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聯新村

西樵聯新村(摘自《西樵山旅遊度假區山志》) 位於西樵山旅遊度假區北部,東與沖南村接壤,南與民樂村,西與百東村隔涌相望,北與大岸村和華夏村毗連,轄區面積3.7平方公里。聚落沿官山涌至民樂涌東岸呈條塊狀分布。

基本信息

村內地勢平坦,水源豐富,適宜農耕。主產稻穀、塘魚、蠶繭、甘蔗。清代,蠶桑興盛,村民改營絲織業,並辦有家庭作坊式的繅絲及織造紗綢等手工業。在莘村,織機房、放機鋪、曬地、銀鋪、商鋪,相鄰比櫛。興旺一時。1956年,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家庭作坊的絲織業亦成立“群力”、“聯興”兩個絲織生產合作社。1958年,併入地方國營絲織廠。1962年,轉制為南海絲織二、三廠。改革開放後,村辦工業、民營企業發展迅速,紡織業、陶瓷業成為村的經濟支柱,先後伴有漿紗廠、化纖廠織造廠、陶瓷廠。1989年至1993年,由聯新獨資和合資興辦的有染整廠和陶瓷廠工5家。轄區內有織布廠400多加,規模較大的有10多加,主產低彈尼龍、仿絨、西裝面料、牛仔布家。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屬鼎安都。同治年間屬江浦司。民國時期屬雲津堡崇德鄉。建國初仍屬崇德鄉。1953年土改結束後,元崇德鄉分為崇北、崇中、崇南三個鄉,境域革莘村、愛群村、北塱村、鵝湖村、鵝湄村、符村劃入崇中鄉。1954年夏,革莘村(革新、愛群)劃入華夏鄉。1956年合作化時期,革新村、愛群村成立愛新合作社,時屬華夏鄉。五聯村、南新村成立五聯合作社,時屬崇中鄉。“大躍進”開始,愛新社與大岸社成立大新農莊。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革新村和愛群村(愛新村)時屬華夏為華星大隊,而北塱、鵝湖、鵝湄、符村(無聯社)劃入民樂農場(大社)。1961年8月,調整社隊規模,革新村和愛群村建立愛新大隊。五聯村、南新村建立聯新大隊。時屬民樂公社。1963年2月,撤區並大公社,愛新大隊和聯新大隊合二為一,稱為聯新大隊,隊址設在鵝湖村蠶房。1983年底,撤銷人民公社建制,原大隊改置為聯新鄉。1985年10月,新鄉址建成,位於北塱村高家渡頭邊。1986年11月改為行政村。1989年6月,改為管理區。1999年5月,設立聯新村民委員會。

1978年有農業戶629戶,2624人。耕地總面積3182畝,其中禾田1515畝,魚塘956畝,桑地410畝,甘蔗200畝,旱地101畝。是半糧半經濟作物大隊。總收入100.3225萬元,其中農業收入41.3978萬元,社員年人均收入242元。

2002年底,戶籍1151戶,3839人。農業用地面積2329.40畝。經濟總收入84300萬元。其中:工業收入82300萬元;農業收入1000萬元;人年平均收入7925元。下轄革新、愛群、北塱、鵝湖、鵝湄、南新6個自然村。

革新村 曾名低地莘村。元至正二十五(1365年)開村。土地改革時更名為革新村。位於聯新村委員會北部。東北與大岸村接壤,東南與愛群村相鄰,西南與民樂程家、百東吉贊村隔涌相望,西北與華夏村接界。有4個村民小組。聚落沿民樂二橋由南向北至華夏村成條狀分布,坐西朝東。建築物為磚木、磚混各半結構。面積0.85平方公里。民樂涌按南至西北走向,從村西部通過,南可達官山涌,西北可達華夏村至三水區。聯新大基路按南至西北走向,可達大新路及官山圩,西北可達華夏村;樵華路按東南至西北走向,從村北部通過,東南可達官山圩,西北至華夏村。農業主產四大家魚、桂花魚、加州鱸魚。工業主要有紡織(面料、牛仔布料)、陶瓷(高級地磚、瓷片磚)。圩市靠近民樂圩和聯新三聯市場。祠堂有4座,其中陸家祠在海邊,土改時拆。1993年在村內新建莘村陸家文化樓一座;潘家祠於1999年在原址重建;潘家祠原址海邊,1957年拆,1997年在村口新建潘氏宗祠一座;村原張氏大宗祠一座。廟2座,原猴王廟於2002年建民樂二橋時拆,存天后廟一座。合作化時建立愛新農業生產合作社。2002年底,戶籍258戶,889人。村民姓氏有潘、張、陸、陳、方、餘6姓,其中潘姓109戶,376人。

愛群村 曾名莘村、荔枝園。明建文元年(1399)開村。1952年土地改革時得名。位於聯新村委員會北部。東北與大岸村接壤,東南與北塱村毗鄰,西南與民樂潘家村隔涌相望,西北與革莘村接界。有3個村民小組。聚落沿荔枝園至民樂二橋成條狀分布,坐西朝東(其中陳家三隊坐南朝北)。建築物位磚木、磚混各半結構。面積0.65平方公里。民樂涌按東至西走,從村西部通過,可達官山。聯新大基路按東南至西北走向,南接北塱村,可達官山圩,西北至民樂二橋及革新村。樵華路按東南至西北走向,從村東北部通過,東南可至官山圩,西北可達華夏村。農業主產四大家魚、桂花魚、加州鱸魚。工業主要有紡織(面料、牛仔布料)、陶瓷(高級地磚、瓷片磚)。圩市靠近民樂圩和聯新三聯市場。祠廟有梁氏宗祠、陳氏宗祠、潘氏宗祠、土地廟和天后廟。合作化時建立愛新農業生產合作社。2002年底,戶籍218戶,676人。村民姓氏有梁、潘、陳、羅、葉5姓,其中梁姓86戶,269人。

北塱村 清光緒年間(1892~1911年)開村。村民從南莊等地遷來聯新北面,並在塱面塘基搭棚居住而得名。位於聯新村委員會東北部。東北與大岸村接壤,東南與鵝湄、鵝湖村為鄰,西南與民樂海邊梁隔涌相望,西北與愛群村接界。聚落沿村委員會駐地至荔枝園呈零星狀分布,坐北朝南。建築物為磚木、磚混各半結構。面積0.65平方公里。民樂涌從聯新村委員會至荔枝園按南至北走向,從村西部通過,南可達官山涌,西北可達華夏村至三水;村中有條正丫涌接通鵝湖村。民樂涌邊的聯新大基路從南至西北走向,南可達官山圩,西北可達華夏村,從村西邊通過;樵華路按東南至西北走向,從村中部經過,東南至官山圩,西北可達華夏村。農業主產桂花魚、加州鱸魚。工業主要有紡織(面料、牛仔布料)、陶瓷(高級地磚)。圩市靠近民樂圩和聯新三聯市。合作化時建立崇中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1997年,在村中新建北塱文化樓一座。2002年底,戶籍236戶,798人。村民姓氏有黎、陳、冼、吳、何、梁、麥、潘、羅、黃、周、譚、盤、高、馮、林16姓,其中黎姓34戶,130人。

鵝湖村 明景泰三年(1452年)開村。開村人叫高繡嶺,在此地樣鵝而得名。位於聯新村委員會東部。東北與崇南大塘寮村相鄰,東南與崇南(工業園)羅家村連線,西南與鵝湄村,西北與北塱村接界。有2個村民小組。聚落沿聯新十字橋八米新涌至北塱村呈塊狀分布,坐北朝南。建築物為磚木、磚混各半結構。面積0.6平方公里。八米新涌從十字橋至北塱村按南至北走向,從村東北部通過,可達崇北村。村前有一條南便、北便涌,東接八米涌達大岸村,西南可達符村接竇,至十字橋安西至東走向,從村南部通過,東可達崇南接樵金路。村中小路向西走向接通樵華路。農業主產四大家魚、桂花魚、加州鱸魚。工業以紡織(面料、牛仔布料)為主。圩市靠近民樂圩和崇南市場。原有4座祠堂,2座炮樓、2間廟,其中鵝湖高氏祠堂3座,第一座開村後建在村的東面塘邊,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被洪水衝垮;第二座於鹹豐二年(1852年)建在村西的建君湄洲高公祠;第三座於光緒十九年建在封君湄洲高公祠的東側(稱為高家大祠堂),民國30年(1941年)拆去;第四座是屬賢登何氏,開村後建在村前,公社化時拆去。炮樓2座,屬鵝湖高氏,預防盜賊,一座建在村的東面,1960年底拆去,另一座建在村後(北面涌邊),1961年初拆去。村內有土地廟和北帝廟。合作化時建立崇中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2002年底,戶籍180戶,616人。村民姓氏有高、何、梁、馮4姓,其中高姓146戶,508人。

鵝湄村 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開村。開村人在此地養鵝而得名。位於聯新村委員會東部。東北與鵝湖村,東南與南新村(符村),西南與民樂水巷村隔涌相望,西北與北塱村接界。聚落沿樵華路從符村至北塱村呈塊狀分布,坐北朝南。建築物為磚木、磚混各半結構。面積0.35平方公里。中心涌從符村竇內涌至麵粉廠前通直鵝湖村北便涌,按西至東走向,從村南部通過,可達崇南村。樵華路按南至北走向,從村西南部通過,可達華夏村。村後小路東北至鵝湖村,西面至樵華路。農業主產四大家魚、桂花魚、加州鱸魚。工業以紡織(面料、牛仔布料)為主。圩市靠近民樂圩和康和市場。原有祠堂2座,鵝湄何氏一座;陳氏宗祠一座。有先鋒廟一座。合作化時建立崇中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2002年底,戶籍97戶,327人。村民姓氏有何、陳、潘、黎4姓,其中何姓72戶,247人。

南新村(符村) 元代開村。村內有6大姓氏,符姓最早開村,故稱符村。1953年土改結束時,因村位於聯新(下聯)村南便,改稱為南新村。該村位於聯新村委員會南部。東北與崇南工業園連線,東南與西西樵北張村相鄰,西南與民樂藻尾村隔涌相望,西北與北塱村接界。有2個村民小組。聚落沿民樂涌從聯新油庫至符村成條狀分布,坐北朝南。建築物為磚木、磚混各半結構。面積0.6平方公里。民樂涌從聯新油庫至符村竇按南至北走向,從村西部通過,南邊連線官山涌,北邊至華夏村達三水。民樂涌邊的聯新大基路從聯新舊油庫至符村竇按南至北走向,從村西部通過,西可達樵北大閘,北可達華夏村。村西有民樂大橋,村中小路連線樵華路。農業主產四大家魚、桂花魚、加州鱸魚。工業以紡織(面料、牛仔布料)為主。圩市民樂圩和康和市場。祠堂有楊家宗祠、符氏宗祠、張氏宗祠、馮氏宗祠、劉氏宗祠和林氏宗祠。有觀音廟和天后廟。合作化時建立崇中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2002年底,戶籍162戶,553人。村民姓氏有符、張、劉、林、楊、馮、梁、李、丁9姓,其中張姓51戶,167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