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風

蘇曉風,男,原名張爾乙,1915年4月出生,蓬萊潮水一村人。他自幼天資聰慧,國小時期各科成績均名列班級前茅,1934年考入北京鏡湖中學。在北京求學期間,他積極閱讀一些進步報刊和馬列主義著作,逐步接受了革命思想,積極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並於1936年加入了“民先”。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蘇曉風(1915-1940) 原名張爾乙,山東蓬萊人,中共黨員。1939年春調任八路軍山東縱隊五旅十三團政委。1940年12月,十三團在掖縣上莊村宿營,由於壞人告密,被日、偽軍包圍。在率部突圍時,身負重傷,落於敵手,慘遭殺害。

人物生平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許多學校停課,他回到家鄉潮水鎮新民國小任教,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聯絡進步教師,創辦《潮水日報》;組織進步師生,成立抗日救國宣傳隊;創辦“民眾夜校”,對民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他還到潮水國民黨組織的“鄉農學校”組織“壯丁”進行軍事訓練,培養進步力量,組織抗日武裝。

1938年2月日,中共蓬萊縣委發動了抗日武裝起義,2月5日,蘇曉風動員潮水鎮鎮長周擁鶴帶領“鄉校”武裝參加起義,與周擁鶴一起將隊伍拉到了潮水南面的中營村,並對潮水“鄉校”隊伍進行了整頓。2月10日,蘇曉風、周擁鶴帶領潮水“鄉校”100多人到車夼村參加了蓬萊抗日武裝起義部隊。2月14日,蓬萊起義部隊改番號“三軍二路”,蘇曉風任第一大隊政委。3月,蘇曉風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為抵制“三軍二路”部隊指揮周擁鶴的分裂行為,中共蓬萊縣委任命蘇曉風為第九大隊政委。

英勇就義

1940年,蘇曉風被任命為八路軍山東縱隊五旅十三團政委,他工作兢兢業業,作風深入紮實,態度平易近人,積極開展政治思想工作。他所帶領的十三團政治素質好,戰鬥力強,屢建戰功,威震膠東,在濟南戰役中被命名為“濟南第一團”。同年12月20日,十三團奉命在掖縣上莊村宿營,由於漢奸告密,突然被日偽軍包圍,在組織突圍中,團長李紹喬光榮犧牲,蘇曉風為掩護同志身負重傷,落入敵掌,被敵人抬到招遠縣。當他醒來發現落於敵人之手後,頓時民族仇恨湧向心頭,他鼓起全身力氣,抓起一條凳子照日本鬼子的頭上砸去,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開槍殺害了蘇曉風,時年僅25歲。

蘇曉風把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了民族解放事業。為了紀念他,蓬萊縣政府曾將潮水鎮所在的區定名為曉風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