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戰火中走來的楊羅耿兵團

《血路:戰火中走來的楊羅耿兵團》指出一個國家的悲哀,莫過於全民信仰的缺失;一個民族的衰敗,終歸於精神支柱的垮塌。憂我大鵬展翅之憂,比經濟危機更可怕的是精神危機,比戰爭危機更可怕的是信仰危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防患未然,歷史可鏡。還是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透過“楊羅耿兵團”這一歷史側面,從“復活”的英雄群體中,品味人生,感悟使命,汲取騰飛動能,找找真正的自我吧!這是後代對前輩的追憶,也是生者對故人的緬懷。

內容簡介

《血路:戰火中走來的楊羅耿兵團》講述了中國戰爭年代的故事。

圖書目錄

引子
第一章轉戰平漢路
1.回到太行山老區
2.走出失利的陰影
3.在正太線上發威
第二章劍指平津保
1.“大兵團”呼之欲出
2.射向青滄的利箭
3.保北一記左勾拳
第三章大打殲滅戰
1.打出來的戰機
2.向清風店飛馳
3.成敗就看北線
4.活捉了羅歷戎
第四章首奪大城市
1.陸地孤島石門
2.雲盤山不是山
3.血濺“內市溝”
4.石門城告破
第五章進擊“國統區”
1.傅作義的“新戰法”
2.力斬“虎頭師”
3.兵出紫荊關
第六章拖住傅作義
1.華北第2兵團
2.牽著“牛鼻子”走
3.“二楊”西征東戰
4.石家莊反偷襲
第七章撲向平張線
1.從西線下手
2.包圍張家口
3.抓住王牌軍
第八章血刃新保全
1.一鍋“山藥蛋”
2.為“王牌軍”掘墓
3.參加平津會戰
第九章會攻太原城
1.矛頭指向太原
2.外圍揮出重拳
3.紅旗插上城頭
尾聲
後記
附錄
1.“楊羅耿兵團”組織沿革序列表
2.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隨著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軍先進文化建設生機盎然、方興未艾。《血路》一書的編寫工作,在軍區、司令部黨委首長的領導和多方支持下,經過蒐集資料、走訪調研、起草統稿、修訂送審等階段,用了近兩年時間,就此擱筆、畫上了句號。
編寫軍區兵團一級的征戰史書,是一項開拓性的工作,也是軍區司令部編研部履行“以史鑑今,資政育人”職能的具體實踐,我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為此,本著“對歷史負責,為部隊服務”的態度,我們採取“兼容”的寫史手法,把戰史編寫與文學創作、記述戰例與學術研究相融合,力求以多視角、多層面的筆觸,全面揭示和反映“楊羅耿兵團”的征戰歷程,旨在為部隊傳統教育和作戰訓練提供有益讀物。
此書的編寫,涉及事件繁雜,人物眾多,相關專著鮮見,且依據不一、異議頗多。為突出“征戰”,我們從浩瀚史料中,擷典型戰例,抓關鍵人物,記主要行動,並注重了對作戰相互關聯、指揮員膽識韜略、部隊精神戰力等的深度挖掘,以使之更具戰史特色和史鑑價值;為體現“紀實”,我們堅持以史實為據,用原始文電、權威著述支撐寫作,功不贅述,過不迴避,事不虛構,對曾經的成敗得失,做客觀反映和評價,以求書稿“可讀、可信、可鑑”。
對於該書編寫工作,軍區首長高度重視,機關和原兵團老部隊鼎力相助。同時。在編寫和成書過程中,解放軍檔案館、北京軍區檔案館、河北老區地方政府及相關紀念場館等,給予了大力支持;原兵團老首長家人積極建言獻策,提供資料、圖片,參與調研和書稿修訂;軍事科學院的有關史學專家,嚴格審稿把關,給予了具體指教;軍事誼文出版社為本書的編輯、出版和發行。也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在已出版的著作中,我們參考和吸取了相關成果,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編寫《血路》一書,由於間隔年代久遠,健在的當事人越來越少,無論是一手資料占有,還是具體史實的甄別,都有很大難度。加之,筆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誠望熟悉兵團歷史的讀者批評指正。
北京軍區戰史編寫組
二○一二年十二月

序言

假如時空真的可以穿梭,
或許置身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人們才能讀懂“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不只是一句口號;
或許親歷血與火的生死考驗,人們才能體味“槍桿子永遠聽黨指揮”緣何成為軍隊鐵律:
或許目睹殊死搏殺的我軍將士,人們才能感知“為了新中國,前進”的巨大推力並非物質;
或許加入前赴後繼的先輩行列,人們才能頓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究竟意味什麼:
或許還有很多“或許”……
然而,彈指揮間,半個多世紀過去。歲月在流逝,戰火在遠離,歷史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拐點。
應當看到,我們的“兩彈一星”“港澳回歸”“神舟飛天”“航母列裝”……已經或正在圓著一個個強軍、強國之夢,使民族復興、和平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和最強音。
但也要看到,和平盛世下,一些喝著“甜水”、熱衷“收穫”、安於“納涼”的人。卻在無忌地放大著“自我”,似乎除“我”之外,再無他顧,一切都漠然了、麻木了。這使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嚴酷的事實:腰裡錢包鼓了,祖宗的思想庫卻被慢慢掏空;寺廟香火旺了,秉承的信念標卻正漸漸扭曲;人際交往廣了,向心的凝聚力卻在悄悄肢解;自我意識強了,社會的責任感卻也大大削弱……
敢問,今天的“我”,還是昨天的“他”嗎?沒有確切答案,只有網路跟帖式的疑惑:
為別人過上好日子,自己卻要出生入死,難道過去的共產黨人真都那么“傻”?
靠“鐮刀錘頭”,居然革了“青天白日”的命,莫非“國軍”將領的腦袋都“被門擠過”?
用“小米+步槍”竟能戰勝“飛機+大炮”,怎么昔日的“美國造”也有“山寨版”?
憑“兩條腿”就可跑贏“汽車輪子”,許是以前的交通也像現在一樣擁堵?
可笑嗎?一點也不!可笑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過去忠告現在:愚昧源於無知,落後就要挨打。 今天預示未來:有錢未必主宰一切,而頹廢則可能亡黨、亡國。
一個國家的悲哀,莫過於全民信仰的缺失;一個民族的衰敗,終歸於精神支柱的垮塌。憂我大鵬展翅之憂,比經濟危機更可怕的是精神危機,比戰爭危機更可怕的是信仰危機。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防患未然,歷史可鏡。
還是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透過“楊羅耿兵團”這一歷史側面,從“復活”的英雄群體中,品味人生,感悟使命,汲取騰飛動能,找找真正的自我吧!
這是後代對前輩的追憶,也是生者對故人的緬懷。
北京軍區戰史編寫組
二○一二年十二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