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謝良牧(1884- 1931) 同盟會員、民國政要。出生於馬來亞一個富商家庭。1905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當選為會計部部長。及後跟隨孫中山到南洋宣傳革命,為起義籌集經費。1911年後,任第一屆國會議員、拱衛軍司令;後任廣東省政務廳廳長、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參與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退出政界。1931年6月22日在廣州中大醫院病逝。國民政府即發布命令追悼,並特給治喪費1000毫洋。1937年5月,國民政府再頒布嘉獎令。1905年7月30日,孫中山、黃興等假座東京赤阪區檜町黑龍會會所,召集成立同盟會的籌備會議。與會者73人,謝良牧便是其中的一員。8月20日同盟會成立後,謝良牧當選為會計部長,地位與黃興比肩。爾後,跟隨孫中山赴南洋宣傳革命,籌建同盟會南洋支部。
在南洋,謝良牧充分利用他那位擔任檳榔嶼領事的伯父謝夢池在華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有利條件,廣泛聯絡各埠華僑,發展同盟會會員,並先後募集欽廉、河口、鎮南關、黃崗等多次起義的經費。沒有他的努力,孫中山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募集到大量的革命經費的。
謝氏一門5個兄弟,先後參加了同盟會。謝家在馬來西亞檳榔嶼的寓所,是南洋支部所在地,一直是革命黨人在海外的重要聯絡基地,很多重要的會議,都是在謝家召開的。其中,有籌議1911年“3·29”廣州黃花崗起義的高層幹部秘密會議。會上,大家估計這次起義需要10萬元的經費,期限太短,一度冷場。謝良牧兄弟見狀,自告奮勇,承擔募集的重任。僅用了10天時間,就籌得了5萬元。隨後,又到南洋各地籌集了一些,仍不夠,謝良牧兄弟慷慨解囊,如期籌足了這筆巨大的起義經費,促成了1911年的“3·29”廣州起義。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謝良牧力排眾議,充分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在廣州策動清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反正,使廣東得以兵不血刃,和平光復,為廣東的共和進程立下了大功。
中華民國成立後,謝良牧被選為第一屆國會議員,又受命為拱衛軍司令,後任廣東省政務廳廳長,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參與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謝良牧退出政界。1931年6月22日上午6時,他在廣州中大醫院病逝。
鑒於謝良牧對辛亥革命和創建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貢獻,1931年6月27日,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悼謝良牧,並特給治喪費1000毫洋。數月後,其弟謝適群在東沙馬路茶亭對面,即現在的廣州動物公園北門東側,為謝良牧修建了一座墳墓,墓碑連基座約合6米多高,上刻“良牧先生之墓”6個大字;碑座正面刻有國民黨元老居正為之撰寫並題書的墓志銘。1937年5月31日,國民黨當局頒布褒獎令,褒獎謝良牧及其哥哥謝逸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