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一路街道辦事處

西一路街道辦事處

西一路街道辦事處轄域位於鐘樓東北角,東以解放路與中山門街道分界,西至北大街與蓮湖區毗連,南以東大街與碑林區為鄰,北以西新街、西三路與西五路街道接壤。面積1. 184平方公里,轄15個居民委員會,1993年有居民8773戶,26472人。境內有大、小街巷33條,幹道有解放路南段、尚德路南段、東新街西段、西新街、南新街、西一路等。辦事處駐西一路148號。

建築設施

境內省、市、區黨政領導機關集中。新城系民國時期陝西省政府駐地,現為陝西省人大常委會、陝西省人民政府、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陝西省人民檢察院駐地,為全省行政中心。西安市人大常委會、西安市政協、中共新城區委、新城區人民政府亦駐境內。

境內商業繁榮。民國時期尚仁路、崇孝路有民生、民樂園、遊藝、炭市街、平安5個市場,雲集商販數千戶。建國後,先後建起西安人民大廈、民生百貨大樓、婦女兒童用品公司、炭市街副食商場、省工商銀行營業樓等現代化大型商貿、服務設施,成為市內重要商業區。境內的西安報話大樓,是溝通全國的通訊樞紐。

境內有國小3所、中學2所、電影院2座、劇場3座、劇團1個、營業性舞廳和卡拉OK廳10家、醫院2所。西安市青少年宮、陝西省科技館亦在境內。

文化交流

創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的易俗社是著名的秦腔藝術表演團體,在全國有一定影響。

1979年建立街道文化站,至1993年,在14個居委會建立了文化活動室。街道文化站藏書3萬餘冊,訂有報刊、雜誌數十種,擁有健身器械、卡拉OK機、鋼琴等設施。文化站業餘京劇團排練的節目,在市內為民眾表演多場,並應邀赴外地交流演出。

1984年,在新城廣場舉辦西安首屆風箏展覽。

1989年組隊代表西安市參加在南通舉辦的全國風箏比賽,獲金牌1枚、銀牌2枚、銅牌3枚,取得團體總分第五名。

1992年,街道文化站被市文化局命名為“一級文化站”,街道辦事處被評為“西安市文化工作先進單位”。

經濟概況

1958年,街道辦事處組織民眾辦起修理服務、服裝縫紉等企業11個。

1979年建立街道生產服務聯社,企業發展到30個,從業人員2132人,產值740萬元,實現利潤83萬元。

改革開放後,街道經濟快速發展,1993年,企業達71個,從業人員2664人,固定資產1082萬元,產值10613萬元,創利320萬元,上繳國稅364萬元。

主要產品有高低壓配電櫃、YJC系列紡織運輸車、系列布輥、三爪拉力器、型材切割機。西安市永紅果品公司、西安長城機車配件公司、西安曙光電器公司被陝西省政府第三產業普查小組授予“陝西省第三產業集體明星企業”稱號。

歷史沿革

境域系舊城區,哚解放路、尚德路等少數幹道外,多為背街小巷、低洼棚戶區,道路狹窄,凹凸不平。60年代初開始,發動民眾對南長巷等20多條小巷的道路進行整修,改建為瀝青或水泥路面。

1975年,辦事處組織施工對菜市東坑(今菜市坊)等低洼地區進行改造,至1986年共建住宅樓8幢,面積2萬餘平方米,安置居民344戶。

之後又異地安置了菜市西坑、新城巷和新城南壕等棚戶區居民。1993年境內棚戶區全部得到改造,環境面貌為之一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