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保華

謝保華

父親謝保華,又名謝榜存,生於1929年5月,他有兩個姐、一個妹,是家裡唯一的男孩。 1984年秋,我還在姚村鄉政府工作,有了自己的孩子。 1991年父親離休後不久,我的三妹在濮陽工作,一個孩子才一歲多,因無人照看送到了幼稚園。

人物履歷

1936年1月——1947年3月,林縣姚村鄉西張村私塾學生、西張村務農農民、山西太原白家莊工人、西張村合作社藥店店員。1947年9月——1963年2月,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新兵團戰士、十六軍四十七師一三九團炮兵連戰士(渡江戰役中立連大功一次)、一三九團炮兵連文化幹事、四十七師訓俘隊指導員、貴州軍區政治部保訓隊學員、四十七師政治部保衛科幹事(抗美援朝中立團三等功一次)、予九師軍士教導團政治處保衛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春第二政治幹校學員、炮十五師八團政治處保衛股長(連級)、炮十五師八團三營副政治指導員(營級)、炮十五師八團司令部政治委員(團級)。
1963年3月——1984年9月,歷任林縣任村供銷社支部書記、任村鄉黨委會財貿書記、任村鄉黨委會紀檢書記(先進工作者)、任村公社革委會常委、任村公社革委會副主任、任村公社黨委會副書記(先進工作者)、紅旗渠管理局副局長(處級待遇)。
1984年10月——1988年11月,留任紅旗渠管理局(保留處級待遇)。

紅旗渠工程

劈山填谷,工程艱巨,改變了河山舊貌

紅旗渠從1960年2月動工,到1969年7月建成,歷時10年。總投工3740.2萬個,總乾渠長達70.6公里,乾渠、支渠和斗渠總長度1520多公里,削平了1250個山頭,打通了211個隧道,挖土石方1818萬立方米,相當於從哈爾濱到廣州修築一道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同時,修建小型水庫48座,塘堰346座,各種建築物12408座,架設渡槽157個,還建起了揚水站、水電站等等,重新安排了林縣的山山水水。困難時期辦大事,展示了人民民眾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壓力轉化為動力

紅旗渠開工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國際敵對勢力千方百計封鎖、制裁我國。林縣人民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毅然上馬紅旗渠項目,"流自己的汗,乾自己的事",充分體現了不怕困難,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氣概。當時,新中國成立只有10年,尚屬"一窮二白",科學技術落後,沒有任何現代化施工手段,這樣一條人工天河基本上是靠人一錘一釺乾出來的。結束了林縣人民一直缺水盼水的歷史,為提高民眾生活和發展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十年九旱,小旱薄產,大旱絕產,人畜吃水十分困難。紅旗渠的建成,功在當代,造福千秋。不僅解決了全縣人畜吃水困難,而且把大部農田變成了水澆地,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為逐步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城鎮化奠定了基礎。

家人回憶

2011年6月16日晚8時許,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父親走完了他八十三歲的人生歷程,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雖說父親也病了幾個月時間,但他身體狀況一直不錯,誰也沒想到他會走的這么快。那天午後,父親身體有些異常,可是用藥後很快好轉,臨近傍晚時只是看他有些疲乏,想休息的樣子,沒想到一句話也沒說就這樣走了。走得是那么深沉,那么安詳。
父親謝保華,又名謝榜存,生於1929年5月,他有兩個姐、一個妹,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少時父母全力供他讀過國小私塾;稍大離家,到山西太原學徒做工,後回老家姚村西張當過藥店店員;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父親到部隊後,因身材魁梧,被分配到炮兵連,後伴隨著炮火硝煙,走遍了整箇中國。西北到過甘肅,西南到過雲貴,東南到過福建,東北到過長春,還跨過鴨綠江到過朝鮮。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東南沿海保衛戰等著名戰役,榮獲戰功勳章十多枚。曾任過炮兵連戰士、班長、文化幹部、師俘訓隊指導員、營教導員、團司令部政治委員等職。後又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春幹校畢業。1963年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工作,先後擔任任村公社紀檢書記、財貿書記、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紅旗渠管理處副主任等職。1991年離休,享受縣(處)級待遇。
父親一生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父親在任村工作18年,分管過多項工作,他雖不善言辭,但工作中從來都是堅持原則、公大於私、公私分明。父親不隨便給外人腳踏車、縫紉機,他自己也不批,他的一輛腳踏車還是剛剛到任村工作時供銷社特意賣給他的。他一直騎了三十多年。父親在任村工作期間,正是紅旗渠配套工程全面開工階段,他在工程指揮部擔任領導工作,由於生活條件太差和工作量太大,患了肺結核病,醫生讓他住院治療,他不聽,帶著藥在工地一邊工作一邊服藥治療。本來住院半年就可以治好的病,他花了近三年才治癒,而且還落下了終生咳嗽多、痰多的毛病。
父親一生謙讓平和,待人寬厚。從1963年到1985年的22年間,父親沒漲過一次工資。原因是過去調資面不是普調,只有幹部人數的百分之幾,父親回來時是團級待遇,是任村公社工資最高的,按他的資歷和級別他應當有幾次調資的機會,但每次調資時他都事先宣布不要考慮他的增資問題,把機會讓給工資低的幹部。直到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以後,他才第一次漲了工資。他有幾個老戰友,轉業前和他情況相同,現每月工資比他多一千多元,對此他毫無怨言。還經常說和戰場上犧牲的戰友相比好多了。據我奶奶講,他從部隊轉業回家時隻身一人沒帶回任何物品,當時正是國家異常困難時期,奶奶也盼望他回來時能帶些有用的生活用品,當奶奶問起他的衣被用品時,他說看到當地的老百姓很困難,都送給人家了,聽了他的話奶奶沒有怪罪,為有這樣的兒子而感到高興。父親經常囑咐家人,不論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來借錢借物只要有就不讓人家失望而去,要幫助他們。父親的寬厚善良贏得街坊鄰居的稱讚,所以我們家辦事來幫忙的人總是很多。父親一生尊老愛幼,處事和諧。父親是奶奶唯一的兒子,是奶奶三十五歲時才生的。他參軍時我奶奶五十多歲,從部隊轉業回來時奶奶七十歲,我奶奶活了九十歲,對他的兒子非常滿意,不論和誰一提到自己的兒子,就哈哈大笑夸個不停。確實,父親的孝順在我老家一帶也是出了名的,在我們家,奶奶一直是當家人,我的父母從來都是百依百順,盡撿好話給她聽,從不惹她著急生氣。過去的幹部節假日很少,父親也很少回家。但是只要回來,總會給奶奶買些好吃的東西。到秋季也會買些蘋果、梨,讓我們嘗嘗鮮。可是奶奶總是不捨得讓我們吃,偷偷藏到老式衣櫃裡,等聽說那家鄰居老人有病了,就稍稍拿去一個讓病人開胃口,順便再炫耀一下這是兒子給她買的。每年過春節,父親都要多買些肉,讓能有來我家拜年的親戚都吃上肉餃子。1982年春節前,奶奶不幸摔倒,臥床不起,一向很少請假在家的父親,那段時間一直在家伺候老人一個多月,直到奶奶去世。父親對老人盡心地孝敬,對子女也很關愛,工作學習上嚴格要求,生活上盡力幫助。1984年秋,我還在姚村鄉政府工作,有了自己的孩子。冬季取暖單位發得煤球有限,父親怕我們母女受冷,就自己在管理處買煤打煤球,然後找車給我送來,當時我的領導和同事都羨慕的不得了。大家人搬車拉幫我卸煤球。父親的孫子出生後,為了讓孩子長得結實健壯,他親自取名鋼旦。還親自到商店買回價格不菲的兒童多用車。父親雖然工資不低,但他一生非常節儉,一雙襪子都捨不得買。可是只要是孩子需要的他都捨得花錢,捨得出力。1991年父親離休後不久,我的三妹在濮陽工作,一個孩子才一歲多,因無人照看送到了幼稚園。父親自告奮勇去當家庭保姆,負責接送孩子。後來,我其他幾個妹家的小孩,他都照看過。2009年春他喜得重孫,他最樂意的事就是逗孩子玩。無論到誰家,從不講究生活好壞,從不計較家庭瑣事,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與人和諧相處。父親的一生也是幸運和幸福的。他在部隊從軍十七年,大小戰役打過無數個,可他從沒有受過一次重傷,而且在危險時倒還救過好多戰友的性命。前年他一個戰友見到我就說:“我一生最感謝的就是你父親,在一次戰鬥中他救過我的命,我一生都忘不了。”他還告訴我,父親剛參軍時個子高挑、英俊、瀟灑,等打完仗回來就變成駝背了,都是背大炮、機槍壓的。說父親幸福主要是在晚年。我的母親比他年齡小,在生活上對他照顧都很周到,每天飯菜可口,衣服整潔,床鋪衛生。他喜歡玩棋牌,離休後經常出去和玩友們相依一起,子女們個個孝順,隔三差五的回家裡看望,吃的、喝的、穿的爭著買,沒人惹他生氣,也沒人讓他操心的。即使在他重病期間,子女們都是爭著餵藥餵飯、翻身搓背、端屎端尿,沒有讓他感到孤獨和痛苦。
象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