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侯壺

春秋早期 侯壺
通高22厘米。
滕州市薛國故城出土。薛侯出行時所用水器.
橫截面呈長方形,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平底,下腹有一個小鈕,蓋沿下折,上有鳥形捉手,兩側各有一個銜環鋪首,提鏈通過環中,頸兩側有一對獸首環耳,連線提鏈。頸飾獸體捲曲紋。平底內凹。
銘文字數,上腹鑄銘文4字。
銘文釋文為□□(薛侯)行壺
《通志·氏族略》薛氏條說:薛,“任姓,黃帝之孫顓帝少子陽封於任,故以為姓。……”。
薛侯行壺,為春秋早期,和春秋早期文獻所載薛稱侯相合。它的出土,對研究薛氏歷史及薛國的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春秋早期,薛王為“侯”,到了春秋中晚期,薛國的地位下降,薛王就被魯君貶為“伯”或者“子”了。
商周時期,銅壺一般為圓形、深腹、斂口、有蓋、附提梁或兩側貫耳。也有方形或橢圓形的。到了漢代,方形的叫“鍅”,圓形的又稱“鍾”。
薛侯行壺設計巧妙,造型精美,鑄焊一體,光滑無痕,觀之給人一種穩固、凝重、古樸、自然的感覺,此壺的巧妙造型和製作技藝凝結著中國古代匠師的超凡絕技和聰慧才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