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 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天文專家稱,處暑當天,太陽直射點已經由“夏至”那天的北緯23°26′,向南移動到北緯11°28′。北京城區,白晝長度已經由夏至的15小時縮短到13小時25分鐘,正午太陽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太陽開始偏南了。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

基本信息

節氣簡介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以後,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處暑》

處暑,七月中。

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鷹乃祭鳥,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天地始肅秋者,陰之始,故曰天地始肅。

禾乃登。禾者。谷連藁秸之總名。又,稻秫苽粱之屬皆禾也。成熟曰登。

天氣特點

氣溫下降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秋高氣爽

開始影響中國的冷高壓,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乾燥的冷空氣,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中國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於剛剛走出三伏,並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

雷暴活動

華南、西南、華西。

雷暴 雷暴

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但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雷暴活動仍較多。在華南,由於低緯度的暖濕氣流還比較活躍,因而產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華西地區,由於處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動也比較多。進入9月,中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秋雨偏多。它是中國西部地區秋季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華西秋雨的範圍,除渭水和漢水流域外,還包括四川、貴州大部、雲南東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帶發生的秋雨。因秋雨早的年份8月下旬就可以出現。最早出現日期有時可從8月下旬開始,最晚在11月下旬結束。但主要降雨時段是出現在9、10兩個月。“華西秋雨”的主要特點是雨日多,而另一個特點是以綿綿細雨為主,所以雨日雖多,但雨量卻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強度也弱。

習俗活動

出遊迎秋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蕭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便是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潑水習俗

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

農諺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熱熟谷,粒實鼓。

•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處暑早的雨,穀倉里的米。

•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

•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

•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處暑高粱 遍地紅。

•處暑高粱遍拿鐮。

•處暑高粱白露谷。

•處暑三日割黃谷。

•處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穀子返青大減產。

•黍子返青壓塌場,穀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馬虎,鳥雀撐破肚。

•處暑收黍,白露收谷。

•處暑見新花。

•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處暑開花不見花(絮)。

•處暑花,不歸家。

•處暑花,撿到家;白露花,不歸家;白露花,溫高霜晚才收花。

•處暑長薯。

•處暑就把白菜移,十年準有九不離。

•處暑移白菜,猛鋤蹲苗曬。

•處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處暑栽白菜,有利沒有害。

•處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處暑拔麻摘老瓜。

•處暑見紅棗,秋分打淨了。

•處暑花紅棗 ,秋分打盡了。

•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

•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來趕集。

•七月十五棗紅腚,八月十五打幹淨。

•七月十五揀棗吃,八月十五打棗吃。

•七月十五揀棗吃,八月十五攔棗吃。

•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曬半乾。

•七月十五花紅棗,八月十五曬紅棗。

•七月十五棗紅腚,八月十五打個淨

•秋前牲口細心管,三秋逞強在田間。

•處暑魚速長,管理要加強,餌料要增加,疾病早預防。

詩詞

《 處暑》(左河水)
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
日移南徑斜暉里,割稻陌阡車馬馳。

《長江二首》 (宋)蘇泂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大旱彌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免無泥。

《處暑後風雨》(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處暑》(宋)張嵲
塵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猶多壘,餘生久息機。
漂流空老大,萬事與心違。

《二十四節氣之處暑》 貴穀子

天地乾坤始漸肅,鷹隼捕鳥稷乃登。
冷熱交換試拳腳,一場秋雨一場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