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推薦序一 讓數位化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和企業轉型◎龍永圖
推薦序二 數位化生存與管理重構◎陳春花
推薦序三 共商、共建、共享一個數位化新世界◎徐少春
第1章 數位化夥伴,與你同行 // 1
華為云:用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去應對快速變化的世界 // 5
京東云:雲是對外輸出最好的視窗 // 9
AWS:賦能企業創新 // 17
金蝶云: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 21
第2章 數位化生活,無處不在 // 25
摩拜腳踏車:讓城市更美好 // 29
創客工場:讓創造變得更簡單 // 35
柔宇科技:“把世界掰彎” // 46
優必選: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 // 68
億航智慧型:讓人類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 // 77
第3章 數位化轉型,無限可能 // 87
財務轉型:萬科財務共享中心實踐 // 94
全渠道行銷:舒華數位化轉型實踐 // 99
數位化運營:東北製藥轉型實踐 // 108
激活組織:烽火通信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實踐 // 114
第4章 數位化企業,創新產業 // 121
京東金融:科技賦能金融產業 // 125
科大訊飛:人工智慧產業先行者 // 136
歐普照明:擁抱變革,創新增長 // 146
後記 中國管理模式:生於一,成於十 // 161
參考文獻 // 165
推薦序一
讓數位化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和企業轉型
中國復關及入世首席談判代表、中國管理·全球論壇主席 龍永圖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轉型。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轉型的動力,如今我們把轉型的動力聚焦於數位化,這是正確的。為了使數位化更好地推動中國經濟和企業轉型,我們必須把握好一些重要的方向,我講以下三點。
第一,我們的數位化應該把重心放在推動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歷史進程和歷史轉型當中。工業化和城鎮化是中國經濟的基礎動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數位化只有服務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點進程當中才會發揮它重大的作用。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工業化歷程正在進行,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重心。
有一段時間,大家很羞於談中國是世界工廠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們應該為中國成為全球的世界工廠而感到自豪。任何一個國家都離不開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連美國這樣的大國都意識到不搞製造業,美國的經濟就只能建立在“沙灘”上。所以不管是歐巴馬也好,特朗普也好都把發展製造業當成是美國經濟的重中之重。
我們的城鎮化也在進行,“以人為中心”的城鎮化。過去的城鎮化,談起來就是房地產的開發,現在我們在談政府怎樣為城市居民和越來越多從農村到城市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各行各業的企業也正在想方設法,為我們在城鎮化過程中產生出來的極大的服務需求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二,數位化要為我們史無前例的消費升級服務。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產生了一個龐大的中高收入群體,具有巨大的消費需求。習近平主席一上任就提出“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體現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將民生當成經濟發展首要目標的偉大情懷。我們要讓產品更加個性化,讓客戶體驗更加智慧型化,通過產業鏈的變化來更加精確、及時、充分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可以說在今天的中國,只要你能產生最好的產品和服務,那么你就會有市場。
第三,數位化要為中國企業全球化服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深深融入世界。我們的企業正在大力“走出去”,融入世界。從2015年起,中國在國外的投資,首次超過了我們習以為知的數量,顯示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強大生命力。特別是在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以後,中國企業“走出去”進入了新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當中,數字經濟也會發揮重大作用。2017年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出建立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這為中國企業在數位化的進程中怎樣為全球21世紀的數字經濟做出貢獻指明了方向。當然,中國依然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在科學技術方面,我們和全球最好的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們必須用數位化來進一步促進中國產生更好、更強的科技企業,產生一批真正強大的、足以成為全球化主力的跨國企業。在這方面,我們需要通過數字經濟、數位化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只有把握好數字經濟發展的方向,把握好數位化在促進中國經濟和企業轉型方面的發展,使我們的數字經濟服務於工業化、城鎮化,服務於以人民為中心的消費升級,服務於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歷程,那么我們的數字經濟和數位化就會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在面臨中國經濟轉型、歷史轉型的時刻,我們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管理方面,希望在一批優秀的專家學者的領導下,中國的管理學能夠有更大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是西方工業發展最快的高峰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管理學者和企業。中國正處於這樣的時代,中國經濟正在全球高速發展,中國的工業化正在向自己的高峰前進,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出現一批偉大的企業,出現一批偉大的管理學者,從而在管理學的領域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
推薦序二
數位化生存與管理重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講席教授 陳春花
作為管理研究學者,我們一方面覺得很幸運,因為中國有非常多優秀的企業今天走在了時代前端、行業領先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我們擁有非常大的責任,其實是更大的一種危機感,如果不跟上企業實踐的步伐,我們學者就有可能是第一批被淘汰的人。我想這就是今天數位化生存最大的挑戰。
在知識時代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知識這一次真正的不同。以往所有的技術都是淘汰工具,而這一輪其實是淘汰人。這是一個分水嶺,也就是之前所有的技術革命都是淘汰工具、轉換流程、更新管理模式,以及創造更大的新需求和新的市場生存邏輯。然而,這一輪不是,這一輪技術、數字和知識帶來的巨大變化是把人淘汰掉,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一個挑戰、最大的一次危機,但也是我們擁有的最好的機遇。從這一意義上來講,數位化生存就顯得極為重要。數位化本身帶來的是革命,這一革命給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時間的概念變了
在今天,到底什麼叫數位化?數位化真正的改變到底是什麼?我們看到用來描述整個時代的詞語已經完全變了,我們不再去找那些熟悉的詞。今天所遇到的也不再是之前所遇到的那些情景,它們充滿了動盪,充滿了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甚至是充滿了模糊性。當這個全新的時代來臨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之前想不到的事情今天都發生了。
聽過我課程的人都知道,我最近用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時間軸變短”。我經常強調的一句話叫“一切皆變,一切皆存在”。為什麼強調這句話?就是因為今天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軸變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有三個東西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企業的壽命、產品的生命周期、爭奪用戶的時間視窗,其實是在快速縮短。如果有人問我今天打造一個品牌需要多長時間,我只能回答一句話:一切皆有可能。這就是我們一定要調整的地方:時間的概念變了。
很多人知道我常說的另一句話,“生意,就是生活的意義”。只要把生活變得更美好,只要把生活變得更便捷,只要能幫助更多人的生活有進步、有改善的時候,這樣的生意就是最好的生意。從這個層面來理解,時間的概念變了就等於我們的生活變了,當生活改變的時候就等於生意要變了。
這些改變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技術驅動整個系統加速,不僅僅是加速度的“量變”,更是底層商業和戰略邏輯的“質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注意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自己稱為生態企業,與此同時卻在沿用工業時代的邏輯,非常在意連續性、可預測性和線性思維。我們必須接受一個真實的現實:今天的企業其實是數據、協同、智慧型這些要素碰撞在一起重構的商業系統,是一個非連續性的、不可預測的和非線性思維的商業存在。我們之前看到的微小的增長,可能很快就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進行爆炸式的增
長。當這種增長出現時,我們管理要做什麼?我們怎樣在這樣的增長當中貢獻管理的價值?你是站在非常危險的地方,還是站在一個真實的現實裡面?這是所有從事管理的人,從事管理教育、管理研究的人都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重新定義一切
數位化生存真正的意義,就是一切將會被重新定義,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場景都會被重新定義。數位化時代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就是整個商業邏輯變了,而商業邏輯改變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價值創造和獲取方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我們來比較工業時代和數字時代,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在調整,無論是環境、產品、市場、客戶、行業,還是思維方式。用今天最時髦的說法,就是所有的場景都在變。當所有的場景都在變時,一切都會被重新定義。在這一切都要被重新定義的時代,我們要關注的就不僅僅是怎樣去改變的問題,恐怕是要如何重構的問題了。換句話說,這已經不再是“改變”就可以解決的了,必須用“重構”才能解決。
如果你在關注重構這一概念時,你會發現那些優秀的企業其實都朝這一方向走。比如今天來看GE,我們會看到它在推動一個重要的變革,叫作“五大相互關聯的變革”,傑夫·伊梅爾特把GE變成一家數位化的企業,它不再是傳統的製造企業、服務型企業,也不再是一家技術驅動的企業,而是徹底地變成了一家數位化企業。亞馬遜也是一樣的道理,用數位化技術讓它所有的客戶,包括最終消費者,都獲得美好的生活。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將被調整。
再比如7-11便利店,有人對傳統的零售業充滿悲觀,我反而認為今天是傳統零售業重新煥發青春的時間點。如果企業跟得上數位化生存的機會,就有能力組合最大的數據,因為有最廣泛的消費者市場,有更大的供應商群體,前店後廠是一個最大的場景,而這一場景完全在企業手上。
管理重構
回到我自己的研究領域,我認為數位化生存意味著管理重構。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答案。當有人去討論谷歌時,谷歌告訴你說:今天回答的問題不是通向答案的連結,而是答案本身。當組合了圖像識別,搜尋就已經是智慧型和思考。你刷臉的時候,它知道你要問什麼問題,這個答案就給你,而且答案和你的智慧是互動的,所以我的確同意今天是一個刷臉的時代。
GE、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華為,我們會用同一個概念去概括它們:數位化企業。在這一邏輯下面,今天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對領導者和組織的挑戰,挑戰原有的思維,放棄所有的經驗。這其中最難的是什麼?放掉你自己。我在研究企業文化時,認為在企業文化當中最難的是什麼?不是接受新觀念,而是放掉老觀念。
在2017年的新書《激活組織》中,我談到組織要面對的七項改變,最後一個改變是領導者角色的改變,領導者自己是否真的願意放手,改變自己。比如合伙人制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幾乎大部分的傳統企業都談了合伙人制,但當我問及誰說了算這個問題時,老闆都會說“當然
我說了算”,我說“那就不是合伙人制”。這就是今天對領導者最大的挑戰,領導者願不願意成為其中的成員,而不是其中的領導者。
構建知識型組織
數位化時代的企業轉型,與以往轉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我看來,以前的轉型是先從戰略轉型、業務轉型、技術轉型、產品轉型去做,而這一輪的轉型必須先從組織轉型去做。如果組織轉型不能實現,那么戰略轉型、業務轉型、技術轉型、產品轉型就根本做不到,因為真正的改變是領導者與組織的改變。這個改變需要一種新的驅動力量來提升組織,以前是流程驅動或資源驅動,但是今天的組織必須是數位化驅動、知識驅動。
在知識驅動的組織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合作夥伴之間不是利益交換和價值交換,而是知識鏈與數字流協同的交換。在我自己做組織管理研究二十多年的歷程中,這是唯一一次讓我覺得管理知識的儲備是不夠的,幾乎一切都要從新興的管理實踐當中去重新理解。因此,我來轉述一個人在很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他是對日本產生巨大影響的管理學者戴明,質量管理體系的奠基人。他認為,組織必須是一個具備深厚知識系統的組織,而這一深厚知識系統的組織是有四個組件的,這四個組件相互影響,無法分離。這四個組件分別是:
對系統的欣賞,不再是對管理的欣賞,不再是對職能的欣賞。
對理解、變動相關知識的要求,不再是對企業經驗和企業知識的要求。
以知識理論奠定整個系統基礎的要求,而不是以簡單的管理理論來奠定系統的要求。
對人類心理知識的認知,就是要回到人的本源和本質上。
今天的組織需要“深厚的知識系統”,而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不斷有目的地“放棄”。如果20年後你後悔進入現在的行業,是因為放棄的東西不夠多;如果20年後不後悔,是因為你看到的是更多的機會。第二件關鍵的事情是持續理解外部環境,與外部進行互動。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組織、管理者都要“過三關”——忘記、進入和學習,其根本就是與變化融合在一起,所謂融會貫通。要做到這一點,重要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要“界定問題”。
德魯克在對未來的社會進行判斷時,他說經理人的角色是會變的,之前的經理人定義是對下屬的工作負責,對業績負責;未來的經理人定義是對知識的套用和表現負責。如果不能理解這種變化,我們就沒有辦法真正地去接收到這樣一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
我一直以來都用一個故事來提醒我自己。1951年,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給學生考試,考完以後他的助理跟他走,助理很緊張地說:“博士,你為什麼給這個班的學生出的考題跟去年一樣,為什麼給同一班出同樣的考題?”愛因斯坦很經典的回答是:答案變了。
今天,我們同樣需要面對市場、客戶、自己,面對所有的一切,但同時必須清楚地知道:答案變了!
推薦序三
共商、共建、共享一個數位化新世界
金蝶集團創始人 徐少春
轉型雲計算和AI
金蝶走過24年了,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在轉型,由軟體公司向雲計算公司、網際網路公司轉型。目前為止,金蝶擁有了許許多多的雲服務:以財務為核心的雲服務——金蝶雲目前增長很快,雲之家是一個移動辦公協作雲,精斗雲是面向小微企業的一個雲服務,管易雲是在很多電商平台上提供賣家雲服務。這是金蝶的四朵核心雲服務,這四朵核心雲服務目前都在各自的領域裡排在第一位。
在四朵核心雲之外,也擁有強大的個人記賬理財App隨手記,註冊用戶將近3億個,這個體量非常大;還有快遞100,查詢和寄快遞平台;在醫療行業,金蝶有一個網際網路醫院——金蝶醫療;在汽車經銷商領域裡,我們有車商悅。這幾年我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雲上面,所以軟體是金蝶的過去,雲是金蝶的未來。
2017年10月15日,我們也發布了基於財務的機器人,可以通過語音、人臉識別與財務機器人進行交流,它可以自動處理原始憑證、契約等會計憑證,讓財務核算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運用金蝶財務機器人,企業共享財務中心的效率至少提高70%或80%以上,人工智慧毫無疑問將是大趨勢。具體在企業當中會以各個工作場景去體現。在轉型以後,金蝶的雲服務從三年前是零,到今年上半年占比整個集團收入的27%,到2020年可以達到60%,金蝶雲計算轉型將會成功。同時,IDC最近的數據表明,在企業雲服務領域,我們在國內排在第一,雲之家移動辦公平台也在中大型企業裡面排在第一位。
金蝶這幾年來一直在變革和創新,我本人也不停地在砸東西:2014年5月4號我把我的筆記本電腦給砸了,就憑一部手機開始了移動辦公。當時很多人很奇怪,說我把電腦砸了,怎么工作。現在基本上我在手機上面工作。2014年8月8號,我把伺服器砸了,當然是客戶的伺服器,我跟他商量,我們幫你把它砸掉,讓你上雲端。到了2017年5月4號,我又把ERP給砸了。金蝶不是做ERP的嗎?為什麼把老本行給砸了?當時我們很多金蝶人不理解,但是目前進入了一個後ERP時代,我認為ERP將會以全新的一系列雲服務的方式來提供,還有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套用,我們這個行業正處在一個革命性的變化當中。
我們看看現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一帶一路”是習總書記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倡議,我相信這是一個偉大的全球化倡議,許多的央企,包括很多大型民營企業將走出國門,帶動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進程。目前,我們很有幸為56家央企,包括其中的一級企業和二級、三級企業下面的子公司提供信息服務。
另外,供給側改革一定會讓企業在產品和技術的質量上面不斷升級換代、轉型,以此來推動商業模式的轉型和變革。金蝶本身也是這樣的,過去我們是研發軟體、賣軟體,是一套套軟體安裝在客戶那裡;現在我們是雲的方式,這就是一個模式的改變。新技術的套用、快速疊代,也會產生使我們意想不到的新的商業機會。
數位化轉型,要自主、靈活、安全,才能構建企業共同體
企業數位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企業的信息化要重構。ERP會變成什麼?企業會變成什麼?我覺得企業在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企業已經變得不像企業了,拿什麼來定義這個新的組織形式?習總書記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企業也可以用“企業共同體”來形容。企業實際上也是在構建一個新的共同體。什麼叫共同體?它一定是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同時也是命運的共
同體。
過去我們講生態,一個企業下面圍著很多中小企業,我認為過去的概念多少還有一種不平等的想法在裡面,一個新的共同體是一種平等、共享、開放的生態,這樣更有利於企業壯大。怎么讓大家感受到利益共同體?一定是通過信息化、財務等一系列的服務,讓大家感受到這個共同體的信息是透明的,財務是透明的。大家建立一個彼此高度信任的關係。什麼是事業共同體?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事業目標,通過網際網路來去掉很多中間環節,讓大家高效運作。什麼是命運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一定是心與心的連線,我們的社會現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任、誠信關係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夠構建一個新的共同體,企業將會更順應這個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最終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命運共同體的目標。
金蝶在這幾年的轉型當中,在雲計算領域也形成了雲平台,SaaS平台、PaaS平台和IaaS平台。我們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我們的PaaS平台可以集成到央企和大型企業的信息化平台里,我們是開放的。我們也可以讓私有雲和公有雲進行雙模式的切換,企業內部可以是私有雲,面向外部的協作可以是公有雲。同時,我們也有一個非常豐富的產品家族,從財務、製造、採購、銷售、物流、全渠道行銷雲到金融等,提供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服務。
這幾年,我們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雲平台的技術有400多項專利,我們可以通過開放的、高性能的Docker技術為企業提供高達超過100萬個線上用戶的共享。目前,有將近4000家中大型企業每天都在使用金蝶雲。
牢記使命,回歸初心,構建數位化新世界
談了這么多技術,我想在這裡再分享一下企業的哲學,或者我人生的哲學。這幾年我在學習傳統經典《道德經》,裡面有一句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過去搞不清楚,現在非常篤定,生命的意義就是不斷讓自己的良知清澈,去奉獻,這是我的“道”。“德畜之”,對金蝶來說,就是如何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
值;“物形之”,就是如何讓我的團隊在這樣一個新時代團結奮鬥,能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勢成之”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個偉大的產品自然就會產生。
回到這樣一個初心,金蝶也重新梳理了我們的使命和願景。我們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我們只求在心上用功,在雲上用功,我相信結果自然會好。前段時間我去延安,現在也時時刻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講話,我深深地感受到什麼是“全心全意”,金蝶要全心全意為客戶提供服務,成為最值得託付的企業服務平台,而我們的價值觀就是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
為什麼談這些?因為我覺得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數位化轉型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不回到根本,不回到我們的初心和內心,不回到我們的出發點,那么我們不可能打造出偉大的產品和服務,或者去建立一個全新數位化的新世界。選擇夥伴,選擇服務項目,那就是要選擇志同道合的人。我們過去看到國外很多企業,在20世紀或者在上一個時代,它們成功了,但是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21世紀是屬於我們每一個擁有良知的人的世紀。我們想明白了,所以我們很真誠地希望能夠跟央企以及其他企業建立一種緊密的合作關係。
金蝶8000名員工,2000多家合作夥伴,幾萬名生態系統員工,將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我們可以更加解放思想,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構建一個數位化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