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一江山島[油畫]

解放一江山島[油畫]
解放一江山島[油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解放一江山島》是著名畫家彭彬於1957年創作的一副軍事油畫。該畫展現了人民解放軍戰士為解放一江山島,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冒著槍林彈雨,奮勇躍上海灘,與敵人展開生死較量的戰鬥情景。目前被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油畫背景

全國大陸解放後,國民黨軍殘餘部隊退守東南沿海部分島嶼,指揮中心在大陳島,而一江山島是屏障大陳島的前沿據點,國民黨軍總兵力約1100人,島上構築了永備型和半永備型工事。1955年1月18日,我華東軍區陸、海、空三軍指戰員,對盤踞在一江山島的國民黨軍發起聯合登入作戰。經過10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我軍取得全殲守軍,占領全島的重大勝利。此次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首次路、海、空聯合立體作戰。我軍共投入三個軍種的十幾個兵種,4個加強營、27個突擊分隊、9個炮兵營,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打了一個有絕對把握的勝仗。取得擊斃敵司令王生明以下官兵516人,俘敵567人,以及大量軍用物資的戰果。這幅畫描繪了解放一江山島的激烈戰鬥場景。

油畫賞析

油畫《解放一江山島》,因為畫面空間的平面特徵,要將人物、艇船、飛機等盡收眼底,還要考慮構圖緊湊、透視合理、場面宏大等因素,給作者組織結構畫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於作者具有長期從事革命歷史畫創作的經驗,這些複雜的問題在這幅作品中解決得比較到位。畫面的藝術處理也相對冷靜,沒有刻意強化人物的動態和戰爭激烈的氛圍,而是通過對服裝(如陸、海軍戰士的區別)、裝備(如卡賓槍、登入艦)、環境(如海岸、硝煙)等細節的嚴謹刻畫,來體現這場戰鬥的特殊性和時代特徵。在塑造搶灘登入的士兵時,作者重點表現了他們的沉著機智和豐富的戰鬥經驗,更加注重瞬間的真實感以及人物的形象完美性。作品借鑑了同時期蘇聯同類題材的處理方式,畫面的技法語言比較嫻熟完備。因為有堅實的造型能力和色彩基礎為後盾,在處理這類戰爭題材的畫卷時,作者除了充滿繪畫的熱情外,在整體與局部的掌控上,顯得準確又自信,尤其是在光陰的調度和環境的描繪上,更加顯得放鬆又自如,時代的烙印十分顯著。

油畫現狀

有框。畫面左上方有長約30厘米的裂口,裂口已修復。畫面油彩大面積開裂,畫面右側油彩大面積脫落。

油畫作者

彭彬(1927—):江蘇呂四人。擅長油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專修科。曾任解放軍總政文化部創作室創作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員。主要作品有《遵義會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巍巍長城一代風流》等。油畫《遵義會議》曾發行過郵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