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與世界

詞語與世界

《詞語與世界》是20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關於社會學研究的專題著作。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該書是關於社會學研究的專題著作。書中通過兩個科學家之間的通信討論了科學話語的某些形式,研究了參與者話語與分析者話語之間的關係,獨白與對話的差別等問題。共有四部分,分別是“對話”“重複”“發現”“慶典”。

作者簡介

作者:(英)麥可·馬爾凱 譯者:李永梅

媒體推薦

序言
本書試圖拋開社會學文本的既定慣例,嘗試探討新的文本形式所帶來的種種機會,所以我想在此開始一種“反前言(anti-preface)”。這將有助於從一開始就證實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使用新的文本形式仍是可行的。然而,當考慮到的各種形式在腦海中一閃過後,我發現“前言”的形式似乎都已約定俗成,要做到不落窠臼就很難避免產生種種誤解和造成某種傷害。我想,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往往通過前言來吸引儘可能多的潛在讀者,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作者向各界人士所表達的衷心感謝上,這些人為文本做出過貢獻,但是他們付出的勞動卻不足以使他們有資格加人著作者的行列。對於想要反覆斟酌前言的任何一位作者來說,一個關鍵問題是,如果他/她沒能足夠清楚地向那些非人稱的讀者表示他/她的感激之情,那么他/她就會有冒犯他人的危險,不是冒犯那些讀者,而是可能得罪他/她的同事、助手和朋友。
“前言”作為一座橋樑溝通著兩種會談方式,一種是作者與同事、助手和朋友之間直接的會談方式,另一種是作者與既不確定又“一無所知”的讀者之間的會談方式,對“前言”的種種特殊制約也正源於此。因此不僅要對你的朋友表達謝意,即使是作者對人情債表面上的否認,也應當在某上下文中做出“實際上的一種肯定”,甚至是其他任何碰巧瀏覽了本書開頭的人,你都應當明白地向他們表示感謝。但“前言”卻是一種獨特的間接形式,作者藉此告訴第三方,他/她“想感謝”第二方,但實際上又很少對第二方說“謝謝你”。
於是,前言就成了一種非同尋常的個人對話與非人稱獨白的混合,它值得人們對此進行詳細的社會學研究。通過把對話和獨白二者結合起來,前言預示了本書的其中一個中心主題。我相信,對前言的研究還可以展示我們對文本歸屬和責任處理上的種種逸聞趣事。在前言中,作者肯定了他人所做的那些既有助益,又富有創新,甚至是必不可少的貢獻,然而,這些貢獻還夠不上“作者署名”的特殊文本地位。
但是到目前為止,討論很顯然已遠離正題。它不過是一個對前言做簡單評述的前言,對於真正的前言,現在才剛剛開始。在真正的前言開始之前,我先插上一句,該前言的這個前言及後面的真正的前言是本書中唯一在沒有得到諸多同仁、助手及朋友們的巨大援助情況下完成的部分。本書在這個前言之後的其餘部分,假如沒有這些同仁及朋友們的鼎力相助和中肯的建議,絕不會有面世的機會。這裡要特別提及的有:馬爾科姆·阿什莫爾、格斯·布蘭尼根、奈傑爾·吉爾伯特、特雷弗·平奇、喬納森·波特、戈登·史密斯、特里·沃克、史蒂夫·伍爾加、安娜·溫和史蒂夫·耶利。
我的一位朋友戴維·埃奇,他也是我以前的合作者,在此之前他沒有對本書作過評論,因此,他的名字將不會出現在前言中。他曾在他自己的一篇“前言”中,不厭其煩地對以前二十年中他所遇到的人和讀過的書的作者都表示了感謝,但我不會效仿這種無所不包的感謝方式。我在前言中將不會提及那些曾對我的作品產生過深遠影響的人,我只提到那些對本書各部分的初稿作過評論的人(當然,不包括前言和前言的前言);那些幫助我修改完善本書,使我在某些情況下避免了嚴重錯誤的人;那些給我勇氣與激情,使我能順利完成本書的人。
事實上,上面我剛剛寫的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我並不十分肯定我是否需要這個前言的前言,我想我應該請馬爾科姆·阿什莫爾來對我正在寫的東西作個評論。馬爾科姆出現在致謝名單中是因為他對本書的正文作過評論,但他沒有對前言的前言做出評論。如果他做了,我會感謝他的這份特別貢獻。另外,我在前言中還要向卡羅爾·巴洛克拉夫致謝,她完成了全部的打字工作,是一個幹活麻利而又脾氣極好的人。我會請多蘿西·萊恩來打這篇真正的前言,這樣卡羅爾和馬爾科姆直到讀了這本已發表的書,才會知道我因為他們分別為該書做的打字工作和校閱該前言的前言而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但我不敢保證這樣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如果說我感謝卡羅爾的前言是多蘿西打的字,我是否需要讓卡羅爾另打一篇我感謝多蘿西的前言?更有甚者,假如馬爾科姆校閱了這篇前言的前言,那么誰來校閱我感謝馬爾科姆校閱了這篇前言的前言的那篇前言呢?那肯定不會是馬爾科姆。若是換成另外的人,是不是有必要在另一篇前言裡向他們致謝呢?好了,這個問題就到此打住。有一個清楚明了的事實就是,我應該感謝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他們撥款給我用於1983年到1984年度的個人研究。毋庸置疑,如果沒有這筆款項,本書就難以面世。另一方面,我是否有必要感謝一個已不復存在的組織?當然我可以感謝現在的經濟與社會研究委員會,但是該機構僅僅是履行了它前任的委託,該機構可能贊成也可能不贊成這一委託,或許對兩者都表示感謝方為萬全之策。可是我對這篇前言越思量,就越覺得困難重重,就越覺得沒有它也完全能對付得過去。甚至對那些為本書提供了許多資料的科學家們,要想感謝他們也絕非易事,因為他們為本書出力時用的是假名,這樣就掩蓋了他們的真實身份。也許我應當感謝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頻頻出現在整個第三部分的“詹寧斯”和在第一部分中涉及的另外兩個人,我在這些地方研究了他們二者的爭論。但是假如我談論後者時就用他們的假名,並且向“馬克斯及(特別是)斯賓塞”表達我的謝意,這必定會引起進一步的混亂,更為糟糕的是,也許會導致草率行事。
基於上述考慮,在我看來本書最好不要前言。我向讀者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引他們走得這么遠,到頭來他們卻發現自己被作者拋在了半路上。還有呢!我還要向那些在上文提到的人們表示我的愧疚,因為他們還沒有得到應得的感謝。但我覺得,僅僅是這些實際的困難就使我無法恰如其分地做好這項工作,甚至是對這篇短短的分析,我也許該將其標題稱之為“非前言的前言”,因為我一直認為採用一種結構受限、僵硬死板的傳統方式作為“前言”是不可能創造出新穎而又有趣的作品的。我最初的目的是設計一個(希望能使人心情愉快的)前言,它憑自己的結構向人們揭示前言的本質,很顯然這是不現實的。那么就算沒有前言也完全可以。我還是做點較為簡單的任務吧,列出本書中的主要人物,並撰寫一篇導論。

圖書目錄

致謝
前言
人物表
導論
第一部分 對話
第一章 對話和文本代言:自我評論的話語分析
第二章 會話與文本:對話失敗的結構根源
第三章 交談:一種分析性的對話
第二部分 重複
第四章 堂吉訶德的替身:自我舉證的文本
第五章 科學家反唇相譏:一出獨幕劇
第三部分 發現
第六章 天才與文化:發現的民間理論
第七章 有幫助的分析者:分析性的發明
第四部分 慶典
第八章 位高任重:分析性模仿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