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蘇渙(約公元七六六年前後在世)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曆初前後在世。少為盜,善用白弩,巴蜀商人苦之,號為白跖。後折節讀書。公元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成為進士,累遷侍御史。湖南崔瓘闢為從事。瓘遇害,走交、廣,搧哥舒晃反,兵敗伏誅。渙工詩,其詩質樸剛勁,不尚藻繪,充滿憤世嫉惡之情。嘗為變律詩十九首上廣州節度使李勉,勉厚待之。與杜甫有交遊,杜甫亦有與贈答之詩,杜甫贊其詩“殷殷留金石聲”,又稱其“才力素壯,辭句動人”,“突過黃初詩”(《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紀異》)。
生平事跡
蘇渙,蜀人,兩唐書無傳。少年時狂放任俠,又因善放白弩,巴蜀商人把他稱為“白跖”。後折節讀書,學有所成,公元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中楊棲梧榜進士(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三)。大曆最初幾年在湖南,公元769年(大曆四年)春,杜甫至湖南,還寫了一首《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詩,記他與蘇大(即渙)的交遊。同年(大曆四年)七月,湖南觀察使崔瑾被兵馬使臧蚧殺害,於是蘇渙逃到交廣,煽動哥舒晃叛亂,不久被鎮壓。
懷素在公元769年(大曆四年)春離開湖南進京之前與蘇渙有交往。此間蘇渙曾寫過一首《懷素上人草書歌》贊懷素草書。根據此詩題下一行注文說:這首詩是兼送懷素赴廣州謁見廣州刺史徐浩的,徐浩任廣州刺史在767年(大曆二年)夏四月,所以蘇渙與懷素的交遊應該是767年(大曆二年)四月以前。
杜甫晚年流落湖南江上時,蘇渙曾訪杜甫於江浦。杜甫對他的《變律》詩十分讚賞。《變律》是古體詩,雖有諷刺,但質樸無文,不求藻飾。或稱“其文意長於諷刺,亦有陳拾遺(陳子昂)一鱗半甲”。《全唐詩》今存蘇渙詩四首。
傳世詩作
《贈零陵僧》
一作《懷素上人草書歌》
張顛沒在二十年,謂言草聖無人傳。零陵沙門繼其後,新書大字大如斗。
興來走筆如鏇風,醉後耳熱心更凶。忽如裴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
又如吳生畫鬼神,魑魅魍魎驚本身。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毒蛇爭屈鐵。
西河舞劍氣凌雲,孤蓬自振唯有君。今日華堂看灑落,四座喧呼嘆佳作。
回首邀余賦一章,欲令羨價齊鍾張。琅誦 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顛復狂。
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亞相求大名。亞相書翰凌獻之,見君絕意必深知。
南中紙價當日貴,只恐貪泉成墨池。
《變律》
(一)
日月東西行,寒暑冬夏易。陰陽無停機,造化渺莫測。
開目為晨光,閉目為夜色。一開復一閉,明晦無休息。
居然六合外,曠哉天地德。天地且不言,世人浪喧喧。
(二)
毒蜂成一窠,高掛惡木枝。行人百步外,目斷魂亦飛。
長安大道旁,挾彈誰家兒? 右手持金丸,引滿無所疑。
一中紛下來,勢若風雨隨。身如萬箭攢,宛轉迷所之。
徒有疾噁心,奈何不知幾。
(三)
養蠶為素絲,葉盡蠶不老。傾筐對空林,此意向誰道。
一女不得織,萬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難。
禍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世路險孟門,吾徒當勉旃。
古文評價
原文:杜子美贈蘇渙詩,序云:“蘇大侍御渙,靜者也,旅寓江側,凡是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絕久矣。肩輿江浦,忽訪老夫,請誦近詩,肯吟數首,才力素壯,詞句動人,涌思雷出,書篋几杖之外,殷殷留金石聲。賦八韻記異,亦記老夫傾倒於蘇至矣,”詩有“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時”之語。
譯文:杜甫有一首贈給蘇渙的詩,詩前的小序說:“蘇渙大侍御,是個愛清靜的人,他旅居江畔時,凡是州府之客人一概不與結交,長期斷絕與官府打交道。一次偶然在江浦碰面,他忽然來訪老夫,我請求他朗誦近來的詩作,他答應為我吟誦了幾首,他的詩才氣頗高,詞句動人,思路敏捷,且聲音洪亮有力,可傳至幾丈之外,殷殷留有金石之聲。現特賦八韻記載意外收穫,也表達老夫對蘇渙的傾倒敬慕之情。”詩中有“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的句子。
原文:又有一篇《寄裴道州並呈蘇渙侍御》云:“附書與裴因示蘇,此生已愧須人扶。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其褒重之如此。
譯文:杜甫還有一篇題目是《寄裴道州並呈蘇渙侍御》,詩中說:“附書與裴因示蘇,此生已愧須人扶。致君堯舜付公等,早據要路思捐軀。”其中對蘇渙的褒獎敬重溢於言表。
原文:《唐·藝文志》,有渙詩一卷,云:“渙少喜剽盜,善用白弩,巴蜀商人苦之,稱‘白跖’,以比莊矯。後折節讀書,進士及第。湖南崔璀辟從事,繼走交、廣,與哥舒晃反,伏誅。”然則非所謂靜隱者也。
譯文:《唐書·藝文志》中有蘇渙的詩一卷,對蘇渙的介紹是:“蘇渙小時候喜歡剽竊偷盜,擅長使用白弩,巴蜀一帶的商人都很怕他,稱他是‘白跖,,把他比作是莊躋。後來洗手不乾專心讀書,終於進士及弟。跟隨湖南崔罐做事,先後到交州、廣州,後來與哥舒晃謀反,事敗後被誅死。”看來蘇渙並不是一個清靜寡慾的隱者。
原文:渙在廣州作變律詩十九首,上廣府帥,其一曰:“養蠶為素絲,葉盡蠶不老。頃筐對空床,此意向誰道。一女不得織,萬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難。禍亦不在大,禍亦不在先。世路險孟門,吾徒當勉旃。”
譯文:蘇渙在廣州時曾創作變律詩十九首,上敬給廣州府帥,其一是:“養蠶為素絲,葉盡蠶不老。頃筐對空床,此意向誰道。一女不得織,萬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難。禍亦不在大,禍亦不在先。世路險孟門,吾徒當勉旃。
原文:其二曰:“毒蜂一巢成,高掛惡木枝。行人百步外,目斷魂為飛。長安大道邊,挾彈誰家兒?手持黃金丸,引滿無所疑。一中紛下來,勢若風雨隨。身如萬箭攢,宛轉送所之。薴有疾噁心,奈何不知幾!”讀此二詩,可以知其人矣。杜贈渙詩,名為記異,語意不與他等,效有旨哉!
譯文:其二是:“毒蜂一巢鹹,高掛惡木枝。行人百步外,目斷魂為飛。長安大道邊,挾彈誰家兒?手持黃金丸,引滿無所疑。一中紛下來,勢若風雨隨。身如萬箭攢,宛轉送所之。徒有疾噁心,奈何不知幾?”讀了這兩首詩,就可以了解蘇渙其人了。杜甫贈蘇渙的詩名為記異,語意與別的詩不同,這裡邊恐怕有更深的意義!
馮至《杜甫傳》載
一
他在夏末到了潭州,船成了他的家。他殘廢多病,有時在漁市上擺設藥攤,出賣藥物來維持生活。一天,有一個名叫 蘇渙的來拜訪他,在茶酒間把他近來寫的詩在杜甫面前誦讀,杜甫聽了覺得句句動人,小小的船篷里充溢著金石的聲音。他在欽佩與驚奇的情緒中蘇渙的詩超過黃初(三國魏文帝年號)時代的詩人。他們二人對面坐著,有如生不同時的司馬相如和揚雄忽然會晤了,這些詩的力量有這樣大,使杜甫覺得好像白髮里生出黑髮,船簾外仿佛聽到湘娥在水上悲啼。此後蘇渙便常到漁市來看杜甫,杜甫也常到蘇渙的茅齋里暢談,直到770年四月臧玠叛變,他們二人一同逃出了潭州。
關於蘇渙,我們沒有充足的材料,無法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根據舊日的記載,他少年時在巴蜀一帶做過“強盜”,善於使用“白弩”,被人稱為“弩跖(zhí)”,來往的商人都怕遇到他。後來他放棄了這種生活,專心讀書,進士及第,潭州刺史崔瓘(guàn)請他做府中的從事。臧玠亂起,他流亡交廣,773年勸循州(廣東惠陽)刺史歌舒晃在嶺南起事,失敗後被殺。我們不知道,蘇渙在杜甫面前誦讀的是什麼詩;《全唐詩》里有他在廣州寫的三首《變律》——本來是十九首,存三首——和一首《贈零陵僧》,變律里有這樣的詩句:
一女不得織,萬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難。
這句詩雖然是取自古人的成語,但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於當時的社會是懷抱不滿的;再從他前後的行徑看來,他是一個用遊俠或起義的方式對社會表示反抗的人。杜甫不但欽佩他的詩,而且驚嘆他的為人。的確,在杜甫晚年,與之周鏇的都是些庸俗的官吏,蘇渙的出現至少可以給他一些爽朗的、超脫庸俗的感覺。所以他後來流亡衡州,曾經向衡州刺史陽濟推薦蘇渙,把蘇渙比作劇孟,比作白起。但是陽濟並沒有用這個奇異的人。
二
……
正在這時,宗武提著藥袋回來了,後邊跟著一個客人。
這個客人大約四十多歲,中等身材,矯健精悍,目光炯炯。上了船,和杜甫寒暄了幾句,聽出來是山南巴州人的口音。他說他姓蘇名渙,是潭州刺史崔瓘幕府里的從事。
蘇渙這個名字,杜甫在閬州、梓州時,仿佛聽人提到過。人們說他是個精良的弩手,百發百中,在巴山道上常常搶劫顯官富賈,綽號人稱“弩跖”。州府里說他是個出沒無常的強盜,田野間說他是個殺富濟貧的俠士。不知怎么回事,不久又中了廣德二年的進士,充任侍御史。後來,杜甫回到成都,轉徙夔州,關於蘇渙這個傳說紛紜的人物,也就很少聽人提到了。今天出乎意外,它出現在杜甫面前,杜甫感到無限驚奇。
……
相關人物
懷素
唐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蘇渙與他在大曆四年有交往,蘇渙曾寫過一首《懷素上人草書歌》贊懷素草書。
杜甫
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與“詩仙”齊名,世稱“詩聖”,現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杜甫晚年流落湖南江上時,蘇渙曾與杜甫交遊,兩人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