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景春

蘇景春,1939年3月出生,吉林省東遼縣建安鎮人,國家級編劇,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 1993年梨樹縣委、縣政府授予他“梨樹縣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榮譽稱號。 1996年入選《中國曲藝家大辭典》和入選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編輯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人物簡介

蘇景春,1939年3月出生,吉林省東遼縣建安鎮人,國家級編劇,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吉林省著名二人轉劇作家。

藝術簡歷

1939年3月生於吉林省東遼縣建安鎮。
1955年國中輟學回故鄉梨樹縣孟家嶺鎮下安村務農,同年被選為村文書,後當初級、高級社會計,。
1958年轉為國家幹部。
1965年從事專業戲劇創作。曾任梨樹縣戲劇創作室主任兼黨支書記,國家級編劇,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
1987年梨樹縣政府給他記一等功一次,
1993年梨樹縣委、縣政府授予他“梨樹縣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榮譽稱號。同年,被入選《中國民間名人錄》,
1996年入選《中國曲藝家大辭典》和入選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編輯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主要藝術成就

在農村工作期間,利用空隙和節假日堅持業餘創作,在省內多家報刊發表曲藝和戲劇作品。單出頭《劉翠雲》打破了梨樹縣建國以來在省級公開發行的刊物沒有作品的紀錄。二人轉《老錢串趕集》開創了梨樹縣建國二十多年來在國家刊物發表作品的先例。拉場戲《時遷偷雞》、《魯智深打店》在《劇本》雜誌發表。有70多部作品省、市、縣劇團排演。19部獲國家、省和市創作獎。二人轉《放金龜》獲得吉林省二人轉新劇目評比一等獎之後又獲得全國二人轉匯演劇目二等獎。結合編劇實踐,撰寫二人轉理論文章累計達40餘萬字,《梨樹二人轉史記》(4萬字)獲吉林省第九屆戲劇文學《飛虎獎》二等獎。他堅持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同行學習,向二人轉老藝人學習。他從農村步入劇壇,但他仍深入生活,走百村,吃千家飯,對各種人有個“聯絡圖”,對生活有個素材庫。在紮根生活的同時,他又先後函授上海戲劇學院戲文專業,中國電視劇函授中心編劇班和長春電影製片廠編劇班。梨樹縣政府於1987年給他記一等功一次,1993年縣委、縣政府授予他“梨樹縣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榮譽稱號。同年,被入選《中國民間名人錄》,1996年入選《中國曲藝家大辭典》和入選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編輯出版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