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與理性:教育問答錄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8月1日)

叢書名: 朱永新教育文集

平裝: 3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107174312

條形碼: 9787107174315

商品尺寸: 20.8 x 14.8 x 2.2 cm

商品重量: 422 g

內容簡介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組成,《詩意與理性:教育問答錄》是第十卷,收錄了作者回答教師、記者和網友的各種提問。透過睿智的回答,再現了作者詩人般的教育激情和教育機智。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答教師問,下篇為答記者、網友問。

目錄

教育是一首詩(代自序)

上篇 答教師問

一、夢想細話

1.實現教育的理想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2.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究竟有多大的距離?

3.您如何走進現實做真實的教育實驗?

4.新教育實驗與新課程改革能否融合?

5.新教育實驗、新基礎教育實驗、新課程改革之間有什麼關係?

6.新教育實驗的目的和措施是什麼?

7.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8.如何營造書香校園?

9.為什麼要提倡師生同寫日記?

10.為什麼要重視聆聽窗外的聲音?

11.為什麼要重視雙語教學?

12.建立數碼社區有何意義?

13.為什麼特別重視特色的建設?

14.對參加新教育實驗有些什麼要求與限制?

15.學校圖書館如何為師生的共同成長提供精神養分呢?

16.如何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呢?

17.您為什麼如此重視學生的日記教育?

18.讓孩子聽100場報告、讀100本書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嗎?

19.如何構建學校的特色呢?

20.新教育實驗為什麼非常關注人文呢?

21.新教育實驗能否在高中進行?

22.新教育實驗是否也會在幼稚園里進行?

23.在新教育實驗下,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呢?

24.中、高考指揮棒的指向是否將成為新教育實驗的瓶頸呢?

25.升學率會直接影響理想教育的實現嗎?

26.您是如何指導並監督學校進行新教育實驗的呢?

27.學者型校長少是否會影響新教育實驗的推行?

二、師說新語

28.如何做一名理想的教師?

29.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是什麼?

30.如何面對許多優秀教師其實不想當教師這一問題?

31.如何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衝突?

32.教師的志向追求作用到底有多大?

33.教師如何在教育中創新?

34.教師平時應該如何加強自我進修?

35.教師怎樣寫好教育隨筆?

36.終身化學習給教師帶來哪些啟示?

37.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明師”?

38.如何讓愛心成為智慧的源泉?

39.教師應具備什麼樣的服務意識?

40.如何才能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

41.如何讓學生有思想的閃光點?

42.一位優秀教師也能成為一位成功的校長嗎?

43.師生的角色應該如何定位?

44.教師除了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做什麼?

45.如何引導一些厭學的學生?

46.如何看待優生與差生問題?

47.怎樣理解“做有心人,讀無字書”?

三、熱點放談

48.“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句話實際嗎?

49.對於有些天生就不喜歡讀書的孩子應該怎么辦?

50.如何看待家長把孩子送進封閉校園這一現象?

51.如何解釋《三字經》里的“苟不教,性乃遷”?

52.請您談一談如何與孩子溝通?

53.網路對教育的推動有多大?

54.怎樣克服網路教育的負面影響呢?

55.形成辦學特色,校長需要具有哪些個性品質?

56.有沒有可能使學校每項工作都很有特色?

57.為形成學校特色讓孩子練字,這和逼孩子做事有什麼不同?

58.如何有效地建設學習型社會呢?

59.您如何看待韓寒和他的《三重門》?

60.現在越來越重視雙語教育,您覺得這樣重視有必要嗎?

61.中國小有必要進行ISO認證嗎?

四、焦點暢論

62.中國傳統教育理論和西方教育理論如何進行嫁接?

63.朋怎樣應對西方的.些思想對學校德育乃至整個社會的影晌?

64.如何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

65.德性的養成有沒有規律性?

66.您認為制約德育教育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67.德育如何面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

68.新時期的德育工作如何通過有效的渠道來取得成效?

69.教學離不開考試,您如何看待“應試教育”呢?

70.理想的課堂是什麼?

71.高考一日不除,素質教育就不可能實現嗎?

72.怎樣看待考試改革及教育減負?

73.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將會有怎樣的走向呢?

74.如何看待高校擴招這個問題?

75.如何理解社會對教育的“關注”以及教師的“重負”?

76.怎樣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

77.什麼樣的評價機制才能進一步激勵教師增強服務音識?

78.如何解決現在教育上較多存在著的虛假現象呢?

79.為什麼我們要倡導人文精神?

80.如何看待“教育十年功,到了社會就是一場空”?

81.如何面對教育現實與教育理想的衝突?

82.如何全面理解“學會關心”這四個字?

83.如何理解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關係?

84.全面發展會導致全面平庸嗎?

85.示範性高中的辦學內涵是什麼?

五、方略綜述

86.您是如何看待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的呢?

87.更好地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關鍵問題是什麼?

88.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必須解決哪些關鍵問題?

89.如何依法治教,保障義務教育的實施呢?

90.您對保障義務教育的投人有何建設性意見呢?

91.您如何認識蘇州教育的特性並進行教育規劃?

92.您提出了創建“教育特區”的構想,請具體談談您的想法?

93.如何進一步發展蘇州的特殊教育呢?

94.如何保障教育的公平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教育?

95.如何進一步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呢?

96.如何解決蘇州外來子女教育的問題呢?

97.蘇州如何建立與社會發展同步的教育運行機制?

六、真情告白

98.您怎樣協調自己的多種社會角色?

99.您怎么看待自己市長、教授等多重身份呢?

100.您的孩子每天寫日記,您是否給予指導呢?

101.您對教育網路有哪些獨到的見解?

102.假如您是一名中學校長會如何辦學?

103.學者眼中的教育效益和市長眼中的教育效益是否一樣?

104.您如何看待校長、局長們所搞的應試教育?

105.您如何看待家長理事會?

106.您對學生崇拜歌星、影星有什麼看法?

下篇 答記者、網友問

一、答記者問

1.共築“人格長城”──答《文匯報》記者茅廉濤

2.營造書香校園──答《中國教育報》記者王珺

3.一個官員兼學者的教育理想──答《江蘇教育研究》記者宣麗華

4.教育者要被教育理想感動──答《現代教育報》特約記者姜廣平、記者郭志明

5.讓教育理想的火花更加燦爛──答《中銳》雜誌社記者問

6.用愛品味生命的美麗──答《明日教育論壇》特約記者焦曉駿

7.教育科研是學校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答《教師之友》雜誌社特約記者李鎮西問

8.轉型期道德教育的新理念──答《新教育周刊》特約記者劉南、戴聯榮問

9.一所學校能給家長多少承諾──答《姑蘇晚報》記者李婷問

10.民辦教育改革的出路──真改制──答《光明日報》記者朱振國

11.民辦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答中央電視台記者勝春等問

12.顯現本真──答《教育發展研究》記者尹艷秋

13.讓教育決策更科學──答《師道》記者蕭田問

14.讓人文自覺突破政策短視──答《南風窗》記者張哲誠問

二、答網友問

15.網路教育與學習型社會──與人民網強國論壇網友對話

16.讓夢想成真──與人教網教育研究論壇網友對話

17.讓我們的教育充滿陽光──與新浪網網友對話

附錄:詩性伴理想同行──朱永新教授學術評傳

做一個快樂的“傳教士”(代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