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蝶戀花
莫斗嬋娟弓樣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謠諑。臂上宮砂那不滅,古來積毀能銷骨。
手把齊紈相訣絕,懶祝西風,再使人間熱。鏡里朱顏猶未歇,不辭自媚朝和夕。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⒈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⒉斗:比賽,爭勝。
⒊嬋娟:姿態美好貌,亦可形容月色明媚。
⒋弓樣月:彎月,古人常以彎月喻眉。
⒌只坐:只因為。
⒍蛾眉:蠶峨觸鬚細長而彎曲,因以比喻女子美麗的眉毛。
⒎消得:值得。
⒏宮砂:即“守宮砂”,以硃砂飼壁虎搗爛而成者,舊謂塗於婦女臂上可驗貞操。
⒐那(nǎ)不滅:怎能不消失。那,同“哪”。
⒑積毀能銷骨:謂眾口不斷毀謗,會致人於死地。
⒒手把:手拿。
⒓齊紈:本是春秋齊地出產的一種白細絹,後因以指代團扇。
⒔訣絕:長別。
⒕祝西風:向西風祝禱。
⒖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
⒗猶未歇:還沒有消失。
⒘自媚:猶自娛。自尋樂趣,自我欣賞。
白話譯文
不需要攀比眉毛的式樣,免得惹來謠言嫉妒。女子手臂上宮砂怎么會不消失,流言飛語自古以來都是很厲害的呀。
手裡拿著團扇,我和他的恩情已經斷絕了。我也心灰意冷,不打算重新修好。我鏡中的容顏依舊美好,每天不分早晚地自娛自樂、尋找樂趣。
創作背景
1905年,羅振玉在蘇州建房,被人誣其占用校地,羅憤而辭職。王國維當時跟隨羅振玉在同一學堂任教,不平而鳴,遂作此詞,蓋借遭謗失寵卻不屈決裂的女子,表達了詞人不願流俗的激憤心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詞的上片寫遭受潘害的怨恨,作者盡情發泄了對人言可畏的險惡環境的憎惡。開頭就說:再也不要與別人爭比新月一樣娟秀的蛾眉了,這只能惹來麻煩。用突兀而起的筆法,強烈地表現因才遭忌的不平,也可見出作者在下筆時,如骨鯁在喉,不得不發的憤激心情。只因為這美好的容顏,也不知招來多少謠言和污衊,使他痛感小人之口,利於刀劍。既然自古以來不斷的毀謗能夠傷人至骨,點在臂上標誌貞潔的宮砂不可能因誣訴而消褪。在上片中,作者寫了一個可怕的黑白顛倒的世界。流言蜚語的邪風毒化著空氣,貞潔可以被說成淫蕩,美好反而被視為醜陋。這種環境令人窒息,令人憤慨。
下片寫遇讒失寵後,決心貞操自守,表現了退然不同的決裂態度,女主人公手持象徵高潔的紈扇,不願作乞憐之態,更不會去祈禱秋風再熱。她自信紅顏未減,寧願與鏡中情影朝夕相對,孤芳自賞。與其以媚態事人,何如“自媚”。從依附於人到自我價值的肯定,這的確是一大進步。這首別出機杼,一反傳統立意,表現出作者在逆境中不失其孤傲的性格。措辭激烈,作斬釘截鐵語,在詞中這已經顯示出一種特殊的風格;而同時柔中有剛,憤激中仍不勝悽惋之感,更為難得。
這首詞,詞情甚為悽苦,而情緒卻較飽滿,雖然充滿壓抑感,但人物的鬥志仍然昂揚。上下兩片,前寫積毀之重,內心之悲憤,後寫對待“積毀”的堅決態度,傲然獨立,決不低眉事人,一氣呵成,人物形象鮮明。寫美人的遭誹謗,美女的“自媚”中,也許有詩人自己生活經歷中的影子。
名家點評
近代中國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陳鴻祥《〈人間詞話〉〈人間詞〉注評》:這首詞借“臂上硃砂”揭示“古來積毀能銷骨”之義,道出了世俗如賢嫉能的可怖可憎,同時勸諭一切有才之士,須善自“養才”,尤應切戒逞才揚己,以免陷入殺身喪名之危途。這是王國維閱世深的經驗之談,至今仍能給人以某種啟迪。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近代學者、歷史學家、金石學家。字靜安,又字伯隅,號禮堂,又號觀堂,浙江海寧人。1901年秋赴日留學,不久病歸,相繼在上海、南通及蘇州任教。1922年應聘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通信導師。1924年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1925年任退位清帝的南書房行走。早年從事文學研究,辛亥革命後隨羅振玉旅居日本京都,並在羅的影響下轉治經史金石之學。1927年6月,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對於甲骨文、金文和簡牘研究均有貢獻。提倡二重證據法,強調以地下的文字資料與文獻材料互相印證,具有開創性。主要著作收入《人間詞話》、《觀堂集林》、《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等。其少作《人間詞話》標出“境界”以為詞中勝境。其個人創作亦以此為指歸,有《人間詞》甲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