忍受桂系欺凌,更不想自己20營親軍落到桂系軍閥手上,便想把省長親軍20營交給程璧光,改組為海軍陸戰隊。孫中山也想取得這支部隊為革命服務,便向程璧光提出自己的想法,經過程璧光向桂系疏通,孫中山取得了這支部隊,於10月18日撥給陳炯明接管,作為援閩粵軍,開赴漳州
當時桂系的策略是:聯馮(國璋)制段(祺瑞)控孫(中山),處處為難孫中山。桂系軍閥莫榮新代理廣東總督後,變本加厲,使孫中山如芒刺在身,但手中沒有兵權無可奈何。1918年1月1日,孫中山令參議劉德澤約海軍和滇軍團長趙德裕商量,準備討伐破壞護法的廣東督軍莫榮新。莫榮新知道風聲,便先下手為強,於1月2日拘捕孫中山衛隊官兵60餘人,槍殺連排長及士兵多人,連軍政府派出的募兵委員也遭到捕殺。孫中山十分氣憤,他向程璧光借海軍驅桂,但程璧光又不想與桂系決裂。程璧光是廣東香山人,早年加入同盟會,與黎元洪關係很好,與國民黨有淵源關係,與桂系首領也是朋友。他擁有艦隊實力,成了各方面拉攏的對象。由於海軍需要給養,他誰也不敢得罪,所以沒有同意孫中山的要求。無奈之下,孫中山便直接命令豫章艦長吳志馨、同安艦長溫樹德炮轟莫榮新的督軍處。1月3日晚上,孫中山登上豫章艦,率領豫章、同安二艦向越秀山督軍署發炮轟擊。孫中山發了數炮,又督促炮手繼續發射數十炮,大解心頭之恨。莫榮新見有炮打來,也發炮還擊,至天亮始止。世稱“炮教莫榮新”。經“炮教”後,莫榮新知道孫中山不好得罪,第二天(1月4日)便請人調停。孫中山向莫榮新提出:莫榮新要承認軍政府為護法各省的最高領導機構,承認大元帥有統率軍隊之權,承認廣東督軍應由廣東人選任,必要時大元帥得加以任免等條件。莫榮新表示很快將請示陸榮廷,給孫中山答覆,並於當日親赴大元帥府向孫中山道歉請罪。1月9日,孫中山約了伍廷芳、程璧光、吳蓬伯、徐國卿及粵省總商會、七十二行善堂、報館、工界等各團體代表60餘人,到軍政府參加茶會,說明軍政府成立之必要,指出炮轟督軍府其實是出於無奈,“實所以表公道,申不平,而使軍政府自辟其生路也。”參加茶會的工商各界代表也表示贊成大元帥主張,要盡力輔助軍政府。炮教莫榮新取得顯著效果。
但是,學術界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孫中山令軍艦炮轟粵督處,導致軍政府被迫改組,大元帥的一長制改為政務總裁合議制,迫使孫中山辭職離開廣州,是第一次護法運動陷於失敗的原因。因而,“炮教莫榮新”是失敗的等等。
可是程璧光並不知道“炮教莫榮新”是孫中山密令的,以為豫章艦長吳志馨和同安艦長溫樹德未經上峰批准,便擅自進行軍事活動,於是把豫章艦長吳志馨、同安艦長溫樹德一齊撤了職。由於“海圻”艦在歐美訪問時潘文治的出色表現給程璧光留下深刻印象,潘文治被程璧光派往豫章艦任艦長。

槍殺總長

這件事引起了孫中山左右的不滿。這時程璧光、唐繼堯岑春煊李烈鈞等人為謀求護法各省的統一,又準備召開西南各省聯合會議。岑春煊、唐繼堯還想以聯合會議取代軍政府,與北方議和,並開始與直系聯繫。在程璧光支持下,公布了條例,召開了成立會。國民黨人對此深為不滿,明里暗裡進行抵制,使聯合會議受阻。反對孫中山的各派勢力又轉而推動聯合會議與軍政府合作,把軍政府改為合議制。1918年2月2日,莫榮新、唐繼堯、伍廷芳等人邀請孫中山,在海珠島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改組軍政府。並建議,改元帥名稱為政務院總裁。另設總裁6人,分管其他政務。這樣,大元帥的權力就削減到原來的七分之一。此時廣東地方武裝的首領李福林、魏邦平、翟汪等又主張易督,改由程璧光擔任粵督。以朱執信為首的革命黨人便誤認為程璧光勾結陸榮廷,反對孫中山。這時,中華革命黨內,有的同志把暗殺作為抗敵的一種手段,於是朱執信便下令蕭覺民、李漢斌暗殺程璧光。2月26日晚8時,蕭、李二人在海軍辦事處所在地海珠島對岸,槍擊程璧光。程璧光胸部中彈,次日逝世。可惜功勳卓著的護法海軍將領,誤喪革命黨人之手,孫中山十分痛心。1918年3月1日,非常國會根據孫中山的諮請,頒令國葬榮典。又追念其護法之功,在海珠公園(即從前省總工會,現兒童圖書館前一個手拿鐵錘的工人處)建立銅像以資紀念。至上世紀60年代,才以工人塑像代替了程璧光的銅像。

內部矛盾

由於護法軍政府海軍總長程璧光被刺,護法艦隊的領導人員和廣大官兵思想動盪,部分閩系海軍官員,不安於駐粵護法,而非閩系官兵卻願意繼續留在廣東護法。雙方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嚴重影響護法艦隊的團結。5月,桂系軍閥和政學系脅持孫中山,於1918年1月7日將大元帥制改為總裁制。孫中山被迫赴上海。桂系軍閥便向北洋軍閥靠攏,將護法軍政府撤消,海軍內部矛盾日增。1919年,護法艦隊司令林葆懌迫於內部矛盾,主動離職,由肇和艦艦長林永謨接任護法艦隊司令。林永謨放縱閩籍士兵,排斥外省籍士兵,強迫他們離艦,內部軍紀蕩然無存,甚至有謠言說護法艦隊要叛變離粵。

兵變奪權

1920年,孫中山回到廣州,鑒於護法艦隊閩外兩派的嚴重分歧已影響到革命事業的鞏固和發展,他決心對海軍進行整頓和改革,著重解決閩系的不聽指揮,盲目排外的宗派行為。他決定採取軍事行動,奪回領導權。
孫中山首先密任護法艦隊海軍參議溫樹德為改革艦隊的臨時總指揮。原廣東海軍人員陳策為副指揮。溫樹德即密令被迫離艦的官兵與各艦聯繫,作為內應。另外,抽調護法艦隊和江防海軍中忠實於孫中山的官兵,發給他們手槍、炸彈,給他們分配任務,並決定了奪艦的時間、方法。
當時,駐泊黃埔港被閩系非法控制的軍艦有“海圻”、“海琛”、“肇和”、“飛鷹”、“福安”5艦。駐白鵝潭的軍艦有“永豐”、“永翔”、“楚豫”、“同安”、“豫章”5艦。因此,奪艦行動分頭進行。
1920年4月27日中午12時半,黃埔海面正在漲潮,各艦官兵正在吃午飯。盛延祺和田士捷、李毓藩率領敢死隊20人,乘“寶山”、“逢昌”兩艘小輪趁漲潮直駛“海圻”艦,盛延祺首先持槍飛躍而出,縱身登上“海圻”艦舷梯,敢死隊跟著一涌而上,封鎖“海圻”艦各艙口,同時搶占了各個炮位和彈藥艙,“海圻”艦被迅速占領。趙梯昆也派人搶占了“海琛”艦。然後向閩籍士兵做思想工作,只有少數人反抗,奪艦工作順利開展。接著,盛延祺(白沙)所在的“肇和”艦率先將白旗升起,表示歸順,其餘各艦也順利占領。
白鵝潭方面,主要攻取的有“楚豫”、“永豐”、“永翔”3艦。首先發動“楚豫”艦內力量,向全體官兵講明海軍到粵護法是為了革命,閩人不應迫害、排擠外省籍官兵。結果占領順利。這時,潘文治已調到“永翔”艦任艦長支持奪艦。“豫章”、“同安”艦的艦長也是忠於孫中山的,十分配合這次奪艦,所以很快便順利占領。海珠司令部由於有警衛營的策應,也同時被占領。下午4時,護法艦隊的10艘軍艦,全部被奪占。閩籍官兵全部上岸集中,除扣押3名為首分子外,其餘經教育整頓,全部發給路費,返回原籍。

擁護革命

孫中山奪回海軍領導權後,任命溫樹德為海軍司令兼“海圻”艦艦長,田士捷為“肇和”艦艦長,何瀚瀾為“海琛”艦艦長,潘文治為“楚豫”艦艦長,歐陽琳為“同安”艦艦長,歐陽格為“豫章”艦艦長。其餘的“永豐”、“永翔”、“福安”、“舞鳳”等艦均由支持孫中山的廣東海軍人員充當艦長。
艦隊經此改革,重新整建,宣言表示擁護孫中山的護法革命事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