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討武氏檄》
《討武瞾檄》原名為《為徐敬業討武瞾叫檄》作者為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
歷史背景 作者介紹 原文 譯文 -
討武氏檄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創作的一篇檄文。此文開篇即歷數武則天之累累罪惡,層層揭露,有如貫珠,事昭理辨,並點明武氏乃亡國之禍根,從而道出討伐...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討武氏檄文
《討武氏檄文》亦稱《討武曌檄》,但武則天自名“曌”是在光宅五年武后稱帝以後的事,可知乃後人所改,現仍用本題。這篇檄文立論嚴正,先聲奪人,將武則天置於被告...
背景 原文 作者 注釋 譯文 -
欒書
欒書(?-前573年),姬姓,欒氏,謚曰武,人稱欒武子,生年不詳,晉景公、晉厲公時期執政大臣、統帥。 祖父欒枝,父親欒盾。晉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軍...
人物簡介 人生歷程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
討
討,漢字,一般含有討好或討厭的意思。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古籍解釋 -
趙氏孤兒[故事]
趙氏孤兒名趙武,又稱趙文子(公元前598年-前541年)。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大夫趙盾之孫、趙朔之子,母為晉成公之妹,史稱趙莊姬。亦有紀君祥所作同名戲曲《...
故事來源 發生時間 發生地點 主要人物 故事簡介 -
武書連
武書連,1953年7月27日出生,山東萊州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原秘書長、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1991年開始《中國大學...
課題組 排名思想 課題質疑 社會評價 -
《趙氏孤兒》[文學作品]
戲劇名。最早為元代紀君祥所作雜劇,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此後又有各種改編過的同名戲劇。戲劇情節敘春秋時期晉國貴族趙氏被奸臣屠岸...
典故 雜劇 戲劇 書籍 改編 -
《計武氏檄》
《計武氏檄》為唐代號稱“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之作。
【注釋】 【作者小傳】 -
高氏
高姓最早出現在上古黃帝時期,中國最早系統記載姓氏來源的典籍《世本》載“黃帝臣高元作官室。”《竹書紀年》說黃帝“居有熊”。有熊,巳口今鄭州新鄭。春秋時期,...
歷史發展 人口分布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