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寺鎮[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觀音寺鎮]

觀音寺鎮[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觀音寺鎮]

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觀音寺鎮,位於新鄭、長葛、禹州三市之交,轄21個行政村、173個村民組、4.8萬人、5.2萬畝耕地,面積63平方公里。1996年撤鄉設鎮。

概況

觀音寺鎮位於新鄭市南部,北距鄭州市區45千米、新鄭市區5千米。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4.8萬人。轄大董、田莊、樓李、十里舖、王行莊、前河劉、南場、太清、夏莊、溝馮、姚張、閆莊、石固堆、岳口、林莊、賈莊、菜王、英李、沂水、唐莊、唐戶21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173個村民小組。107國道南北貫通。素有“新鄭糧倉”之稱。礦藏主要有紅石、青石等。古蹟有省文物保護單位唐戶遺址。
[代碼]410184103:~201大董村 ~202田莊村 ~203樓李村 ~204十里舖村 ~205王行莊村 ~206前河劉村 ~207南場村 ~208太清村 ~209夏莊村 ~210溝馮村 ~211姚張村 ~212閆莊村 ~213石固堆村 ~214岳口村 ~215林莊村 ~216賈莊村 ~217菜王村 ~218英李村 ~219沂水村 ~220唐莊村 ~221唐戶村

沿革

1958年建觀音寺公社,1961年改區,1963年復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撤鄉建鎮。1997年,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大董、田莊、樓李、十里舖、王行莊、前河劉、南場、夏莊、太清、溝馮、姚張、閻莊、石固堆、岳口、林莊、菜王、南賈莊、英李、潠水、唐戶、唐莊21個行政村。

鄉鎮簡介

觀音寺位於新鄭、長葛、禹州三市之交,轄大董村、田莊村、樓李村、十里 鋪村、王行莊村、前河劉村、南場村、太清村、夏莊村、溝馮村、姚張村、閆莊村、石固堆村、岳口村、林莊村、賈莊村、菜王村、英李村、沂水村、唐莊村、唐戶村21個行政村、173個村民組、4.8萬人、5.2萬畝耕地,總面積63平方公里。1996年撤鄉設鎮。

觀音寺鎮 觀音寺鎮

觀音寺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她被北靠省會鄭州,南近許昌、禹州,東鄰京廣鐵路、107國道、鄭州國際機場及京深高速公路,西有炎黃聖地具茨山風景區。境內豫01省道南北貫通。區內省道、市道、鄉道、村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96年村村已開通程控電話,現已安裝程控電話3500餘門,可直接與國內國外聯繫。

歷史文化

觀音寺鎮因鎮上觀音寺院而得名。

位於河南省新鄭市南八公里處,觀音寺鎮政府南側,是一座經地方政府批准的合法開放性道場。前有姬水衿帶,後有黃崗拱衛,東臨南水北調運河,遙望新鄭國際機場;南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戶遺址,遠眺陘山風光;西毗鄭禹公路,仰觀黃帝文化景區,及森林公園具茨山;北依黃帝故里、鄭韓古城新鄭。觀音寺歷史悠久,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據寺院現有碑文推測觀音寺始建於我國南北朝時期北齊,興盛於盛唐:在現原址之北,寺院僧眾數百人,房屋二三百間,占地數百畝,分前東院西院,後東院西院,四院僧眾恪守“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規,僧眾應飲食隨宜,務於勤儉,各院僧眾各種地一百二十五畝,全體僧眾均出坡勞動。時之,廟宇規模宏大,殿堂雄偉,香火鼎盛。寺內出家僧眾雲集,每天誦經念佛,嚴持戒律,弘揚佛法,利益一方眾生,別有名勝古剎之風貌。至今新鄭還有“萬僧崗、和尚坡”之地名。唐朝繼續沿襲前朝僧官制度,管理寺院僧尼,觀音寺便有“世襲替代僧官”之始。據傳,新鄭有士子,德才兼備,高中狀元,當朝皇帝下詔封為僧官,駐地觀音寺,統管所有大小寺院及違犯國法的僧尼,並派遣少林寺武僧、相國寺文僧輔佐新科狀元一同治理,“重犯者刑於西紅丼”其時,觀音寺及其苑林“儀觀雄偉”,遠近聞名者紛至沓來,社會名流“皆樂游其地”。

觀音寺歷唐、明兩朝興盛之後,明清交替之際,受戰亂毀壞、風雨侵蝕,殿宇破落,故重修。後又有乾隆、鹹豐年間重修大雄寶殿、金剛殿、伽藍殿等記載,甚為詳細。據鹹豐年間石碑記載,奉官府之命,當時住持元泰及新鄭駐防海門張步雲共同監工,在寺中加蓋後東院一處,創辦“潩陽學”,義務教授聖賢教育及佛學。

今觀音寺遺留石碑數十之多,詳細為我們講述了觀音寺的歷史沉浮,至中華民國十二年,觀音寺最後一位僧官往生後,這一制度被廢除。1930年左右,時河南督軍府驅散僧眾,將寺院土地全部納入官府,後雖經遠近信眾發心,但香火逐漸衰落,後經戰亂,寺院舊址幾乎殆盡。至此觀音寺歷朝歷代所經歷的輝煌都成為了歷史。只有因寺而得名的“觀音寺鎮”依稀留下了歷史的痕跡。觀音寺在歷史的長河中浮沉了千年之久,輝煌也好,敗落也罷,唯有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精神,隨著“觀音寺”這一從未變更的名稱永久的流傳下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如今的觀音寺在住持恆傳法師的帶領下,在十方善眾的護持下,必將開啟新的紀年!讓我們世世奉行觀音菩薩悲願度眾的大愛之舉,行六度般若羅密、行菩薩道,自利利他,普渡十方眾!

2011年在眾多善士的呼籲下,宗教領導支持下,鄭州市宗教局委派,新鄭市宗教局任命 為觀音寺住持,並承擔觀音寺的修復工作。為擔當起釋迦如來家業,建設世間一方淨土,恆傳法師義不容辭地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法師以其廣大的悲心切願和精深的佛學造詣,感召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善信前來護持。法師帶領四眾弟子以戒為師,精進修行,廣宣佛法,救度眾生,自法師接管寺院以來,寺院逐步恢復,道風日益清正,十方善信,頂禮膜拜者絡繹不絕,四維賢達上門求法者門庭若市,寺院也不斷舉行各種法會、組織放生、傳授三皈五戒等,令無數有緣眾生得入正法之門,離苦得樂,成為當地的宗教界典範。

資源優勢

新鄭市觀音寺鎮 新鄭市觀音寺鎮

觀音寺資源豐富,電力充足。主要有煤、鐵、碳、石等,轄區內紅石、青石儲量大,易開採,設有專用鐵路線。紅石料遠銷全國十幾個省市,青石料聞名周邊幾個縣市,年開產量50萬立方。尤其是紅石料開採價值更高。含矽純度百分之九十九,是國內外急需的工業原料。鎮區內電力充足,35千瓦變電站坐落在鎮中心,能保證工業、農業生產用電。觀音寺文化燦爛,地傑人靈,境內鄭國名相子產墓和挖掘的唐戶遺址,均被列為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全鎮重教愛教,兩所中學、21所國小,在校生8000多人,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名列新鄭市鄉鎮前茅。

觀音寺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5.2萬畝耕地,可澆面積達4萬餘畝,有利於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將建成萬畝無花果生產基地和3萬畝優質麥生產基地。地下水源充足,水質好,無污染,可滿足工業、農業生產用水和人民民眾生活用水。

歷史沿革

1958年建觀音寺公社,1961年改區,1963年復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撤鄉建鎮。1997年,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大董、田莊、樓李、十里舖、王行莊、前河劉、南場、夏莊、太清、溝馮、姚張、閻莊、石固堆、岳口、林莊、菜王、南賈莊、英李、潠水、唐戶、唐莊21個行政村。

行政代碼

[代碼]410184103:~201大董村 ~202田莊村 ~203樓李村 ~204十里舖村 ~205王行莊村 ~206前河劉村 ~207南場村 ~208太清村 ~209夏莊村 ~210溝馮村 ~211姚張村 ~212閆莊村 ~213石固堆村 ~214岳口村 ~215林莊村 ~216賈莊村 ~217菜王村 ~218英李村 ~219沂水村 ~220唐莊村 ~221唐戶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