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蘇錫通是新意義上的江蘇東部經濟帶。是指蘇州、無錫、南通三市,簡稱蘇錫通。是未來江蘇的重要發展地帶之一。其中蘇州、無錫為蘇南城市,南通因地處長江以北,屬於蘇中城市。
“蘇錫通”叫法的來歷
從05年起,江蘇省南通市通過港口城市、融入蘇南、立足蘇中、輻射蘇北的發展信念和具有“據江海之匯,扼南北之吼”的地理優勢,經濟出現跨越式發展。2006年GDP達到1758億元、2007年GDP達到2111億元、2008年GDP達到2510億元、2009年GDP達到2873億元,超越了“蘇錫常”中的常州,而常州卻在此時顯得有些無力和後氣不足,使得兩地的經濟差距逐年增大。同時省內也將南通的發展定格在與蘇南同發展範圍,大力興建蘇通兩地產業園,將蘇通的發展定格為長遠重要發展項目。隨著08年蘇通大橋的建成通車,又使得南通與蘇南的距離拉近,南通與蘇南的各方面的合作與共同發展取得了史上來最光輝的業績。更由於南通的先天地理優勢,近蘇錫,靠上海的原因,便使得“蘇錫常”的稱呼有些動搖,有些網民和論壇便紛紛發出“蘇錫通”這樣的論帖,很受廣大網民熱議,“蘇錫通”的稱謂便由此流傳開來。
蘇州蘇州:(漢語拼音:Sūzhōu,方言:吳方言),中國城市,古稱吳,現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春秋時期(公元前 514年),吳王闔閭建都,命楚國叛將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成闔閭城,今天的其規模位置迄今基本未變,為世界罕見。顧頡剛認為蘇州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另有一說為公元前559年建成的會稽,即今紹興)。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宋朝在蘇州置平江府,為浙江西道治所。明時又改稱蘇州,沿稱至今。蘇州現轄崑山、張家港、常熟、吳江、太倉五市。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江蘇省省轄市,行政級別為地級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裡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蘇州另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無錫無錫:(漢語拼音:Wúxī,方言:吳方言),中國城市,舊稱梁溪。無錫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無錫始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屬會稽郡。因無錫有錫山而得名,沿稱至今……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第一批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民國22年3月28日,江蘇省劃分為13個行政督察區,無錫縣隸第二行政督察區,區行署設在無錫縣。同年12月26日,原13個行政督察區裁併為9個,第二區改設為無錫區督察專員公署(轄無錫、吳縣、武進、江陰、常熟、崑山、寶山、吳江、太倉、嘉定10縣)。民國25年5月1日,無錫區改為第二行政區。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設無錫市(轄無錫縣和三個指導區,同年七月成立太湖區行政辦事處),同日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在無錫成立,首府無錫市,直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1953年重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無錫現轄江陰、宜興二市。無錫是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搖籃。甲午戰爭後,許多有識之士看到國家積貧積弱,主張“實業救國”。“戊戌變法”後,清朝廷被迫放鬆對民間興辦實業的限制,實行某些提倡工商業的措施。無錫的近代工業由此開端。
南通南通:(漢語拼音:Nántōng,方言:吳方言、江淮方言通泰片)南通,位於江蘇省東部,東抵黃海,南望長江,"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隔江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南地區相依,被譽為“北上海” 。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南通,因漲沙沖積成洲,成陸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辛亥革命後為與北京通縣相區別始稱南通。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2873億元,中國大陸城市第28位,經濟總量排名全國地級市第8位。南通市屬五縣(市)海門市、海安縣、啟東市、如皋市、如東縣均為全國百強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