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畫錯了的臉譜

被畫錯了的臉譜

無數張非忠即奸非紅即黑的臉譜,在歷史的洪濤中笑謔著,躁動著,奔涌著:宋襄公假仁假義,不可理喻的愚蠢;王莽禍國殃民,是十足的大騙子;馮道朝三暮四,是厚顏無恥的小人;趙構醉生夢死,是昏庸懦弱的偏安小地主;完顏亮,殘暴狂浪,最是荒淫無道;崇禎帝是漢人最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死要面子活受罪;而諸葛亮,則一本正經地雄踞於廟宇中……歷史名人有怎樣一副真實嘴臉?《被畫錯了的臉譜》將為您一一道來。

內容簡介

宋襄公:最後的古風 王莽:理想主義者的黃昏 諸葛亮:另一個曹操 馮道:離亂世道活菩薩 王安石:都是變法惹的禍 趙構:舉頭無我一般人 完顏亮:天才怎么可以這樣 崇禎:君非甚暗明在何處

作者簡介

靳文泉 筆名獨樂由他,作家、漫畫家,山西大同人。篤於道,游於藝,堅持關照大格局與小細節,拒做官樣文章。已出版幽默歷史傳記《司馬遷:忍辱發憤著信史》(重慶出版社),發表了大量政論、散文作品,另著有黑色爆笑連環漫畫《坷垃牛·買賣題》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宋襄公:最後的古風 第一節 “慈不掌兵”是永恆的真理? 第二節 好人不是一天煉成的 第三節 貴族精神:宋襄公給我們上了一課 第四節 尾 聲 第二章 王莽:理想主義者的黃昏 第一節 王莽是個好學生 第二節 修煉正能量:學而優則仕 第三節 一出禪讓大戲 第四節 嘗嘗王道真滋味 第五節 理想主義害死人 第六節 理想與肉身齊滅 第七節 尾 聲 第三章 諸葛亮:另一個曹操 第一節 白帝城託孤 第二節 蜀漢上下憋口氣 056 第三節 九錫豈是尋常物? 第四節 關於北伐這件事 第五節 劉禪有話說 第六節 “山頭主義害死人” 第七節 當李嚴遇上諸葛亮 第八節 魏延喊冤 第九節 死後餘波未平 第四章 馮道:離亂世道活菩薩 第一節 千古罵名滾滾來 第二節 “忠臣”兩個字,好辛苦 第三節 離亂世道活菩薩 第四節 虎狼叢中也立身 第五節 尾 聲 第五章 王安石:都是變法惹的禍 第一節 骯髒的名士 第二節 隱士?還是隱仕? 第三節 皇帝很給力 第四節 首戰告捷 第五節 首先是人才問題 第六節 鬥爭就是黨爭 第七節 無可奈何花落去 第八節 王蔡家族 第六章 趙構:舉頭無我一般人 第一節 九王爺閃亮登場 第二節 帝位何故遭質疑 第三節 別拿“北伐”忽悠我 第四節 秦檜的陰陽臉 2第五節 秋風起兮風波亭 第六節 辛苦一輩子,也該歇歇了 第七章 完顏亮:天才怎么可以這樣 第一節 坐著火箭升官的幹部 第二節 印把子交給誰 第三節 鬱悶的皇帝 第四節 九人名單 第五節 月黑風高夜,改換門庭時 第六節 完顏亮的“不得不殺” 第七節 “國家大事,皆自我出” 第八節 抓住遷都這個牛鼻子 第九節 善用刀劍者,死於刀劍下 160 第八章 崇禎:君非甚暗明在何處 第一節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第二節 少年天子誅閹黨 第三節 只爭朝夕,勤政不已 第四節 超級節儉,堪稱楷模 第五節 惜民愛民,發乎真情 第六節 “諸臣誤朕”——和文臣集團的鬥爭 第七節 明朝實亡於萬曆 第八節 善待西方科學 第九節 心香一瓣悼難君

文摘

第三節 九錫豈是尋常物? 諸葛亮生前被劉禪親切地尊稱為“尚父”。在中國歷史上,被皇帝尊稱為“父”的只有姜子牙(被周武王尊為“仲父”)。這說明,劉備父子對諸葛亮確實是器重有加,給了他足夠高的政治地位,使他享受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政治禮遇。 “得隴望蜀”,人的本性是永不知足的。諸葛亮在蜀漢為所欲為、專權自任,人共睹目,但他想沒有想過更進一步,取代劉氏,自己做皇帝當老闆呢? 一粒種子,給它充分的陽光、水分和土壤,自然而然就會結出果實來。諸葛亮想不想更上層樓,只是取決於條件是否具備。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諸葛亮對待九錫之禮的明確無誤的態度。 作為先主劉備臨終時欽點的兩大託孤重臣之一,李嚴對劉氏父子懷有深厚的感情。面對諸葛亮權焰日熾,可能危及蜀漢政權、旗幟變色的嚴重政治事態,李嚴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說諸葛亮勞苦功高,不必過分謹小慎微,應該接受九錫之禮。 李嚴的本意,是在試探諸葛亮會不會像王莽和曹操那樣,接受九錫之禮的殊榮,從而進階稱帝。 “九錫”原本出自《周禮》,說:“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九錫之禮是最高規格的榮譽,不是一般的大臣有資格享受的。 按照漢高祖劉邦定下的規矩,漢朝沒有異姓王。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漢室宗親劉氏,是沒有資格稱王的。如果連王的爵位都不是,又怎么可能加九錫之禮呢? 諸葛亮也不過是侯爵,九錫之禮對他而言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幻夢。 權臣曹操曾經逼迫漢獻帝賜他九錫之禮,封他為魏王。曹操一死,他的兒子曹丕就取代了漢朝建立了魏朝;司馬炎承父祖之業,加九錫,受封為晉王,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晉;南朝從劉裕開始,宋、齊、梁、陳的開國皇帝沒有一個不是先加九錫然後取代前朝建立新朝的;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也逐步漢化,學習了漢族的禮法,認為九錫是至高無上的殊榮;北齊和周的開國領袖分別接受了東、西魏末代皇帝的禪讓,建立了新的朝代;直至隋文帝楊堅時,也是遵循這個路數,直接從外孫手中奪取政權…… 接受九錫事關重大,當年曹操的親信荀彧就因為反對曹操接受九錫被殘忍殺害,後果十分嚴重。九錫之禮對於篡位者而言,意義十分重大。正如清朝的趙翼在其《廿二史劄記》中所說的那樣:“每朝禪代之前,必先有九錫文,總敘其人之功績,進爵封國,賜以殊禮。”也就是說從王莽、曹操開始,先接受九錫然後再為自己當皇帝鋪平道路,已經是盡人皆知的規律。這些主兒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九錫之禮徹底壞了名聲,變成了謀逆的權臣篡位的前奏。 到了唐高祖李淵起兵的時候,人們勸他接受隋朝末代皇帝的禪讓,李淵堅決推辭,不肯戴這頂已經破爛不堪的髒帽子。李淵之後,人們要篡便篡,就沒那么羅嗦了。 按理來說,作為劉備的託孤重臣,作為成熟精明的政治家,諸葛亮不可能對九錫之禮的這層含義毫無所知,更不可能無動於衷。於情於理,他都應該對李嚴的試探加以嚴厲斥責,並表明自己對劉氏父子的忠心。 但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諸葛亮在回信中卻十分自信地說: “咱倆是哥們兒,還用得著多說嗎!等到我消滅了魏國,擒拿斬首了曹睿,讓皇帝回到舊都洛陽,咱哥兒幾個一齊當大官!到那時,即使接受十錫的殊榮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更何況是九錫呢?” 諸葛亮的這番話真是讓人瞠目結舌,這哪像一個忠心耿耿的託孤大臣所說的話,簡直就是一個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的奸臣的言論。 如此,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權勢之大,連託孤大臣李嚴在他面前也得小心翼翼。也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才敢這么肆無忌憚、明目張胆地宣稱自己敢接受十錫! 白紙黑字,豈容抵賴!

序言

前 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史就是由臉譜構成的。 這些臉譜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表情固化,姿勢誇張,價值單一。比如宋襄公裝模作樣、假仁假義,是不可理喻的愚蠢;王莽禍國殃民、虛偽透頂,是十足的大騙子;馮道朝三暮四、喪失立場、辜負了組織對他的培養和期待,是厚顏無恥的小人;趙構泥馬南渡,守著一畝三分地醉生夢死,早把親娘老子拋到九霄雲外,是昏庸懦弱的偏安小地主;完顏亮必定是讓人想入非非、垂涎艷羨的狂浪暴君;崇禎當然也不能免於被羞辱和責難——誰讓他是漢人最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呢?而諸葛亮則一本正經地“雄踞”於廟宇中,笑盈盈地接過歷代王朝不停頒發的“千古忠臣”榮譽狀……這些無數張非忠即奸、非紅即黑的臉譜,在歷史的洪濤中笑謔著,躁動著,奔涌著,拋下因為被灌輸、被洗腦、被感染、被限制而或喜或怒、或哀或傷的我們全然不顧,一路飛奔而去。好一派荒唐的怪狀! 其實,史籍中的這些一戳就破的臉譜,正是專制主義必然要結出的怪胎。對於專制主義者來說,握緊手中劍,拿牢印把子,確保自己的驕奢淫逸能夠“傳之二世、三世,乃至萬世”,是他們一切行動的根本目的。那些不利於他們的真人真事真相真理,是讓他們一刻也不能安睡的定時炸彈,一定要除之而後快;實在是“除”之不了的,那就給他們畫上臉譜,讓歷史人物們按照自己設定的意願去吟唱,去表演,去涕泗滂沱義憤填膺一本正經地宣揚那些誰也沒當回事的信條和教條,好讓這些勞什子信念信條成為愚夫愚婦行動的指南,形成生活乃至思維的習慣。這樣,他們就能一勞永逸地躺在專制主義的溫床上繼續做春秋大夢了。 需要說明的是,執行這種一點就透的把戲的正是歷代的御用史官們,他們在其中起到了吹鼓手和操刀手的作用。在上古時期,御用史官們曾經特把自己“當根蔥”;後來逐步演變,變成了沒把自己當回事的“蒜”;到最後,“著書都為稻粱謀”,乾脆“笑罵由人,我自行之”,墮落成專制主義者的文字打手了。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白領”,是那個時代的“輿論總管”和“把關人”,都屬風流人物。 當然,這么說絲毫也不意味著這些刀筆吏沒一點作用或是什麼好事也沒幹,他們保存了文脈遺存、文字證據,讓我們今天還有可能剝去古人的臉譜,看清活生生的事實和真相;要是他們真的躺倒不乾,甚至連刪改史料都懶得做,很有可能我們將面對著空白的歷史徒喚“奈何”。 本書寫作的目的,就是希望從這些史官們留下的史籍中,從他們留下的文字的雪泥鴻爪里窺見一點“天機”,從而祛除專制主義者和幫凶幫閒的影響,銜接歷史因果,返還自然邏輯,還原古人的真實生存環境,“能發現點什麼”;然後從人性的角度,去考察,去聆聽古人的笑語和嘆息,剝去他們被塗抹了重重油彩的臉譜,一睹他們的真容,看清和感受他們的音容笑貌、真情實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的創作將和讀者的閱讀過程一樣,似乎是十分有趣甚至驚險的。 屬意如此,但因水平所限,本書一定存在許多不當之處,懇請方家指正。本書在創作過程中,獲得過李娥、靳然、李惠紅、李新玉、王艷峰、靳亮、靳海泉、靳魯雁等人的幫助,在此特表示感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