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鳳凰傳媒出版集團,譯林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0月1日) 精裝: 283頁 開本: 16開 ISBN: 9787544703284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親歷兄弟連:溫特斯少校回憶錄》不是一部虛構作品。書里講的都是二戰中的真人真事,是作者的部下和戰友的故事。直到現在,六十多年以後,他們仍跟依然健在的許多人保持著聯繫。回憶錄中包涵了士兵檔案,戰爭,成功的十條法則等精彩內容。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一部虛構作品。書里講的都是二戰中的真人真事,是我的部下和戰友的故事。直到現在,六十多年以後,我仍跟依然健在的許多人保持著聯繫。史蒂芬·安布羅斯在他的書里把我們稱做“兄弟連”。其實,我們相互關心、相互保護,一同歡笑,一同痛哭,比親兄弟還要親密。我們像孿生兄弟,一人有事,大家感同身受。
安布羅斯寫完《兄弟連》之後便著手寫下一部書,是部鴻篇巨製:《D 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潮之戰》,為此,他要清理一下書桌、地板。他的清理方法就是把他寫《兄弟連》時所獲得的所有當事人的回憶錄裝了一大箱,寄給了我。我的家便成了這些回憶錄的儲藏室。我用了整整一個冬天來整理這些材料,完善和補充我本來就有的士兵檔案。按照他所用的章節,安布羅斯把材料粗粗地分成幾摞,所以要從中找出關於每個士兵的回憶,我必須做大量的整理和閱讀工作。
在閱讀的時候,我發現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由於篇幅所限沒有寫入《兄弟連》。我當時覺得,現在我還是這么想,這些故事被“埋沒”是件憾事。《兄弟連》出版之後,特別是由湯姆·漢克斯和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電視連續劇上演以後,洪水一般的書信向我湧來,有人提問題,有人想了解更多的故事,從我這裡或者從其他的戰士那裡。
編輯推薦
《親歷兄弟連:溫特斯少校回憶錄》作者他於諾曼第登入之日起成為E連的第三任連長,憑藉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和英勇無畏的表現立下赫赫戰功,迅速被提升為少校,其強大的人格魅力更是贏得官兵們的一致愛戴。戰後他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過著平靜而安逸的生活。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迪克·溫特斯 (Winters.D.) (美國)科爾·C.金西德 (Kingseed.C.C.) 譯者:李霄壠 金煉 陳強理察·迪克·溫特斯,1918年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縣附近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41年,在富蘭克林和馬歇爾學院獲科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後志願從軍,成為101空降師506團2營E連傘降小分隊(即“兄弟連”)的首批成員之一,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於諾曼第登入之日起成為E連的第三任連長,憑藉其出色的指揮才能和英勇無畏的表現立下赫赫戰功,迅速被提升為少校,其強大的人格魅力更是贏得官兵們的一致愛戴。戰後他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過著平靜而安逸的生活。
目錄
前言序
第一部 兄弟連
故事的開端
在E連沒有容易的事
從本寧到尚克斯
少年老成
第二部 阿喀琉斯時代
諾曼第登入日
卡朗唐
荷蘭
島嶼
第三部 經受戰爭的黑暗歷練
間歇
再陷重圍
最後的巡邏
勝利
第四部 為了戰爭後的和平
占領
回家
史蒂芬·安布羅斯長眠於此
沉思
成功的十條法則
譯後記
序言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一部虛構作品。書里講的都是二戰中的真人真事,是我的部下和戰友的故事。直到現在,六十多年以後,我仍跟依然健在的許多人保持著聯繫。史蒂芬·安布羅斯在他的書里把我們稱做“兄弟連”。其實,我們相互關心、相互保護,一同歡笑,一同痛哭,比親兄弟還要親密。我們像孿生兄弟,一人有事,大家感同身受。
安布羅斯寫完《兄弟連》之後便著手寫下一部書,是部鴻篇巨製:《D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高潮之戰》,為此,他要清理一下書桌、地板。他的清理方法就是把他寫《兄弟連》時所獲得的所有當事人的回憶錄裝了一大箱,寄給了我。我的家便成了這些回憶錄的儲藏室。我用了整整一個冬天來整理這些材料,完善和補充我本來就有的士兵檔案。按照他所用的章節,安布羅斯把材料粗粗地分成幾摞,所以要從中找出關於每個士兵的回憶,我必須做大量的整理和閱讀工作。
在閱讀的時候,我發現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由於篇幅所限沒有寫入《兄弟連》。我當時覺得,現在我還是這么想,這些故事被“埋沒”是件憾事。《兄弟連》出版之後,特別是由湯姆·漢克斯和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電視連續劇上演以後,洪水一般的書信向我湧來,有人提問題,有人想了解更多的故事——從我這裡或者從其他的戰士那裡。
來信渴望了解更多故事的人是那么多,而且來自世界各地,我覺得唯一可以滿足大家要求的辦法就是寫出這本書。我不管是閱讀讀者來信,還是出去講演,聽到的呼聲都是:“再講!再講!”我不可能給所有的人都寫回信,也不可能同所有的人直接對話。不過有那么一封信,不僅言簡意賅地道明了我和戰友們的故事產生如此廣泛影響的原因,也說出了我的心聲:“艾森豪、巴頓、蒙哥馬利等將領以及羅斯福總統和邱吉爾首相都是世界舞台上的巨人。而在我看來,你和你的戰友們卻不同。你們出生的城市,你們的身世,你們到過的地方跟我一樣。你們的經歷和遇到過的問題跟我一樣。你們的勝利與其說是能力和才幹的勝利,不如說是個人性格的勝利。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你和你的戰友們缺乏才幹和能力,而是說我能夠理解和認同你們的才幹和能力。我可能永遠也不能像邱吉爾那樣出口成章,也不可能像巴頓那樣雄心勃勃。但是我可以像E連那樣緘默堅毅。我可以當指揮官;我可以忠誠不渝;我可以成為一名不錯的戰友。這些都是你和你的戰友們在最惡劣的條件下展示的品質。當然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也可以做得像你們一樣好。”
還有一位年輕人從英國來信說: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什麼特殊的聯繫,“家族裡面沒有什麼有趣的戰爭故事,也沒有親戚英勇戰死”。然而這場戰爭深深地吸引了他。一天夜裡,他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反映“兄弟連”的紀錄片《我們孤膽,我們並肩》,竟致淚流滿面。在給我的信中,他試圖表達對E連戰士們的感激之情:“我與你本人以及像你一樣的人素昧平生,怎么會被你們的事跡所感動呢?是因為你們不怕犧牲為像我一樣的年輕人贏得今天的世界,從而贏得了我的尊重嗎?你每天都眼睜睜地看著戰友們中彈倒下或被炸得粉碎,第二天早上起來你卻仍能義無反顧地面對同樣的噩運,是你的勇氣令我敬畏了嗎?死去戰友的靈魂在看著你們將怎樣生活,而你和你的戰友竟能在戰後重返相對正常的生活,也許是這一點令我頗感著迷吧!”
年齡不饒人啊,這是我最後一次陷入戰地記者厄尼·派爾所謂的“戰火兄弟情”之中了,我想用講出“不為人知的故事”的方式來告慰我的戰友們。其中許多故事的主人公已經離我們而去,對於他們和他們的家人,我想不出有什麼比這更好的遺產。最為重要的是,我想與在今天和未來都必須做出艱難抉擇、冒著生命危險捍衛自由的領導者們一起分享我的個人回憶,希望我的經歷能為他們提供借鑑。就本質而言,回憶錄是非常個人化的。在一次戰鬥中,一個士兵只能說出他對自己陣地的回憶。因此,士兵和士官的回憶通常會完全忽視軍隊尚有一條指揮鏈,而這條指揮鏈確實發揮著不小的作用。士官的回憶錄往往忽略軍隊里有中尉這樣一個事實。有時候,他們會提及連長;提到營長的則很少。可是絕大部分回憶錄從不提及營、團、師的參謀人員,好像他們根本就不存在。通常這些士兵似乎只受團長指揮。
在構思的時候,我時刻不忘儘量避免犯上述過失。我的回憶是以我保存下來的作戰日記和在戰爭期間寫的書信為基礎的。我將這些材料與當時的作戰報告進行了比對。儘管我也用到了不少與史蒂芬·安布羅斯相同的素材,我的回憶錄中還是包含了許多未公開的資料。我真誠地希望我的這些回憶能有助於各位在動盪不安的世界裡找到自身的一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