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魯國

不料得勝回朝後,康熙卻火燒少林寺,屠殺僧人,僥倖逃脫的五個和尚歃血盟誓“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為死難者報仇。
北京的清宮檔案庫里,收藏著一本嘉慶十六年,清政府在廣西東蘭州姚大羔家查獲的天地會《會薄》。《會薄》中記錄了天地會創立的一段悲壯歷史,這就是著名的“西魯故事”。
有人認為西魯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在“反清復明”的情緒下杜撰出來的國家。
音近羅剎,考慮到江湖中人不立文字,把俄羅斯當成西魯國也是可能的。從清和俄國交戰的時間上看,也是這個時間。
魯——周代魯國有二,其一在河南魯山縣,人稱西魯,為武王始封周公之魯,亦伯禽始居之魯;其二在山東曲阜,原商代奄國之地,人稱東魯,系周公東征踐奄之後,成王再封伯禽之國。
西魯:歷史悠久,夏商時已存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曾為夏孔甲飼養龍魚的劉累,為了躲避孔甲而遷居魯縣。《逸周書·殷祝解》說夏桀也曾徙於魯。商代甲骨文也有卜問"魯受年"之類的卜辭。西魯可能是夏商時的一處重要方國。周初姬姓魯國在魯山一帶立國約一二十年,到成王封國時,西魯遷移山東,魯國之名也隨之而去。但是,魯作為地名在當地一直保留至今。
東魯:是周初周王朝控制東方的最重要侯國之一,由周公子伯禽替父就封,統轄山東東南部地區。西周時期,魯國對穩定周王朝起了很大作用。春秋初期,魯國為東方強國,曾多次戰勝齊、宋等國,且不斷侵襲杞、莒等小國。春秋中期之後,社會變革,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三桓當政,君權削弱,君臣鬥爭不斷。戰國時國力已衰弱仍多次與齊國作戰。前249年,避秦東遷的楚國滅了魯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