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體。
性味
味鹹、酸,性平。
歸經
歸肝、腎二經。
功效
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
主治
用於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陽痿遺精,風濕痹痛,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紅斑性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益氣力,澤顏色(美容),催乳汁,用於病後體力不足,產後缺乳等:良種無毒蟻9-15g,炒黃研面沖服。(《江蘇中醫雜誌》1989,(11):43)
2.治男性不育症:螞蟻乾粉每日15g,1次或分次口服,30d為1療程。本品能提高精子數量和質量。(《浙江中醫雜誌》1993,28(9):401)
3.治陽痿:大螞蟻300個,桑螵蛸30g,九香蟲20g,人參10g,淫羊藿20g,韭子30g,枸杞子30g,桂枝5g,白芍15g。共研細末。每服7-10g,每日3次,空腹用少許黃酒送下。(《吉林中醫藥》1989,(2):6玄駒興陽散)
4.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良種螞蟻烘乾粉碎,蜜丸。成人每次5g,日服3次。(《中醫雜誌》1986,(7):63)
5.治手足麻木,全身竄痛(末梢神經炎或周圍神經炎):以白酒0.5kg,泡大螞蟻60g,半月後即可套用。成人每次口服15-30ml,早、晚各1次。(《上海中醫藥雜誌》1989,(3):35)
6.治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良種山螞蟻50g,茵陳、生黃芪、三七各10g,五味子、仙靈脾、鱉甲、虎杖各5g。共研細粉。每次5g,每日3次,飲後蜂蜜調服。兒童減半,3個月為1療程,一般用2個療程。(《人民軍醫》1992,(11):481螞蟻B肝寧)
7.治小兒疳積:用雞蛋1個打入碗內,加水等量,然後將螞蟻粉3g兌入,和勻後隔水燉服。(《上海中醫藥雜誌》1989,(3):35)
8.治疔毒腫痛:黑螞蟻、蒼耳蟲共舂絨塗。(《四川中藥志》)
9.治蛇咬傷:黑螞蟻舂絨塗。(《四川中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2-5g;或入丸劑;或浸酒飲。外用:適量,搗爛塗敷。
炮製
採集加工:採收時間應在婚飛之前進行。儘量選擇陰雨天,在蟻群大部分歸巢、數量集中時進行。要連螞蟻帶土裝入布袋中帶走。然後過篩而取成蟻置於60℃水中迅速處死(水溫高於60℃時,蟻酸等藥用成分會大量揮發),晾乾。
形態特徵
絲光褐林蟻,又名黑螞蟻《四川中藥志》,大黑蟻《中國動物藥志》。工蟻體長約13mm。全體漆黑,平滑有光澤,頭圓三角形。複眼1對,橢圓形,單眼3個,品字排列。觸角屈膝狀,12節。前胸背板甚發達,中胸背板較小。足3對,胸部和腹部相接處縮小成細柄狀。有向上的鱗片1枚;腹部5節。兵蟻與工蟻相似。雌蟻與雄蟻相似,均有翅,觸角細長,不呈屈膝狀。幼蟲頭胸部細小,腹部較寬,體黃白色,無足,蛹白色。
擬黑多翅蟻:體形較絲光褐林蟻小,工蟻體長約6mm,雄蟻體長6-7mm,雌蟻體長7-9mm。
生長環境
絲光褐林蟻:營群體生活,常築巢於地下。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
擬黑多翅蟻: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絲光褐林蟻:體長13mm左右,黑色,平滑,有光澤。前胸背板基發達,中胸背板較小,柄腹有1枚向上的鱗片。質脆,易碎,常有頭足缺損,舔之有酸味。
擬黑多翅蟻:體長4-5mm,黑色,胸部兩側有刺。質脆,易碎,常有頭足缺損,舔之有酸味。
藥理作用
1.鎮靜、鎮痛作用
2.抗炎作用
3.雙向調節免疫作用
4.促進內分泌作用
5.提高耐力,延緩衰老
6.保肝作用
7.平喘和解痙作用
現代研究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相關論述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性平,味鹹,有毒。”
《本草拾遺》:“獨腳蟻,主疔腫疽瘡,燒令黑,和油塗之。”
《藥性考》:“食之長力。”
《中國動物志》:“清熱解毒。治疔毒腫痛,蛇咬傷等。”
附註
螞蟻種類及數量繁多,目前認為可食用的約150種,已有報導的還有:①雙齒多刺蟻 Polyrhachis divesSmith。②刺蟻 P.lamellidensSmith。③紅螞蟻 Tetramorium guineenseFabricius。④黃猄蟻 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icius。⑤赤蟻 Formica rufaLinnaeus又名紅林蟻。⑥赤山蟻 F.anguineaLas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