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

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

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是1966年上映的美國劇情電影,由邁克·尼科爾斯執導,伊莉莎白·泰勒、理察·伯頓等主演。

基本信息

影片資料

導演:邁克·尼科爾斯
《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
編劇:恩斯特·萊赫曼
主演:伊莉莎白·泰勒/理察·伯頓/喬治·席格/桑迪·丹尼斯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拉丁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1966-06-22
片長: 131 分鐘
又名: 靈欲春宵劇情劇情描寫教授和他的妻子發生了矛盾衝突,妻子設下圈套,請一對很有才華的年輕夫婦吃飯,並伺機與那位年輕的丈夫調情。調情未遂就歇斯底里大發作,幾乎毀了那年輕的一對。影片揭示了美國社會、家庭、婚姻關係上存在的問題,通過對上流社會知識分子階層的虛偽和醜行,探討了道德的標準和界限問題。

幕後花絮

幕後製作
影片揭示了美國社會、家庭、婚姻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展現上流社會知識分子階層的虛偽和醜行,探討了道德的標準和界限問題。影片有很濃的話劇味,但表演精湛,泰勒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花絮
·羅伯特·雷德福拒絕扮演尼克的角色。
·桑迪·丹尼斯(Sandy Dennis)在影片拍攝期間懷孕,並在片場流產。
·片中的每位演員都憑本片獲得奧斯卡提名。
《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劇照
·本片是在對白中用到“bugger”一詞的首部電影。
·片中瑪撒提到的貝蒂·戴維斯的電影是1949年的《越過森林》(Beyond the Forest)。
·本片是奧斯卡有史以來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所有13個獎項提名的電影,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布景、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輯等。
·貝蒂·戴維斯、英格麗·褒曼、羅莎琳德·拉塞爾(Rosalind Russell)和帕特麗夏·尼爾(Patricia Neal)都曾是扮演瑪撒的最初人選;而扮演喬治的人選則有詹姆斯·梅森、加里·格蘭特、亨利·方達、亞瑟·希爾(Arthur Hill)、傑克·萊蒙和彼德·奧圖。
·美國歌星康妮·史蒂文斯(Connie Stevens)曾十分希望扮演哈尼的角色。
·為了扮演瑪撒,伊莉莎白·泰勒不惜增重30磅。
·當瑪撒開門看到拿著金魚草的喬治,喬治說:“Flores。。。 Flores para los muertos。”這句話源自《欲望號街車》,片中賣花的女子來到布蘭奇的門前說道:“flowers for the dead。”
·影片開拍不久,曾獲奧斯卡獎的攝影師Harry Stradling Sr被哈斯克爾·韋克斯勒(Haskell Wexler)換下,以期美化伊莉莎白·泰勒的形象。
·美國電影協會堅持去掉片中的台詞“screw you”,以“God damn you”替代,但片中其他的粗話“screw”和“hump the hostess”則保留了下來。
·在影片拍攝期間,伊莉莎白·泰勒和理察·伯頓騎著同樣的紅色腳踏車奔波於華納的片場。
·理察·伯頓曾在片場慶祝自己的40歲生日,妻子伊莉莎白·泰勒送給他一輛Oldsmobile Toronado豪華跑車。
·本片編劇愛德華·阿爾比在2005年接受採訪時說,當時原著作者兼本片製片人Ernest Lehman請他來改編劇本,報酬為25萬美元,但完成之後,導演麥克·尼克斯和伯頓夫婦非常討厭這個劇本,以至進行了大幅修改,到最後只保留了阿爾比的兩句台詞,阿爾比說這兩句話就值25萬美元真是很划算。
·具有美國電影協會標識“18歲以下觀眾需要父母陪同觀看”的第一部電影。

獲獎履歷

金球獎(Golden Globe)1967
最佳男主角(劇情類) (提名) 理察·伯頓
《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劇照
最佳導演 (提名) 邁克·尼科爾斯
最佳劇本 (提名) 恩斯特·萊赫曼
最佳女配角 (提名) 桑迪·丹尼斯
最佳男配角 (提名) 喬治·席格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提名) 伊莉莎白·泰勒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1967
最佳英國女演員 伊莉莎白·泰勒
最佳英國男演員 理察·伯頓
Best Film from any Source邁克·尼科爾斯
美國編劇工會(WGA Award (Screen))1967
Best Written American Drama 恩斯特·萊赫曼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1967
最佳女演員 伊莉莎白·泰勒
桂冠獎1967
Female Supporting Performance桑迪·丹尼斯
Male Dramatic Performance理察·伯頓
Female Dramatic Performance 伊莉莎白·泰勒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1967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 Richard Sylbert
最佳女配角 桑迪·丹尼斯
最佳女主角 安妮·班克勞夫特
最佳女主角 伊莉莎白·泰勒
最佳攝影(黑白片)哈斯克爾·韋克斯勒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 George James Hopkins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 Irene Sharaff
最佳原創配樂 (提名) 阿歷克斯·諾斯
最佳音響 (提名) George Groves
最佳影片 (提名) 恩斯特·萊赫曼
最佳剪輯 (提名) Sam O'Steen
最佳男配角 (提名) 喬治·席格
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恩斯特·萊赫曼
最佳男主角 (提名) 理察·伯頓
最佳導演 (提名) 邁克·尼科爾斯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1966
最佳女演員 伊莉莎白·泰勒
Kansas City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1967
最佳女演員 伊莉莎白·泰勒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USA1967
Outstanding Directorial Achievement in Motion Pictures (提名) 邁克·尼科爾斯
American Cinema Editors, USA1967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 (提名) Sam O'Steen[2]

精彩對白

Martha:I disgust me. You know, there's only been one man in my whole life who's ever made me happy. Do you know that? George, my husband... George, who is out somewhere there in the dark, who is good to me - whom I revile, who can keep learning the games we play as quickly as I can change them.
瑪撒:我討厭我自己,你知道,在我一生中只有一個人會讓我快樂,你知道嗎?喬治,我的丈夫……喬治在外面的黑暗裡,他對我好,這個被我辱罵的人總是在我改變遊戲的時候馬上心領神會。
George:Did you really think I was going to kill you, Martha?
喬治:你真的認為我會殺你嗎,瑪撒?
Martha:You, kill me? That's a laugh.
瑪撒:你殺我?真是笑話。
George:Well now, I might some day.
喬治:那么好,有一天我會的。
Martha:Fat chance.
瑪撒:不太可能。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華納兄弟公司[美國]
Chenault Productions Inc.
發行公司: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USA) (VHS)
華納兄弟公司(2004)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精彩影評

這個故事真是太讓人吃驚了,當然最嚇到我的實際上是故事裡那種平凡,那種向外透出深深悲哀的平凡。看得我簡直觸目驚心。
《誰怕弗吉利亞·伍爾夫》劇照
故事說的是,在一個party上,兩對夫妻,一對即是party的主人,那對老夫妻,另一對是party的客人,年輕夫妻,四個痛不欲生的人,而且很巧妙的是,老夫妻間的那種痛苦是顯性的,那么直白,恨不能每一句都罵道他/她肉里去,而那對年輕夫妻的那種哀怨則在酒後才慢慢顯現,奇怪的是,這種哀怨與痛苦,竟然比前者之間的更加觸目驚心!
老夫妻的構成是一個歷史系教授助理喬治(伯頓)和校長女兒瑪莎(泰勒)。他們享受著畸形的婚姻,瑪莎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嫁給喬治,不僅僅是因為相愛,她更加希望喬治可以先是接管歷史系,然後接管整個學院,殊不知,個性軟弱的喬治,人到中年還不過只是一個助理教授,事業上的不幸投射進了生活,家庭生活不美滿的二人一直都沒有孩子,於是,兩人間便沒有了幸福和甜蜜,終日所有的只有惡語相向!
年輕夫妻的構成是尼克(一個生物系教授)和哈尼(一個傳教士的女兒)。他們兩的問題則在於心懷鬼胎。尼克認為哈尼是通過假懷孕來騙他結婚的,當然他本身也有著不齒的目的,他看中的是哈尼父親的財富。他此次來是希望可以通過和瑪莎上床來達到目的。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被導演極具野心的鋪成開來,導演的用心隨處可見,例如剛一進家門,你會吃驚家中的狀況,髒的簡直無法下腳,這個謎題在之後很快就得到解開了,原來養家的實際上是瑪莎,這種關係的失衡一下就清楚了,任務格局也就一目了然,導演在處理這種問題上顯得輕描淡寫,卻極見功力!
劇中太次的設定也十分巧妙,可謂沒有一句廢話,且句句都還話中有話。
劇情的發展很夠勁,全片幾乎一直保持在高潮,喬治與瑪莎相愛與否,當然之後的發展證明他們倆不僅相愛,且刻骨銘心,瑪莎說喬治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給過她快樂的人,而喬治也在瑪莎偷情時暗暗哭泣。還有哈尼與尼克間故事的慢慢解密,暫且不表!
值得稱道的還有導演對性的處理,就好比欲望號街車,本片對性的處理極其隱晦,但不難看懂,花的意向,雙關語,這些簡直就是全片的高潮添加劑,我尤其喜歡瑪莎暗諷尼克床上不行的段落,簡直就是全片的大高潮所在!
2.故事很好,表演很強大
說道這部電影的表演嘛!得專門開闢個地方。可能憑直覺大家都會覺得這部電影的表演風格會很偏舞台劇化,也會很像欲望號街車。
不過,我跟你說,很不一樣。和這部電影的表演比起來,欲望號街車裡的費雯麗一點都不誇張(我聽到不少聲音說她的表演屬於誇張的風格)。因為在這部電影中,尤其是伊莉莎白泰勒,表演時處在一種完全癲狂的狀態下,讓人瞠目結舌!
這些角色都很好,給與了演員很多發揮的空間,雖然,我在想如果讓貝蒂戴維斯來演瑪莎會不會是另一種感覺?![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