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西南台村位於太谷縣東北部,臨近太邢線、榆長線,交通便捷。現有農戶51戶,人口151人,耕地850畝。以蔬菜大棚、紅棗為主要經濟來源。近年來,我村在黨委政府的引導與自身探索中,改變了原來單一的生產模式,因地制宜的發展起了紅棗,大棚拱棚為主導產業的多農業發展模式。目前積極回響 “四個一”工程的號召,集成連片,形成萬畝紅棗園區。產業一體化發展更大程度的促進了我村紅棗的推廣。此外,充分抓住惠農政策,已擁有23個大棚。我村生產總值已突破15萬元,比去年增長16個百分點,人均收入提高了5%。
生活方面
國家給予的“輸血”工程,加快了我村新農村步伐。九年義務教育學雜費的免除,使農家子女接受基礎教育無後顧之憂。國家推行的“國家出一點,地方政府出一點;農民自己籌一點”的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方便了農民就醫,小病花錢少,大病可報銷一部分,此項政策讓廣大農民得到了實惠。此外,隨著村民思想的逐步開放,在家務農已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外出打工就業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南台人民生活的提高。截止2009年底,我村年收入366000元,人均收入2000元。
大力發展農村衛生事業。穩步推進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了98%。加強食品衛生管理,經營戶食品衛生、經營條件設施達標、各種證件齊全。村內達標衛生室兩戶,專人負責衛生保健工作,兒童計畫免疫接種合格率93 %以上。西南台村黨支部村委會高度重視,按照上級要求強化措施認真開展“除四害”活動加強宣傳發動力度,鼓勵全民科學參與“除四害”活動,近年未有人員中毒發生。
在各項工作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全村近年未有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無甲型H1N1等重大傳染病發生。
村風方面
近年,農民的生活質量普遍提高了,在注重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同步發展精神文明,文體場所的建設豐富了鄉村原本單調的生活。尊老愛幼,和睦相處早已融入了每戶人家。按照“五個一”工程建設標準,西南台村建成了高標準文體活動中心、健身場、圖書室、和科技文化室。徹底改變了本村文化基礎設施不健全,缺乏開展文化活動場所的局面,為繁榮和活躍農村文化工作,滿足人民民眾對文化的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以上措施進一步在全村樹立文明新風尚,同時把開展榮辱觀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與創建“文明村”“文明戶”結合起來;把樹立文明新風與營造和諧健康的新型人際關係結合起來,全村43戶達到星級文明戶標準,為培育新型農民創造良好的氛圍。
新生人口中符合計畫生育政策的比率達到100%,人均壽命逐年上升,達到75歲以上。
在村兩委的支持下,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都在9年以上,國小、國中適齡入學率達到100%。
關注民生,時刻保證村內穩定。村委定期從物質和精神不同程度上慰問孤寡老人、五保戶、低保戶,知民所需,為其排憂解難。確保每位享受國家扶助的村民是真正需要救濟的弱勢群體,確保我村的社會安定。去年,長達一周的降雪使得我村大棚受災嚴重,村委在第一時間上報並且動員全村社員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將損失減到最小化。對於縣鄉的救濟款一一落到具體的受災戶,並且根據鄉黨委有關惠農貸款的政策,鼓勵支持其重建。
村容方面
1、居者有其屋,大多數村民都住上了寬敞整潔的排房。2、村兩委緊緊抓住暢通工程、新農村道路建設政策機遇,認真組織發動,努力抓好道路建設。建成水泥路2公里,全村3條縱橫交織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農民出行特別方便,村內交通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交通服務“三農”得到充分體現,為實現“路通財通”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3、西南台村憑藉自己產業優勢,全面推進綠化、美化工作。鼓勵農民進行庭院栽植,人均綠地面積達到了10平方米。主要街道和進村公路兩旁栽植了衛茅、油松,完成村莊四旁植樹1萬餘株,投資總計11萬餘元。
4、環境“創三優”已不再是一時任務,隨著村民素質的提高,時刻保持美麗整潔的南台已成為每位社員的良好生活、生產習慣。
管理方面
三年一換屆選舉的村民普選制度,改變了以往的古老思想,新生勢力的能人將士不斷湧現,使我村時刻吹著“與時俱進”之風。西南台的建設已不單是村委的義務,而是183位社員共同的責任。加強學習,不甘落後
去年六月,我村聯合周邊村沙子地、西崖、東南台村針對歷年紅棗的生長出現的問題,共同聘請山西農業大學農學科教授,親臨講授了有關紅棗病蟲害防治的措施,並且給雨季紅棗易霉變、腐爛作了創新性建議。此外,我村村委自發組織全村先進農業戶到我鄉園林村以及朱村、怡苑葡萄園區參觀學習,取長補短。認真開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從榮辱觀、科學技術知識、誠實守信入手,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努力培育社會主義新型農民。我村按照鄉黨委的統一部署,按時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從第一階段的宣傳發動活動的開展到第二階段學習交流經驗的總結再到最後的落實實踐,始終以我村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人為本,切實解決村民最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促進我村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為構建和諧西南台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