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補天穿”是 惠州一個很古老的民間習俗,早在晉人王嘉的《拾遺記》中已有記載:“江東俗號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 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宋人李覯則有《正月二十日俗號天穿日以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感而為詩》:“媧皇沒後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閒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有人說這是蘇軾詩句,實誤。)此外,明楊慎的《詞品》和清俞樾的《茶香室叢鈔博羅縣誌·方言》,也都有著關於“補天穿”的記載。
來源

樹鋪之“樹”既為北方方言,那么這“樹鋪粄”是否亦與北方沾親帶故,有點淵源?未加詳考。不過,惠州“補天穿”的日子確實有點特別,既不是廣州的正月十九,亦不是江浙一帶的正月十五或正月二十三,反而一如晉人所記,為正月二十,與相隔遙遠的陝北相同。箇中緣由,似乎也值得研究地方民俗的專家學者們去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