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褫

虬褫

虬(qiú)褫(chǐ)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白蛇,但也有傳說說此蛇是天上犯下錯誤的一種龍。相傳在聚陰池修煉的蛇。全身為白色,蛇身較細,蛇信為黑色且比一般的蛇要長很多,此蛇帶有劇毒。

詞語解釋

◎ 褫 chǐ

〈動〉

(1) (形聲。從衣,虒( sī)聲。本義:奪去衣服)

(2) 同本義 [strip]

終朝三褫。——《易·訟》

念解佩而褫紳。——《雪賦》

虬褫 虬褫

乃褫豪民衣自衣。——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3) 又如:褫衿(剝去衣冠。舊時生員等犯罪,必先由學官褫奪衣冠,革除功名之後,才能動刑拷問)

(4) 奪去 [take away from]。如:褫氣(奪氣,喪失氣勢)

(5) 革除 [abolish;get rid of]。如:褫奪(剝奪);褫官(革除官職)

(6) 扯住 [pull]。如:褫住(扯住)

(7) 廢弛 [abandon]。如:褫散(解散);褫落(脫落;掉下;廢弛敗落;解脫)

虬 qiú

名詞解釋

(1) 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的龍 [small dragon with horns]

虬,龍子有角者。從蟲,按,俗字作“虬。

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廣雅·釋魚》。按,龍“雄有角,雌無角,龍子一角者蛟,兩角者虬,無角者螭也。”

母龍曰蛟,子曰虬,其狀魚身如蛇尾,皮有珠。——《抱朴子》

駕青虬兮驂白螭。——屈原《涉江》

(2) 又如:虬立(如虬龍般聳立。形容恣態驍勇矯健);虬虎(龍和虎。比喻英雄豪士);虬柱(雕繪虬龍的柱子);虬龍片甲(虬龍是罕見的動物,雖是一片鱗甲,也很難得。比喻貴重的物品)。

虬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有角的小龍。屈原《天問》:“ 虬龍負熊”。宋《瑞應圖》:“龍馬神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修垂毛,鳴聲九音。有明王則見。”虬龍則是傳說中的瑞獸,“神馬”,“馬八尺以上為龍”,“兩角者虬”。

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述異記》卷上:“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 年為應龍。”是化龍的一種。(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