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西安市關岳廟街(今西一路)關岳廟對面,坐南向北。此地原為“宜春原“,清末固原提督張志行(蒲城縣人)之子張少雲愛好二簧,購地建築室內劇場,以演二簧為主。民國五年(1916),軍閥陸建章督陝時整修,裝置了西安最早的轉台,作為京劇演出場所。民同六年賣給易俗社。該社又對原舞台進行改造修葺。由當時陝西督軍陳樹藩書題“易俗社”牌名。“宜春園”始更名為“易俗社劇場”,成為陝西最早的現代化劇場之一。劇場由前廳、觀眾廳(含樓座)、舞台、演員化妝室組成,磚木結構。設座席九百零四位。
劇場規模
舞台為鏡槓式,台口寬十三米。高八米。總進深十七米。舞台空間高度十二米,上下場門附台面積十四平米,演員化妝室三十平米。1956年後,增施現代設備,台上燈光設備有四十三路可控矽操光台一台,聚光燈四十台,新式聚光燈三十六台,鏇轉式幻燈十台,雲燈十五台,追光、造型、八格條燈備四台,紫外線燈、平閃燈、自動換色器各一台;音響設備有五百瓦主放機、五十瓦與八十瓦擴音機各一台,控制放大機兩台,並置有大幕、二道幕、三道幕和天幕,備有布景吊桿八道。電源總負荷量為十二萬伏。
該劇場長期為陝西易俗社(今西安易俗社)固定演出場所。自其建成後秦腔正式進入劇場演出,三十年代的現代燈光布景也首先在這裡出現。首場開台演出的是孫仁玉的《復漢圖》前本。現為陝西戲曲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歷程
西安易俗社劇場,經歷了百年的蹉跎歲月,它是跨越了一個世紀的經典,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時至今日,這座百年古老劇場終於迎來了新生。隨著試營業的開幕,西安易俗社劇場將以新裝從2011年開始上演一個全新的時代經典。從清朝末年建成開始,經過護法運動、西安事變、抗日戰爭等戰火的洗禮,在魯迅、張學良、楊虎城、毛澤東、周恩來、習仲勛等歷史人物的好評中,易俗社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個世紀。百年來,易俗社劇場上演的一段段歲月詩畫,使享有“中國多種戲曲的鼻祖”之稱的秦腔被世人所熟知,使秦腔“中國戲曲活化石”的美譽傳播四方。
斗轉星移、歲月如梭,唱不盡的戲曲人生,演不完的悲歡離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易俗社劇場曾經歷了三度較大規模的整修才屹立至今。據介紹,第一次是在購買初期,劇場重新改建了舞台,因演出場景變換的需要設計安裝了轉台,這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第二次是上世紀60年代初,市政府撥專款重修劇場。第三次是1992年,市政府對易俗社劇場進行了改建。最大的變動是將原來的門樓移至劇場的西邊,使劇場矗立在西一路的街面上,讓人一眼就能看到這座古樸凝重的老式建築。
1983年,易俗社劇場被列為“西安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易俗社劇場分別被列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易俗社劇場分別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6月,西安秦腔劇院全面完成了事轉企改制工作,成立了西安秦腔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與旅遊業緊密結合,大力開拓演出市場。2010年,在曲江新區管委會和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西安秦腔劇院(曲江)有限責任公司又以重資對劇場進行了維護和翻新。百年古老劇場因此煥然蝶變,這隻蹁躚輕舞的蝴蝶燦然破繭新生。
重新修復的西安易俗社劇場擁有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整棟建築古樸典雅、富麗華貴。走進劇場,那長方形的格子窗、屏風式的雕花大門、暗紅色的圓柱,高大的歇山屋頂、古樸尊貴的嵌地金磚……讓人感覺光陰迴轉,仿佛看到了當年那人潮湧動的演出場面。劇場兩側走廊的文化展訴說了這100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陳舊的秦腔樂器仿佛在彈唱著曾經的那段歲月之歌。與此同時,通過動態的液晶展示屏所展示的照片,我們還可以感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易俗社的秦腔情緣。
西安易俗社劇場具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傾注著幾代三秦人的心血和感情。輝煌的過去注定了與眾不同的未來,匯聚了如此深厚的內涵,我們相信百年易俗社劇場將會為新時代演奏出全新的鏇律。
魯迅的秦腔緣
《魯迅日記》:“晚晴。赴西車站晚餐,餐畢登汽車向西安,通行十餘人,王捷三招待。”1924年7月7日,新文化運動的領軍者——魯迅坐上了去往西安的汽車,開始了他為期近一個月的西行講學之旅,並在日記中記錄了這次旅途。然而讓魯迅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西安之行不僅結識了眾多文壇友人,也使自己與秦腔結下了不解之緣。
連看三天
連續三天在易俗社看戲
魯迅多年任教、講學,並在當時國民政府的教育部、社會教育司里做過擔任過職務。而在當時,戲劇本就屬於這個部門管轄。因為職務的需要和興趣的原因,魯迅對中國戲曲情有獨鍾。秦腔是中國多種戲曲的鼻祖,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活化石”。魯迅來到西安,怎能錯過這個欣賞“秦風秦韻”的大好時機。
魯迅到達西安,起初還並未對秦腔在意。在開始的三天裡,他在講學之餘,游碑林、購古董,饒有興趣地開始了自己的古都探索之旅。
魯迅受邀來到西安易俗社劇場看戲。對於這位文壇巨匠的到來,易俗社拿出了自己的看家好戲《雙錦衣》,演出了全本的上半部分。該戲是著名秦腔編劇呂南仲根據《宋史紀事本末》創作而成,並於1920年在西安易俗社劇場首演。劇中秦腔角色齊全,生、旦、淨、醜一一亮相。魯迅先生觀後意猶未盡,第二天又來到這裡觀看了下半部分。
自此,魯迅先生便喜歡上了這種流傳了上千年的古老藝術,並於第三天,也就是7月18日,第三次來到了易俗社觀看了《大孝傳》。過足戲癮的他在當夜的日記里滿懷高興地寫下了“月甚朗”,以表達自己的心情。一周之後的7月26日,在他的學生王捷三陪同下,魯迅又一次來到了易俗社劇場,觀看了《人月圓》。據當時陪同魯迅一同看戲的學生,也是當時被稱為“副刊大王”的孫伏園回憶說:“魯迅先生過去就喜歡戲劇,有欣賞戲曲的能力,因此對易俗社演出的這些節目很感滿意。他每次看完演出後,總是給予好評,他感到西安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而能有這樣一個立意提倡社會教育為宗旨的劇社,起移風易俗的作用,實屬難能可貴。”
贈匾題字
贈匾題字“古調獨彈”
1924年8月3日,也是離開西安的前一天,魯迅在收到講課費200圓後,本就不富裕的他慷慨地拿出50圓捐給了易俗社,以幫助解決易俗社的戲曲學校和戲院的經費困難。晚上,時任陝西省長的劉鎮華在易俗社劇場為魯迅一行人設宴餞行,這也是魯迅最後一次來到易俗社觀看秦腔。孫伏園回憶說:“那期間,適逢易俗社成立的十二周年,魯迅先生為了對易俗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親筆題‘古調獨彈’四字,製成匾額一塊贈給易俗社,匾額上除魯迅先生以周樹人的名字署名外,還有我們同行的其他學者多人。今日看來,此匾乃是很有紀念意義的實物了。”
魯迅先生在社教司工作時,對於外地編演的好劇本,總是要派人去看戲或者要劇團把劇本送到教育部審閱,以便介紹推廣。他在易俗社看到了1920年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會獎給易俗社的金色褒狀。這個褒狀的獎給是和魯迅自己在教育部門任職時重視戲劇改革有關的。
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魯迅五次在易俗社劇場觀看秦腔,結下了非一般的情緣。時至今日,“古調獨彈”匾額依然懸掛在易俗社劇場前廳,成為那段時光的唯一紀念。1996年,文化部組織的“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周年”活動中, “古調獨彈”的題詞出現在北京吉祥劇院的那一刻,現場如雷的掌聲再一次印證了魯迅先生不但對易俗社、對秦腔情有獨鍾,更折射出了易俗社精神內涵與新文化運動思想的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