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文華

《解文華》明代蘭陵笑笑生的絕句。

基本信息

【名稱】: 解文華
【體裁】: 絕句
【年代】: 明
【作者】:疑為蘭陵笑笑生

《解文華》原文與註解

詎有南河信,深情同息機。
渾無他事出,舊日報仇歸。
【注釋】
詎: (jù) 豈,難道。
息機:機謂心機。
仇:(qiú)同“逑”,匹配,此處指配偶。
【譯文】
哪裡會有什麼“南河信”?我們因為深情共同息卻了心機。
再也沒有沒有因什麼事情出來了,自從當年我懷著對妻子的感恩之心一同歸去。

《解文華》詩鑑賞

這首詩相傳是載於蘭陵笑笑生的某篇小說集中。這篇小說除這首詩外並沒有流傳下來。據說講的是一名叫解文華的河南商人,每日往返于波斯與甘肅行商。他年輕時便與一個同鄉青梅竹馬的少女定了親,後來他貪圖財富不願回鄉成家竟取消了婚約。那個女子正被官府家求親,便被父母強行嫁到官府家。後來這個商人厭倦了追逐財富聲色的生活,突然非常懷念當年與那個少女度過的美好時光。便回到家鄉。那個少女本來對自己的婚姻不滿,一直思念著解文華。兩人就共同私奔到武當山歸隱了。
對於上述說法的真實性,並無可考。本來現在對蘭陵笑笑生的生平也並未弄清楚。上述信息也僅錄於後人關於香艷小說的一些討論中。不過關於這個故事,卻是流傳多年。唐傳奇中已經有類似的故事,只是文中的解文華並不是商人,而是進京趕考的書生。清《子不語》中有一則故事《龍女》也很相似。“荊門州曾生,字和華。少時每自塾反家,輒過一河,名金蝦河。一日遇一白衣漁女,年相若,共狎諸芷蘭間。後每日如此,竟私定終身。既冠,遠行經商。十年每日汲汲,書信全無。一日經一山。若人形,艄謂之望夫山,又聞其故事。忽惡江湖商賈之事,倍懷青梅竹馬之時。乃燃香許願,便作雷雨,漁女突現,自雲龍女云云。遂共隱於象山。”
現代金庸先生作《神鵰俠侶》似乎也受過此故事的啟發。此詩據說是在文中結尾,一個採藥人在山中遇見了解文華,曾以自述口吻作的。
“詎有南河信”用了王昭君的典故。郭元振有詩《相和歌辭·王昭君三首 》
自嫁單于國,長銜漢掖悲。 容顏日憔悴,有甚畫圖時。
踐冰霜域,嗟為邊塞人。 思從漢南獵,一見漢家塵。
聞有南河信,傳聞殺畫師。 始知君惠重,更遣畫蛾眉。
說的是王昭君被漢元帝送給匈奴。走前漢元帝瞧了一面,便被深深吸引,後悔萬分。不過這首詩里所取的僅僅是異域來信和以女送人的意思。當一個人僅僅關心獲取功名或是累積財物的所謂事業時,哪裡還會在乎愛情和家庭。南河信不過是女性虛妄的寄託罷了。這裡作者的情緒應該是充滿憎惡的。然而,其實,那些沉迷於那些事業中的人,又有多少是真的覺得幸福的呢。終於解文華被當年他與那名少女的美好記憶和濃熾感情喚醒,於是他們共同“息機”了。
“息機” 中 “機” 指心機。《楞嚴大義指要》 : “。。。 。。。然而人心,機也。目為心之開關也。如欲心目自不為咎,就要息機才對。此機究竟又從何而息?此誠為人生一大事因緣。機如不息,始終在柳暗花明處,循聲逐色,依舊沉淪去也。於是佛又橫說豎說,指出宇宙萬象,無非物理變化之幻影。無奈眾生妄見,而生個別與群見之異同。但從心物齊觀,方知萬象盡為能量之互變。而此能變之自性,固自寂然不動,無聲無臭者也。。。。。。”
利州南渡》 溫庭筠: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與此句非常類似的有這首詩的結尾:《天門谷題孫逸人石壁》錢起
崖石亂流處,竹深斜照歸。主人臥磻石,心耳滌清暉。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雲棟彩虹宿,藥圃蝴蝶飛。
惡囂慕嘉遁,幾夜瞻少微。相見竟何說,忘情同息機。
不過此詩中為“忘情”,而《解文華》中為“深情”,兩者皆為息機的動機原因而已,並不矛盾。息機多見於說禪之處,使用者很多時候追求的是齊物忘我的境界。然而這與這個故事是不一致的。這個故事的歸隱更多的要參考《神鵰俠侶》中楊龍的那種境界,當然,這裡是假定他們又重回鍾南山隱居了。
”渾無他事出“有兩派解釋。一派以為這句是在描述身心修練的境界,已經排除了不該有的雜念。還有人認為是指隱居後再也沒有因為什麼事情出來過。
舊日報仇歸”就是回憶當年報達妻子的恩情一同歸去。最後兩句的順序為了格律而倒置了。
整首詩之所以能夠流傳,在於其不同於傳統的“深情-息機-歸”的歸隱模式。解文華不僅僅是因為認識到世間諸多虛妄之處,更是因為認識到真情的真摯可貴之處,才歸隱去了。這是傳統文學不敢寫的。因此說,解文華的深情要比錢起的忘情更有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