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和尚全集1~9

虛雲和尚全集1~9

《虛雲和尚全集1~9(套裝共9冊)》包括《第一冊:法語、開示》、《第二冊:書信、文記》、《第三冊:詩偈》《第四冊:規約》、《第五冊:年譜》、《第六冊:傳記資料》、《第七冊:追思錄》、《第八冊:雜錄》、《第九冊:影譜》。本套書主要講述了虛雲和尚的生平事跡,包括他的年譜、傳記資料、雜錄、書信、文記等都作了詳細的介紹,本套書通過還圖片資料及相應的文字說明,具有較強的可讀性,直觀地展現了虛雲和尚的一生,使讀者能清楚的了解虛雲和尚的生平。

內容簡介

《虛雲和尚全集1~9(套裝共9冊)》是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虛雲和尚是中國近現代禪宗泰斗,對中國近現代佛教有著巨大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此次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虛雲和尚全集》,由淨慧長老主編,歷時三年,全書共約一百二十萬字,分十冊,包括《法語》、《開示》、《書信》、《文記》、《詩偈》、《規約》、《年譜》、《傳記資料》、《追思錄》、《雜錄》、《影譜》等十個部分。與岑學呂居士原編《法匯》和《年譜》相比,新增內容約有六十多萬字。除《傳記資料》、《追思錄》和《雜錄》純為增補之外,其中,法語新增21則,文記新增50則,詩偈新增200多首,書信新增100則,開示新增110多則,文記新增50多則,規約新增15萬餘字,年譜增補50餘處。另外,本書還共收集了與虛老相關的圖片500多幅。應該說,這套全集是目前有關虛雲老和尚生平資料最豐富的一個版本。《虛雲和尚全集》的公開出版,適逢虛雲和尚圓寂五十周年之際,亦是對虛雲老和尚的最好紀念。

圖書目錄

序言一/南懷瑾
序言二/方立天
序言三/陳兵
原序一/倓虛
原序二/岑學呂
編纂說明
第一冊 《法語》、《開示》
第二冊 《書信》、《文記》
第三冊 《詩偈》
第四冊 《規約》
第五冊 《年譜》
第六冊 《傳記資料》
第七冊 《追思錄》
第八冊 《雜錄》
第九冊 《影譜》
編後記

文摘

插圖:
佛誕日,適佛殿阿難尊者像撲倒,眾新戒設齋請上堂
師垂問云:昨日阿難尊者,貪著三昧正受,不顧三界眾生,被山僧一柱杖,仆在露柱上。眾中還有扶得他起么?出來露個爪牙看!
僧問:阿難既稱羅漢,因甚立地仆倒?師云:站久成勞。進云:使學人扶起也無?師云:不是弄潮人,休人洪波里。
問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還是事出偶然,還是伎倆有盡?師云:病在膏肓,良醫拱手。進云:有問有答,蓋是酬機。與么則是知音,不用頻頻舉。師云: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情。
問:拈起柱杖魔膽喪,人天普利事如何?師云:目前無閣黎,此間無老僧。進云:如何是明明德?師云:自誤猶自可。進云:如何是在新民?師云:誤他事更多。
僧各禮拜。師乃云:問如雲興,答似瓶瀉。於理無益,徒增戲論。所以道,唯此一真實,餘二則非真。誰知天已曉,白手執夜明。水不洗水,金不鋪金。大眾適來地雷復,因甚變作地澤臨?汝若不會,問取倒地阿難看!修造藏經殿、庫房、客堂、禪堂、方丈、梵行堂、淨業堂、觀音堂竣工,元旦上堂石鐘沒鍾,懸掛虛空。一聲霹靂,天人耳聾。

後記

二○○四年秋,淨慧老和尚告訴我,虛雲老和尚全集的資料收集得差不多了,希望我能儘快把它編出來。我雖答應了,但因忙於《圓悟心要》和《大慧尺牘》的校注工作,遲遲沒有動手。期間老和尚問過幾次進展如何,我說,還沒有開始哩。二○○五年冬,老和尚又提及此事,我還沒有開始,老和尚聽了,嘆了一口氣,說:“你一拖再拖,等我們幾個老的都走光了,那時,你想問有關虛老的問題,也無處可問了。”聞之悚然,於是放下手頭的活兒,從二○○六年春天開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虛老全集的編輯工作中。
原以為,這項工作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後來,隨著工作的全面展開,我們發現,要做的事情比想像的多得多。僅資料和圖片的收集,就要花去很多時間和精力,因為它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點一點地去“打撈”。有許多次,滿以為可以定稿、出膠片了,可是,過不了幾天,又有朋友提供新的資料,於是,不得不推遲。這樣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二○○八年奧運會,最後的期限,不得不付印了。
現在想來,這“拖”好像也不是無意義的,冥冥中似乎有入在安排、在等待某個因緣的出現。這個“因緣”,最主要的就是《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稀見民國佛教文獻彙編(報紙)》這兩個大型叢書的出版。此前我們雖然也知道,民國佛教報刊中有不少關於虛雲老和尚的資料,但是,由於這些報刊太分散,查找起來非常不容易,所以,每次想到這一大塊資料還藏在某個我們所不知道的角落裡,不免有些沮喪。

序言

一、傳記與年譜
列傳文學之作,以司馬遷著《史記》所首創,唯遷史列傳,首以出世高人伯夷、叔齊為點目之睛,而世少注意之者。自東漢以來,則有劉向首著《列仙傳》之作,蓋其感於身世而翻然有慕方外之意歟!及至魏晉以後,而有梁僧慧皎(497-554)著《高僧傳》而別開生面,為東土佛教首放異彩。自此以後,歷代踵起,高僧傳記,代有其人。尤為禪宗一系,自宋真宗時,有僧道原,採取《世說新語》之例,首輯盛唐以後禪師語錄,匯為《景德傳燈錄》行世,即與《高僧傳》等並駕齊驅,尤為世人所醒目而迷離莫測者也。
時至明朝,佛門而有明末四大老之譽者,如憨山、紫柏、蓮池、蒲益各有專著,最為人所稱譽者,則為《憨山大師年譜》之作。是書乃憨師侍者福善紀錄,弟子福征述疏,敘理於事,令人可生敬信。但憨師被貶,事涉神宗宮廷子嗣之爭,年譜則隱晦不詳。時勢艱危之際,事多難言之諱,古今同例,但留為後人考據話柄而已。從此之後,僧俗年譜之作,蔚成風氣,由簡而繁,人事史事,交相互涉,是非虛實,求證更繁。
及至民國,人有仿明末四大老之說,稱虛雲、太虛、印光、諦閒為民國佛門四大老,固其然乎,或其不然乎!昔年我在蜀山,有一禪和子與語,謂虛老乃憨山後身,蓋憨山法名德清,虛老法名亦是備清,憨師曾於五台山修行入定,虛老亦曾在五台山修行入定,今生前世,如出一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