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寺[《聊齋志異·聶小倩》文中蘭若寺]

蘭若寺[《聊齋志異·聶小倩》文中蘭若寺]

倩女幽魂是聊齋志異里的一個故事,其耳熟能詳程度不亞於畫皮,翻閱《聊齋志異·聶小倩》原文提到:“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 適赴金華,至北郭,解裝蘭若。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 據古書記載,蘭若寺始建於明初。但為何而建,始終語焉不詳。此地遠離市鎮無人煙。建造者並不關心其香火旺盛與否,蘭若寺也不似常見寺廟,胭脂女子之氣甚濃。 細考文中‘至北郭’、‘殿塔壯麗’等文句,此寺廟應在金華市城北,且寺旁有塔。 至於古寺的原型,則眾說紛紜

影視中的寺廟

倩女幽魂是聊齋志異里的一個故事,其耳熟能詳程度不亞於畫皮,翻閱《聊齋志異?聶小倩》原文提到:“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 適赴金華,至北郭,解裝蘭若。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

蘭若寺[《聊齋志異·聶小倩》文中蘭若寺] 蘭若寺[《聊齋志異·聶小倩》文中蘭若寺]

據古書記載,蘭若寺始建於明初。但為何而建,始終語焉不詳。此地遠離市鎮無人煙。建造者並不關心其香火旺盛與否,蘭若寺也不似常見寺廟,胭脂女子之氣甚濃。

蘭若(若,音rě),是“阿蘭若”的省稱,源自梵語aranya之音譯,原意是森林,引申為寂淨無苦惱煩亂之處,後也指一般的佛寺,在古文中並不罕見。因此原文所謂“蘭若(rě)”即指僻靜的寺院,而非寺名。其實在《聊齋志異》中,大約有十多篇均提及“蘭若”一詞,意思也都是指一座寺廟,如《屍變》、《畫壁》、《促織》、《辛十四娘》等。此外,古代也將蘭草、杜若等香草合稱“蘭若(ruò)”。

蘭若寺[《聊齋志異·聶小倩》文中蘭若寺] 蘭若寺[《聊齋志異·聶小倩》文中蘭若寺]

細考文中‘至北郭’、‘殿塔壯麗’等文句,此寺廟應在金華市城北,且寺旁有塔。

古寺的原型

至於古寺的原型,則眾說紛紜

有人說,昔日金華城北有座永福寺,寺旁曾有萬佛塔,寺外則是亂墳崗,與原文所說的地址比較契合。

有人則認為,在如今金華四中附近,曾有一座西峰寺,昔日是荒郊野外,後成墳場,至今還流傳著一個“女鬼”傳說,“聶小倩”故事即傳自此處。
亦有人說,在位於浙江省金華市西南部的武義縣,確曾有一座蘭若寺,並有縣誌記載,而蘭若寺只是幾千年來其中的一座寺廟,由於年代久遠,早已不知何處。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蘭若”即寺名,而非“寺廟”之意,只是“蘭若”可能是金華城北的某個村落,其地有寺,寺以地名。可惜的是,幾座寺廟均已不復存在。
但是,金華城北確實有一處極符合原著描述的地方。
蘭溪,位於金華城北,因古時盛產蘭花而得名,當地還有諸多關於蘭花與女子的民間故事,當地的蘭花村就是古時村子裡女子多種蘭花而聞名;蘭花村旁邊就是蘭蔭山,其橫截江流,形似蒼龍,又名橫山。西側為蘭蔭寺,始建於元代。寺前有摩崖石刻“蘭蔭深處”四字,署“正德十四年桂月十五御題”,古時蘭蔭寺的香客多為附近蘭花村的女子;寺正對面有聚利塔,建於97年。在這之前,蘭蔭山原有橫山塔,但是建廢時間已無法考證。蘭蔭寺無論從地理位置、地方氣質、口音方面都極符合原著的描述,極有可能就是蘭若寺的原型,而小倩極有可能出自蘭溪蘭花村。更為有趣的是,蘭花村數十公里外有八卦村,相傳為諸葛亮的後代,家家戶戶門口掛著八卦鏡,有驅鬼降魔之用,書中的道士是否就出自這裡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