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姆娜

薩姆納 。 。

個人概況

中文名:薩姆納
外文名:WilliamGrahamSumner
國籍:美國
出生日期:1840
逝世日期:1910

薩姆納,美國第一代最著名的社會學家之一。曾在牛津大學、日內瓦大學和哥廷根大學攻讀神學、社會科學和語言學。1863年畢業於耶魯大學,1866年在該校執教。1869年任基督教聖公會主事。1872年回到耶魯大學任政治學和社會學教授。他是美國的大學中最早教授社會學的學者之一。1909年擔任美國社會學會會長,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接受“自然選擇”和“適者生存”的思想,並用來解釋社會現象。其最著名的理論為“合作對抗論”,認為合作與對抗決定著人類文明的生存和發展。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講授社會學課程的人。有同名生物化學家

簡介
薩姆納(Sumner,JamesBatcheller;1887~1955),1887年11月19日生於馬塞諸薩州坎頓,
1955年8月12日卒於紐約州布法羅。1910年獲哈佛大學學士學位;1913、1914年分別獲該校碩士學位及哲學博士學位;1914年在科內爾大學醫學院任生物化學助教授,1929年起任教授。自1947年起,他兼任康奈爾大學因他而設立的酶化學研究室主任。

成就
20世紀20年代,薩姆納相信酶是蛋白質。他從1917年開始用刀豆粉為原料,分離提純其中的脲酶(刀豆中脲酶多,易於測定)。1926年他成功地分離出一種脲酶活性很強的蛋白質。這是生物化學史上首次得到的結晶酶,也是首次直接證明酶是蛋白質,推動了酶學的發展。1937年他又得到了過氧化氫酶的結晶,還提純了幾種其他的酶。由於脲酶和其他酶的工作,他於194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的著作有《生物化學教本》、《酶的化學和方法》(與G.F.薩默斯合著)、《酶-化學及其作用機制》(與K.邁爾巴克共同主編)等,後兩種已被譯成俄文等其他文字。

美國社會學家

代表作
《社會階級間的負債》(1883年),《民俗論》(1906年),《事實的挑戰及其他》(1916年)
思想背景
斯賓塞的實證主義和自由放任思想,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基督教神學理論以及美國社會政治新思潮。
主要學術思想
社會是一個由個人組成的群體,其中存在的合作與對抗決定著人類文明的存在和發展;社會的不平等是自然的狀態和文明發展的必要條件;財產和社會地位的競爭導致有益的結果:消滅不適應者,保持種族興盛和文化繁榮。社會科學對民俗的研究,與生物學對細胞的研究具有同樣的意義,一切社會制度還原為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民俗和民德;風尚是指人們在追求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行為方式,個人層面上叫習慣,群體層面上叫風尚。民族風尚包括一切標準化的行為方式,其形成原因有兩類因素:各種利益之爭(生存競爭中的保衛和進攻);人類行為的四種主要動機——食慾、性慾、虛榮心和逃避恐懼的心理(其基礎在於利益);風尚不是人的自覺意志的產物。社會的發展只是生物進化的一種形式,在於內群體間和外群體間的爭鬥和競爭;同一類習俗標誌著同一個種族;內群體中存在一種團結的合作關係;和外群體之間是一種敵對關係(民族中心論)。應當反對任何形式的人為或國家法律對社會生活的干預,社會整體運行的機制就是競爭,社會是競爭著的群體的組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