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親愛的](/img/4/067/nBnauM3X3QTMyEjN1EDMyMTMwUTMwcTOykzMyQTNwAzMxAzLxA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為了找回自己的兒子,他們倆運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過網際網路尋找、在大街小巷上貼了成千上萬張尋人啟事、給予承諾讓自己兒子安全回來的人報酬等等。不過,這一切並沒有讓田鵬回家,反而讓不法之徒找上門來,令兩人的情況雪上加霜。
長年累月沒有結果的搜尋,夫妻兩人心靈交瘁,唯一讓他們稍感安慰的是,他們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幾個與他們有類似經歷的家庭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三年後,夫妻兩人跋涉千里穿州過省,終在偏僻村落的一戶人家中,看到一個像極兒子的身影。通過孩子額頭上的一個疤痕,他們終於確定他正是自己丟失的兒子。但是,孩子卻對一個農村婦人李紅琴(趙薇飾)喊著“媽媽”。
李紅琴對事情的發展同樣費解,她堅稱自己並不知道孩子是拐賣來的。她只知道,這孩子是自己亡夫留下來的。經過了警方的DNA鑑定,一家人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深圳,這時候的小田鵬,已經6歲了。然而故事卻並沒有圓滿結束。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李紅琴 | 趙薇 | 人販子老婆 |
田文軍 | 黃渤 | 魯曉娟前夫 |
高夏 | 佟大為 | 落魄律師 |
魯曉娟 | 郝蕾 | 田文軍前妻 |
韓德忠 | 張譯 | ---- |
樊芸 | 張雨綺 | ---- |
劉向東 | 余皚磊 | 派出所所長 |
秦浩 | 張國強 | 魯曉娟現任丈夫 |
田鵬 | 朱東旭 | 楊吉剛 |
小田鵬 | 周品睿 | ---- |
楊吉芳 | 李一情 | ---- |
福利院院長 | 黃建新 | ---- |
職員表
出品人: | 王長田、陳可辛、覃宏、張強 |
---|---|
製作人: | 李曉萍 |
監製: | 許月珍 |
導演: | 陳可辛 |
編劇: | 張冀 |
攝影: | 周書豪、楊振宇 |
配樂: | 高世章 |
剪輯: | 許宏宇 |
美術設計: | 孫立 |
服裝設計: | 吳里璐 |
角色介紹
![]() | 李紅琴 演員趙薇 一個失去孩子,卻不甘心向命運屈服的農村母親。具有傳奇般的遭遇和複雜激烈的內心情感,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艱辛、非常執著。 |
![]() | 田文軍 演員黃渤 一位悲情父親。孩子丟了,他苦苦尋找三年,好不容易找到了,卻換來“相見不相識”的揪心事實。 |
![]() | 魯曉娟 演員郝蕾 田文軍的妻子,兩人婚姻破裂,唯一剩下的聯繫就是孩子,但孩子卻走失了,這讓魯曉娟幾近崩潰。 |
![]() | 高夏 演員佟大為 一位落魄律師,在李紅琴孤立無援的時刻,他的出現才這個農村媽媽有了救命的稻草。 |
![]() | 韓德忠 演員張譯 韓總,富商,尋親互助團體的負責人,找尋那些失蹤的孩子們的人們中最積極也最堅定的代表。 |
音樂原聲
主題曲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備註 |
---|---|---|---|---|
《親愛的小孩》 | 楊立德 | 陳復明 | 趙薇、佟大為、黃渤、郝蕾等 | 主題曲,原唱蘇芮 |
《隱形的翅膀》 | 王雅君 | 王雅君 | 眾主創 | 宣傳曲,原唱張韶涵 |
幕後花絮
1、《親愛的》是趙薇繼《致青春》後以演員身份重回到大銀幕的首部作品。
2、該片中趙薇全片都是用蕪湖方言說的台詞,而趙薇正是蕪湖人。
3、這是導演陳可辛和編劇張冀繼《中國合伙人》之後再度聯手。
4、黃渤在劇組裡第一次見到趙薇時,是一場趙薇帶著上百個村民追自己,形態真像村裡的,不過黃渤又補充說扔到村里也是村花級別的。
5、有場戲張譯要摔倒趙薇,結果總被趙薇撂倒。
6、片中張譯扮演的那位父親,雖然在電影中放棄了尋找自己的孩子,但是在現實里,他至今仍在尋找。電影的最後,放上了一張他孩子的照片,這位父親希望把自己的電話一併公布,“萬一有人能看到呢?”
7、導演陳可辛不希望演員被人物原型形象“束縛”,所以安排演員們在影片拍攝結束之後才和真實人物見面。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親愛的](/img/a/174/nBnauM3XwgTOzIDM3MDMyMTMwUTMwcTOykzMyQTNwAzMxAzLzA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夫妻二人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在得知要拍攝這樣一部沉重又具意義的社會題材的作品時,張譯還沒看劇本就決定出演。
張譯與陳可辛導演再度合作,彼此信任,很有默契。張譯表示,首先是發自內心的被影片中的親情,以及人性方面的東西所感動,尤其是影片關注社會問題,很具有現實意義,所以在沒看劇本的情況下就決定出演。
影片更名
影片之所以會從先前的《親愛的小孩》更名為如今的《親愛的》,是因為很多人對《親愛的小孩》簡稱《小孩》,會讓人以為這是個兒童片,再加上大家在劇組裡拍戲每天都互稱親愛的,也因此決定省略片名。
趙薇補充道:如今的片名更加大氣,而且影片中小孩戲沒有大人戲多,大人唱主角,孩子是隱藏在影片裡的。黃渤則以他的方式總結說:因為小孩丟了,所以只剩下親愛的了。
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 備註 |
---|---|
2014年8月28日 | 威尼斯電影節全球首映 |
2014年9月26日 | 正式上映 |
票房信息
截止日期 | 票房(人民幣) | 備註 |
---|---|---|
2014年9月26日 | 1200萬票房 | 首日(六個小時) |
2014年10月4日 | 2億 | 獲國慶最佳好感度電影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 | 獲得者 | 備註 |
---|---|---|---|
2016 | 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 | --- | 提名 |
2015 | 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 趙薇 | 獲獎 |
2015 | 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 黃渤 | 提名 |
2015 | 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編劇 | 張冀 | 提名 |
2015 | 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 | 陳可辛 | 提名 |
2015-5-9 | 第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 | 《親愛的》 | 獲獎 |
2015 |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 《親愛的》 | 提名 |
2015 |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 趙薇 | 獲獎 |
2015 |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黃渤 | 提名 |
2015 |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 張冀 | 提名 |
2015 |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 陳可辛 | 提名 |
2014 | 第5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 趙薇 | 提名 |
2015 |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 | 張冀 | 獲獎 |
2015 | 第2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 | 趙薇 | 獲獎 |
2014 | 第10屆中美電影節年度最佳女主角 | 趙薇 | 獲獎 |
2015 | 第3屆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 | 《親愛的》 | 獲獎 |
影片爭議
2015年3月,《親愛的》女主人公原型高永俠說看了以她的故事為模板拍攝的電影《親愛的》,她感到很難受,要告製片方侵權,希望製片方能公開說明電影中哪些情節是虛構的,哪些是真實的。
影片評價
正方觀點
真實感人
![親愛的](/img/f/8a5/nBnauM3X3IDMxITM1AjMyMTMwUTMwcTOykzMyQTNwAzMxAzLwI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造型演技
電影本身,劇情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多讓人意外的地方,丟孩子《親愛的》劇照和找孩子的細節,大家平時在新聞里都看到很多。
比較特別的設計是,在片中飾演一對離婚夫妻的黃渤和郝蕾,在丟了孩子後,找到了一個由張譯、張雨綺飾演的夫婦領導的一個由丟孩子父母組成的“互助組織”,大家互相鼓勵支撐,共同尋子,成為了電影的一抹亮色。
整部電影前一半時間,幾乎成為黃渤尋子的獨角戲。草根出身的黃渤,把這個開著小賣部、妻子跟有錢人走了的中年loser,徹底給演活了,每個表情、動作都令人心酸鼻酸。當黃渤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孩子之後,在影片後半段,重心轉移到了另一位主演趙薇的身上。
丟孩子的家庭很痛苦,而當孩子被解救之後,後來收養孩子的家庭也等於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這是影片在“打拐”之外,著重想給觀眾們展現的未知世界。這個世界的主角,是全素顏出鏡、穿著土氣衣服、留著亂糟糟短髮的“村婦”趙薇。
觀眾跟隨黃渤一路積攢下的對丟孩子的傷痛、對人販子的痛恨,在此刻,卻被同樣深愛著孩子、因不願與孩子分開而陷入痛苦中的“繼母”趙薇給逆轉了:看似一個悲劇的解決,卻成了另一個悲劇的開始。
除了黃渤和趙薇之外,郝蕾、張譯、佟大為等其他主角也都奉獻了感人的演技,而且因為展現了自己在面對孩子時的“人性光輝”,而讓這些平時高高在上的明星們,顯得尤其可愛可親,這就像大家看《爸爸去哪兒》,會喜歡上裡面的爸爸們一樣。(騰訊娛樂評價)
反方觀點
《親愛的》從頭到尾都在努力討好觀眾,極力地煽情以期觀眾潸然淚下。但是,用力過猛的陳可辛讓這部電影變得更像一部電視劇。而劇情的複雜程度和內容的豐厚程度,應該要拍到《甄嬛傳》的集數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催淚。
或許是陳可辛對於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用情至深,不管是四處尋子的黃渤、郝蕾,還是偷偷帶大孩子的趙薇,或者是充滿故事的尋子男張譯,都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以及自身的無奈,這也讓整部《親愛的》隨時隨地都在迎接著人物的高潮。
133分鐘的時長注定了電影無法承載太多的故事和情感。因為無論是黃渤、郝蕾,還是趙薇、張譯,他們所出演的角色,他們的故事以及故事激發的情感上的共鳴,都足夠撐起一個完整的作品。
但是,在《親愛的》里,他們卻不得不弱化自己,遷就別人的需求。這樣的遷就,讓原本可以豐滿的人物變得有些失真,甚至於當其中某個角色大肆咆哮時,本應爆發的情感無法直接傳遞出來、讓觀眾產生共鳴,反而像一記打到棉花上的重拳,讓一切工夫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