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分之例

清代處分之例分六屬,即吏屬、戶屬、禮屬、兵屬、刑屬、工屬。 即倉場、漕運、田宅、戶口、鹽法、錢法、關市、災賑、催征、解支、盤查、承追;禮屬有六目, 各該部議定處分後則具題覆奏,請旨定奪。

官制名。即處分之條例。清代處分之例分六屬,即吏屬、戶屬、禮屬、兵屬、刑屬、工屬。吏屬有十五目,即公文、降罰、升選、舉劾、考績、赴任、離任、本章、印信、限期、歸旗、事故、曠職、營私、書役; 戶屬有十二目, 即倉場、漕運、田宅、戶口、鹽法、錢法、關市、災賑、催征、解支、盤查、承追;禮屬有六目, 即科場、學校、儀制、祀典、文詞、服飾; 兵屬有六目, 即驛遞、馬政、軍政、軍器、海防、邊防;刑屬有八目,即盜賊、人命、逃人、雜犯、提解、審斷、禁獄、用刑;工屬有二目,即河工、修造。每目均有條例,官員凡有失職及劣跡被揭發和參劾者,均先行交部(吏部或兵部)議處,按條例而定處分。例無正條,則引律;律無正條,則比照情事相近者;無可比照者,則酌定處分。凡酌定處分者, 則應附疏奏聞,請求作為例而著錄。各該部議定處分後則具題覆奏,請旨定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