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要素

裂縫要素

裂縫要素是能表明裂縫幾何形態和運動性質的基本組成內容。

基本概念

能表明裂縫幾何形態和運動性質的基本組成內容。

分類組成

包括裂縫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傾角;裂縫規模要素:穿切長度、延伸長度、寬度、分布密度及間距;裂縫開啟程度要素:充填程度及有效開啟程度(開度)等。

裂縫產狀要素

表征裂縫幾何形態特徵:

(1)走向:沿裂縫面延伸的方向,亦稱方位。

(2)傾向:指裂縫面傾斜方向。

(3)傾角:指裂縫面與其水平投影面之間的夾角。

裂縫產狀要素在野外露頭上可以直接測定,岩心測量裂縫產狀最好在定向取心上進行,非定向取心井可通過岩心古地磁定向或借用已知地層的裂縫產狀測定。

傾角測井和成像測井可直接測量裂縫產狀。

裂縫規模要素

反映裂縫發育規模的要素內容:

(1)穿切長度:指裂縫在縱向上穿切地層的延伸長度,在岩心上指平行裂縫傾向的沿垂直面上的長度。

(2)延伸長度:指沿裂縫走向的延伸長度。

(3)寬度:指垂直裂縫面方向上兩壁的相對位移距離,在岩心描述時不考慮充填物存在,儘可能描述沿不同方向的寬度變化,錄取平均寬度。

(4)密度與間距:垂直於裂縫走向上單位長度上的裂縫條數稱為裂縫密度;相鄰兩條裂縫之間的距離稱為裂縫間距。

裂縫開啟程度要素

反映裂縫的開啟程度,對於油氣運移和滲流條件具有重要意義。

(1)充填程度:指裂縫間隙內被次生礦物充填的程度,可以用充填的縫間隙截面積與總截面積的比值表示。

(2)有效開啟程度:指裂縫間隙被充填後剩餘的可作為儲集空間的寬度,亦稱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