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學會理事,1990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與哈爾濱工程大學(前身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合辦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同年留校在哈醫大基礎醫學學院生物物理教研室工作;2000年獲醫學碩士學位,晉副教授。2006年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轉入哈爾濱醫科大學生物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並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07年晉教授,2010年博士後出站。
主講課程
一直承擔七年制、五年制等多軌道的生物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概論、生物信息學進展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主要貢獻
任《醫用生物物理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編委。2006年從事生物信息學和計算系統生物學領域研究工作以來,指導研究生、生物信息技術專業本科畢設學生和基礎七年制學生課間科研訓練的課題研究工作,帶領課題組進行了“基於貝葉斯模型的蛋白質互做預測及癌症信號通路互動作用分析;基於線上文本挖掘的生物實體關係資料庫及網路分析平台的構建;基於加權共表達網路的多類型及不同階段癌症的特徵模組挖掘;微陣列數據的差異共表達研究及其在藥物成癮研究中的套用;基於疾病表型、GO功能注釋及通路信息的基因相似性研究;人類基因組拷貝數變異(CNVs)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癌症相關信號通路及藥物靶點分析平台的構建”等研究工作。建立了基於文本挖掘的基因-疾病-藥物-酶等實體關係資料庫和拷貝數與疾病關聯資料庫。科研成果在SCI、EI檢索期刊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收錄文章2篇,EI收錄文章4篇。課題組研究證實了基於已知或候選疾病基因集合,結合通路數據和通過多種數據集預測得到的蛋白質互作集合,可以識別疾病條件下潛在的通路互作關係,通過擴展蛋白質互作集合可以挖掘更多潛在的通路互作關係。文章發表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上(SCI收錄,影響因子4.241),為後續研究癌症相關通路信息互動機理及誘導多功能幹細胞的重編程特徵提取技術奠定了基礎。先後承擔國家及省廳級課題14項,主持完成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1項,黑龍江省博士後基金資助課題1項,黑龍江省教育廳基金資助課題2項;作為骨幹參加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