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在建築工藝系開設的“混凝土及建築製品工藝”專業。學院目前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工程及礦物資源工程3個本科專業;擁有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環境材料、建築材料、安全技術及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等6個工學碩士點;擁有材料工程、礦業工程和材料學3個工程和高教碩士點;擁有材料學、環境材料和建築材料3個博士點;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和陝西省“名牌專業”。

簡介

概述

材料學院現有教職工9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1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29人,此外還聘有一大批國內外材料學科的專家學者為學院兼職教授。學院下設粉體工程研究所、高溫陶瓷研究所、建築工程材料研究所、材料科學研究所和勞動安全衛生研究所、礦物資源工程研究所6個具有教學、科研和技術服務等職能的實體研究所。擁有國家乾法水泥迴轉窯預熱預分解技術研究推廣中心、教育部生態水泥工程中心、陝西省新型乾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水泥新技術推廣中心、國家建材甲級設計院、陝西省建築工程材料質量檢測中心。萊鋼集團、陝西堯柏集團、陝西聲威集團、河南海格爾集團、西安秦翔科技、北京東方建宇等企業在該院設立了工程研究中心。學院擁有材料與礦物標本陳列館,是展示學校辦學特色的四個校辦展覽館之一。河南濮耐高溫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東方建宇混凝土科學技術研究院、格雷斯中國有限公司、廣東奔朗超硬製品有限公司分別在學院設立教育獎學金。

科研成果

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新型乾法水泥工藝理論與技術、粉體工程、新型超細粉磨技術、工業廢棄物資源化、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陶瓷基複合材料製備技術和新型功能耐火材料研製等研究方向。發表學術論文450餘篇,出版專著7部,教材10餘部。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省部級獎20餘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1項,科研經費年均1000萬元。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挪威科技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本科教學

學院一貫重視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注重實踐環節教學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本科生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不斷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文明養成教育,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學院重視就業工作,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6年均在96%以上,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和歡迎。向國內外知名院校輸送了一大批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

薛群虎院長 薛群虎院長

薛群虎,男,漢族,1953年出生,陝西華陰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負責學院全面行政工作。

二十多年來,薛群虎教授一直從事高溫結構材料教學科研工作,主要從事玻璃工業用電熔耐火材料、冶工業用耐火材料研究及耐火材料廠工藝設計。先後招收培養研究生21人,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國家“六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4項,主持完成(在研)省部級項目3項、教育廳產業化培育項目1項,橫向項目多項;主持完成了耐火材料廠工業設計3項,在核心期刊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出版《耐火材料廠工藝設計概論》及教學講義3部,獲省級科研優秀論文獎、學校教學優秀成果獎、優秀教材獎10餘項。2001年獲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師德標兵榮譽稱號。

黨委書記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程福安,男,1965年12月出生,河南登封人,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學院黨委書記,兼粉體工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業務方面從事水泥預熱預分解技術及水泥機械的技術工作。

副院長

段鋒,男, 1970年5月出生,陝西戶縣人,副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分管學院的紀委、工會以及學生工作,專業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李輝 ,女,1971年07月生,河南三門峽人,副教授,現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粉體工程研究所教學科研部部長,主管學院科研、研究生及資料室工作;專業從事粉體工程。

肖國慶,男,1967年10月生,河南靈寶人,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主要負責本科生教學、實驗室管理等工作。

1990年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矽酸鹽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被保送為本校免試研究生;1993年獲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為西安建築來科技大學學術學科帶頭人、高溫陶瓷研究所副所長。

作為課題負責人完成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發表研究論文30篇,其中有8篇被SCI檢索,10篇被EI檢索,獲陝西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主編教材一部。

主要從事新型高溫陶瓷材料的製備及套用研究、高溫陶瓷材料自蔓延高溫合成工藝和合成機理研究。

專業培養

培養目標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學制四年 工學學士)

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較寬的基礎知識面,掌握材料科學基礎理論、生產過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藝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該專業具有科、工、貿並舉,理、工、文、管滲透的特徵,為此下設材料科學、材料工程和材料套用3個專業方向,在培養目標方面各具有側重點。

1. 材料科學:重點培養從事材料性質和新材料的發現、設計、分析和知識等方面研究與套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2. 材料工程:重點培養掌握各種材料一般的生產技術、工藝過程和系統控制等方面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

3. 材料的套用與行銷:重點培養具有材料的套用推廣、流通中的材料管理、性能檢測、商務活動等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專業內容

主要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材料生產工藝及設備的基礎知識,掌握其組成、結構與性能的關係。具有材料生產、改進和研究、開發新材料的能力。針對三個專業方向、專業內容分別側重於:

1. 材料科學:掌握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和一般製備工藝,培養材料基本理論研究、新材料的開發與分析能力。

2. 材料工程:具有掌握多種材料的生產、工藝過程和系統控制的能力。

3. 材料套用與行銷:掌握材料在套用推廣、流通中材料管理、性能檢測和商務活動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相關能力。

主要課程設定

1. 材料科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材料生產工藝及設備、材料研究與測試方法、計算機在材料中的套用、物理化學、功能材料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材料物理性能、半導體材料、磁性材料。

2. 材料工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材料生產工藝及設備、材料研究與測試方法、計算機在材料中的套用、物理化學、場論、三傳理論、高溫反應工程、過程檢測及控制原理、粉體工程。

3. 材料套用與行銷: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工程基礎、運籌學、物流管理、材料性能與檢測、新型建築材料、消費者行為學、技術經濟學、企業管理學、市場行銷、結構材料、電子商務。

畢業後去向

1. 材料科學:適合於高等院校教學、研究院所新材料開發、企業新產品論證、調研與開發、政府機關產品政策制定與規劃、產品檢驗等。

2. 材料工程:適應於高等院校教學、企業生產組織管理與過程最佳化、科研機構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政府機關產品政策制定與規劃、產品檢驗等。

3. 材料套用與行銷:適合於企業產品的市場行銷、新產品的市場論證、調研與開發方向的組織實施和諮詢、政府機關產品政策制定與規劃、產品檢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