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 成立於2010年12月17日,旨在適應海外優秀人才快速向學校聚集的新形勢,及藉此加快建設世界高水平大學的進程而成立的一所涵蓋物理、化學、生物、生命科學、基礎醫學、材料科學等多門基礎學科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機構。

大學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和 “985”工程建設,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將原西安醫科大學、原陝西財經學院併入原西安交通大學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設有20個學院(部)、8個本科生書院和8所附屬教學醫院。

師資力量

現有校本部在職教職工5635人,專任教師2416人,教授、副教授1500餘人。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1名,其中11名為雙聘院士。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9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5名,“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帶頭人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188名,“千人計畫”31人,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44名。

研究所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 成立於2010年12月17日,旨在適應海外優秀人才快速向學校聚集的新形勢,及藉此加快建設世界高水平大學的進程而成立的一所涵蓋物理、化學、生物、生命科學、基礎醫學、材料科學等多門基礎學科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機構。目標是在較短時間內將前沿院建設成一個具有鮮明學科交叉特色、擁有世界一流研究水準的基礎科學研究院,同時為我國實現科研體制改革的國家戰略目標提供試點和經驗。

作為西安交通大學的“學術特區”,前沿院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管理模式。學校根據發展規劃和工作總體目標為前沿院提供必要條件,前沿院在此基礎上獨立自主開展各項工作。它所採用的和國際接軌的高效科研管理體制,是一套能使前沿院的所有科研人員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創造力和主導作用的管理辦法。該機制將充分發揮國際知名學者的領軍作用,同時激勵青年學者快速成長為“長江”、“傑青”、“青年千人”等國家級人才,並具有國際競爭力,使所有的人都不會受成長空間的限制。其核心就是tenure-track的人事體制以及為每個科研人員配備與其科研水準相關的獨立的物理空間和相應的建設經費的扁平化管理(Flat management)的模式。前沿院為每個科研人員配備相應的實驗室空間和科研平台建設經費,鼓勵其建立獨立的研究小組,方向接近的研究小組可以組成一個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可以置於研究中心內(方向一致時),也可置於研究中心外(不一致時)。

前沿院現已成立了5個研究中心。在籌建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前沿院已經產生了一批驕人的成果,包括多篇發表在Nature, 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no Letters等一流學術期刊論文,其學術成果被國內外媒體廣為報導。前沿院計畫在2013年底前設立10個左右的研究中心以及多個實驗室和研究小組。前沿院的中長期戰略目標是要成為雲集海內一流學者的科研基地,並能夠產生引領相關基礎科學領域的科研成果。

學術特區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前沿院”)主管招兵買馬的戰略室主任孟祥麗博士不曾想到,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裡,前沿院竟然會有如此巨大的發展變化。

450餘份來自全球頂尖人才的求職簡歷,如同雪片般飛進前沿院,而今年前沿院的計畫招聘人數僅為15至20人。而這些求職者,大多都是來自海外的優秀學者。

成立不到一年間,前沿院已邀得海外頂尖人才紛紛加盟,其中不乏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卓敏教授這樣的頂尖學者;學術成果頻頻登上Nature,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國際一流刊物;特別是迥別於傳統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管理體制,讓無數海內外優秀人才將目光緊緊鎖定在這裡。

作為一個涵蓋物理、化學、生物、生命科學、基礎醫學、材料科學等多門基礎學科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機構,前沿院成為西安交大設立的首個“學術特區”,它享受特殊的政策、資金和體制保障。

消除行政色彩

前沿院首任院長任曉兵教授並不是學校任命的,而是由前沿院各箇中心主任選舉出來的。

在這裡,院長、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及其負責人、中心主任都是通過提名和無記名投票民主選舉產生的。前沿院計畫在2013年底前設立10個左右的研究中心以及多個實驗室和研究小組,目前已有7位中心主任到位。而每一位新聘的中心主任,都必須得到全部現有中心主任的同意。

成立之初,前沿院不惜重金在全球範圍內“招兵買馬”,為的是尋找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學術精英。目前已有10多名優秀的海外青年學者成為這裡的第一批專職科研人員,預計年底會達到15~20名,到2013年底科研隊伍總人數將達百人。

每一個進入前沿院的人都必須經過嚴格選拔,其過程是完全平等、民主的。由國際一流學者組成的遴選委員會進行一個半小時的面試,要求候選人介紹自己的主要成果並能“抵擋住”委員會的苛刻提問。

“前沿院最重視的是能力和學術成就,以及是否敢於接受挑戰的精神,光有好的學歷背景並不能保證被錄用。”孟祥麗說,曾有一位應聘者擁有極好的學歷背景,但他幾乎沒有什麼學術成果,所有中心主任看過簡歷後均投了反對票。

前沿院實行的是徹底的集體領導制。所有重大決策及政策都必須經過學術委員會集體討論後才能執行,意見不一致時需通過辯論,還不能一致時則需通過無記名投票最終決定。為此,前沿院特地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了一個“電子投票箱”,保證所有委員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行使自己的權利。

最近,任曉兵院長提出的一項動議在無記名投票表決後因未獲得學術委員會的大多數贊成票而被否決。在學術委員會主任王雲志教授宣布了投票結果後,任曉兵給大家的郵件中寫道:“感謝大家維護了前沿院的民主。”

打破鐵飯碗 引入競爭機制

任曉兵常常把前沿院的工作比喻成“有紅燒肉的瓷飯碗”。

“國外教授在拿到終身職務之前都是捧著瓷飯碗,所以他們都拚命地幹活兒,儘量多出成果。而中國的教授都是拿著鐵飯碗,不利於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前沿院就是要打破鐵飯碗,不同的是前沿院的瓷飯碗是有紅燒肉的瓷飯碗,我們提供的待遇非常優厚,這樣可以使科研人員擺脫沉重的生活壓力,專心做科研。”

在前沿院,只有少數頂尖學者方可享有終身職位,其他青年學者均採用“終身職軌道制”(tenure-track)任期制,每五年或三年為一個聘期,直至成長為本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時方可轉為終身職位。若某一聘期內業績不達標無法晉升或在規定的年齡內無法達到終身職位的標準則聘用結束。為了補償任期制帶來的風險,任期制人員享有校內同等人員2至3倍的工資。

孟祥麗所負責的戰略室是前沿院的行政部門,包括主任在內的所有人員都實行契約聘任制,保證了高效快捷的行政服務。

前沿院提供的條件無疑是相當優厚的,而挑戰與責任也是與之俱來的。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是直接當老闆,要能馬上獨當一面,這樣的人不僅要有能力,更要有膽識。

“有的應聘者雖然業績不錯,但對自己沒有自信,他不確定自己能否挑大樑,擔心萬一不能成功怎么辦,這樣的人不是我們需要的人。”孟祥麗說。

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終身職軌道制”(tenure-track)的人事體制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是前沿院科研管理體制的核心。

任曉兵說,前沿院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管理模式,它所採用的科研管理體制,是一套能使前沿院所有科研人員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力和主導作用的管理辦法。

前沿院給每位科研人員配備與其國際影響力成正比的實驗室空間和科研平台建設費,以保證每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而這些都與年齡和資歷毫無關係。

這一體制迥異於標準的金字塔式的“科研梯隊”體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青年學者的才能,避免在最有創造性的20~40歲的黃金年齡段處於被動的“跑龍套”和“抬轎子”的地位。“前沿院招聘的是‘地主’,而不是‘長工’!”任曉兵半開玩笑著說。

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學者需建立獨立的研究中心,負責迅速建立起其中心的國際影響力和扶持中心的青年學者早日成為國家級人才。青年學者需和其學生建立起獨立的研究小組,方向接近的研究小組可以組成一個實驗室。當研究方向一致時,實驗室可以置於研究中心內;當研究方向不一致時,實驗室也可置於研究中心外。隨著科研人員的影響力和成果的增大,相應的物理空間等也隨之增大,而實驗室主任等則需承擔更大的職責。

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相互獨立又彼此合作,使得不同學科、不同研究方向在這裡碰撞出新的火花。

加強科研野外狩獵訓練

與校內其他專業學院一樣,前沿院面向校內外、國內外公開選拔優秀學生。不同的是,前沿院的學生更早進入科研工作,獨立科研能力很強。

拿任曉兵主持的多學科材料研究中心來說,這裡沒有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強調導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野外狩獵訓練”,為學生提供參與一流國際競爭的研究氛圍。

中心鼓勵學生在較大範圍內自己遴選研究課題,獨立設計實驗方案、獨立進行實驗、獨立書寫學術論文直至獨立發表。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人才。”任曉兵對此很有信心。

至今,前沿院已產生了一批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不僅在國際超一流刊物上發表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還獲得了國家級獎勵,申請到國家級重大項目。

前沿院的重要成果正在產生重大的國際影響力。例如,任曉兵教授基於新理論設計開發了一種新的無鉛壓電材料,其壓電係數超過了全世界依賴了50餘年但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壓電材料之王——鋯鈦酸鉛的性能。該項研究成果可望對廣泛使用壓電材料的手機、電腦、電視等家用電器全面向環境友好型過渡產生深遠影響。

學術特區 凸顯輻射帶動作用

前沿院的建設是西安交大在發展相關學科中採取的超常規措施,而前沿院對相關學科的發展支撐成為衡量其建設成效的重要標誌之一。

“西安交大就是要通過前沿院的建設,輻射和帶動理科及其相關基礎學科的發展,並通過前沿院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和匯聚作用,在西安交大形成高端人才聚集的良好環境和完善機制。”西安交大黨委書記王建華表示。

令人興奮的是,短短的時間裡,前沿院對校內其他學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也日益凸顯。

在人才引進方面,前沿院已經引進的海外一流學者覆蓋校內多個學科,使得西安交大相關基礎學科的科研實力得到顯著增強。與此同時,前沿院在引才納才過程中,為其他相關學科尋找和推薦了許多適合學科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在學科發展方面,前沿院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與校內其他學科開展了包括聯合申報課題、加強實驗室建設等多方面合作,努力發現新的學科增長點,尋找新的研究方向,共同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談及未來,任曉兵這樣描繪:“我們希望通過機制的創新,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學者來前沿院,把前沿院建成世界級人才聚集地和國際一流的綜合性研究院。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