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蘇菁書中化名:夢琪(“夢想奇蹟發生”的諧音)
國 籍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廣東高州
出生日期:1968年11月7日
職 業:母親(女性)教育的開發者踐行者引領者
畢業院校:廣西大學(原名:廣西農學院林學分院)
代表作品:《再堅持一會—個問題女性的21次自救》、《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
教育理念: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受教育者看到生命的希望,感受生命的陽光,促進生命的成長。教育的終極目的應該是讓受教育者感受幸福。
婚 姻:已婚
生 肖:猴
星座 :天蠍座
個人成長經歷
她出生於1968年11月7日,聽母親說,生下她完全是出於無奈。8歲以前她一直被寄養在鄉下外婆家。 一個溫馨和睦的家,一個溫柔賢惠的母親和一個寬厚慈愛的父親,這些在很多人看來最為平凡的擁有,對於夢琪卻是可夢而不可求的幸福天堂。甚至別人眼裡最平淡、瑣碎、樸素、庸常的生活場景,卻寄託著她童年時全部的對幸福的理解與渴盼。1976年,他們全家從廣東高州隨父親遷入廣西柳州。即8年後,當她從鄉下外婆家重新回到父母身邊時,由於父親在“運動”時被打倒,留下很多病症,家裡的氣氛比全國的氣氛還沉悶。 她無法入家隨俗。與父母、姐姐格格不入,對小她8歲的弟弟也只是盡一個姐姐的義務,而沒有更深的感情。
1976年——1981年 在廣西岩村國小讀國小,因為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會死讀書,所以當學校畢業時,她以全校成績第一名考入廣西柳州一中。
1981年——1987年 在廣西柳州一中讀國中和高中。等上了高中,特別是文理分科她選擇了理科後,學習開始感到吃力了,她的成績有著江河日下的趨勢……之後她第一次高考失敗。她當時所處的是重點學校重點班,全班60多人只有幾個人落榜,她竟然淪為其中的一個,這段經歷她不堪回首……
1987年——1988年在廣西柳州四中復讀一年,情緒極度低落抑鬱,再次高考成績還是不理想,當晚竟待在一位同學家,這位同學陪她坐到天明,母親見女兒一夜未歸趕緊告訴她的班主任,班主任擔心她因考不好要投河自盡,竟然帶著班裡的幾個同學到柳江河一帶找她……後來,她被一所沒有填寫志願的不知名的大學錄取。
1988年——1990年 畢業於廣西大學(原名:廣西農學院林學分院道橋專業)
大學雖然沒有名氣,大學生活也不盡人意,但在這裡,她遇到了後來和她相伴一生的丈夫,這讓一向自卑內向的她顯現了少見的年輕活力和體驗了短暫的幸福時光(詳見蘇菁作品《再堅持一會》《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等作品)
1990年——1997年分配到廣西柳州市政管理處 曾經從事過施工、設計、質檢、統計、出納、計生、板報宣傳、資料管理以及編寫城市建設志等等工作。
這個階段是她人生充滿困惑的階段,因為一個女孩子管工地,不是受工地拆遷戶的欺負,就是受自己單位司機的嚇唬,記得有一次,她因為堅持不順從吊車司機非要工地請吃飯的歪風邪氣,司機竟用吊車吊弄10多噸重的鋼筋混凝土管子嚇唬她……
之後她所在的部門領導何主任不斷向上級領導反映,女大學生管工地實在麻煩,讓他很頭痛,希望領導把她調到其他部門……連深愛她的丈夫也開始視她為家庭為社會的雙重包袱,此時的她再一次陷入人生低谷,她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究竟在哪裡?
1997年——2002年6月廣西柳州市政管理處,從事預結算工作。(備註2000年考取全國造價工程師資格證書)
這個階段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由於教育孩子的需要,她開始閱讀大量心靈勵志書籍,並不斷將自己認可的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效果顯著,具體(詳見蘇菁作品《再堅持一會》《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等作品)
2002年6月2日辭掉公職,來到北京,辭職原因:她一直對應試教育深惡痛絕,她要尋找一條教育的出路。
培養孩子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孩子健全和諧的人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在複雜社會中頑強的適應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看到生命的希望,感受生命的陽光,促進生命的成長。教育的終極目的應該是讓受教育者感受幸福!然而現實又如何呢?
孩子早戀叛逆、逃學厭學、網際網路成癮、情感缺失、自卑自閉、離家出走等等問題層出不窮,為了考試分數,為了某種技能,父母打死孩子,孩子因不堪重負而殺死父母,學生殺死老師或者同學殺死同學的暴力事件不斷地發生著……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乃至親職教育都處在迷茫期, 的教育已經越來越偏離追求幸福的正常軌道……
她深信,在現代社會中,大人和孩子缺乏的並不是掌握某種知識、技術的能力,而是一種創造的熱忱以及懷有一顆抗拒焦慮、豐富、高貴、安詳的心靈,融合了尊重、合作、體貼與關懷這些優秀的生命品質。
失去了這些人性中最寶貴最美好的生命品質, 教育的意義又如何體現呢?
2002、6 ——2002、8 參加北師大《發展心理與心理諮詢》課程學習。
2002年8月 來到北京慧源心理與教育研究中心,負責情感和親職教育的專家諮詢,擔任潛能開發課的主講人。在這裡她體驗了最讓她激動的一次心想事成。(詳見六、梳理個人之最最讓她激動的一次心想事成。)
2003、6——2003、11 北京大釗素質培訓中心 擔任人際溝通課程助教、強者心理素質課程助教並深入各類家庭。
2003年底 全面深入各類醫院、各類家庭、各大高等院校、監獄、法院……
2004年8月出版了心靈勵志作品《再堅持一會——一個問題女性的21次自救》,該作品已經被許多高校圖書館收藏。
2005年5月註冊北京菁賢楠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擔任情感婚姻諮詢以及推廣母親教育理念。
2006年1月出版了心靈勵志作品《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該作品已經被許多高校圖書館收藏。
2006年7月自製《婚姻就是一所大學》DVD
2010年為了更深入更廣泛地傳播當今社會嚴重缺失的母親成長文化,特創作作品“尋找教育突破口”《女人的名字叫母親》。
2011年1月蘇菁創作電影劇本《盛女的心結》。(說明:本劇根據真實案例改寫,以母親嫌棄父親窩囊、貧窮,父母婚姻破碎、母愛缺失導致孩子心理危機為題材而創作,旨在喚醒眾多給孩子帶來傷害的父母,並給處於困頓的男人們、女人們看到方向和希望,更有效地完善自己。)
2011年4月蘇菁根據廣大讀者的需求特策劃“母親(女性)成長—促進婚姻和諧,孩子健康成長”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核心課題:《女性成長藝術交流》、和《母子心靈藝術交流》,還未正式推廣,就已有不少外地讀者陸續趕來北京參加,效果明顯,具體內容可分別查看《女性成長藝術交流》的感受、《婚姻諮詢藝術交流》的感受和《母子心靈藝術交流》的感受。
2013年蘇菁根據11年諮詢實踐案例(4000多例)製作的視頻《如果讓她重做母親》通過CCTV-首都品牌審核:
CCTV首都品牌《如果讓她重做母親》案例綜合剖析——從母親(女性)自身尋找教育突破口》。
2014年蘇菁和特別助理張雨馨(一北一南)僅通過電話溝通,蘇菁就喚醒她壓抑多年的真情實感,兩人成功合作推出視頻《蘇菁:女人激勵男人之道》
成就及榮譽
1、蘇菁因成功拯救了自己,拯救了 婚姻,並因此入選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推出的《溫暖中國——2004女性記錄》欄目採訪人,專題之一《我拿什麼拯救自己》。2、2006年蘇菁因成功拯救了自己的婚姻,註冊北京菁賢楠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後,廣泛開展“母親(女性)成長-促進婚姻和諧,孩子健康成長”文化傳播工作,通過現身說法使許多瀕臨崩潰的家庭走向和諧。並因此錄製BTV北京《神州紀事》欄目專題之一《我的中國式婚姻》。
3、2013年蘇菁根據11年諮詢實踐案例(4000多例)製作的視頻《如果讓我重做母親》通過CCTV-首都品牌審核:
CCTV首都品牌《如果讓我重做母親》案例綜合剖析——從母親(女性)自身尋找教育突破口》。
個人作品
1、 2004年出版了心靈勵志作品《再堅持一會——一個問題女性的21次自救》2、 2005年出版《你相信婚姻能拯救嗎》,作品已經被許多高校圖書館收藏。
3、 2006年自製DVD《婚姻就是一所大學》。
4、2010年為了更深入更廣泛地傳播當今社會嚴重缺失的母親成長文化,特創作作品“尋找教育突破口”《女人的名字叫母親》。
5、2011年創作電影劇本《盛女的心結》。(說明:本劇根據真實案例改寫,以父母婚姻破碎、母愛缺失導致孩子心理危機為題材而創作,旨在喚醒眾多給孩子帶來傷害的父母,並給處於困頓的男人們、女人們看到方向和希望,更有效地完善自己。)
6、2013年蘇菁根據11年諮詢實踐案例(4000多例)製作的視頻《如果讓我重做母親》通過CCTV-首都品牌審核:CCTV首都品牌《如果讓我重做母親》案例綜合剖析——從母親(女性)自身尋找教育突破口》。
7、蘇菁和特別助理張雨馨(一北一南)僅通過電話溝通就喚醒壓抑多年的真情實感,兩人成功合作推出視頻《蘇菁:女人激勵男人之道》
個人使命
正如德國學前教育家福錄倍爾曾說:“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情感是家庭凝聚力的基礎,是家庭進步的基礎,也是家庭成功的基礎。然而從小到大,沒有任何學校任何課程教 怎么有效地徹底地清理 成長中積鬱的心靈垃圾(情緒垃圾),怎么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使得母親(女性)對自身、婚姻及養育子女等問題產生迷茫和誤解,將導致更多的婚姻家庭問題乃至悲劇的發生。
只有母親(女性)的心靈成長了,才能有效地激勵丈夫(男性)和孩子,最終激勵整個社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