蔴灣崖村

蔴灣崖村

蔴灣崖村位於萊城2公里,距辦事處政府駐地1公里。東鄰南坦村,北臨汶河,西鄰任家莊,南鄰曹家莊,人口764人,耕地面積229畝。 明朝初年,李姓從冀州棗強遷來建村,後曹、何、楊、亓、孟、吳、於等姓遷聚。現在只有李、曹、何、亓、楊等姓氏。李、曹兩姓人口眾多,占80%以上。 據史料記載:蔴灣崖原名“蔴埠”,因早年村民習慣種植大蔗,村中有淹蔴大灣,村民多居蔴灣之旁,故稱蔴灣崖。20世紀60年代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多次播過,我國大蔗發源地即萊蕪市高莊街道辦事處蔗灣崖村。

地理位置

蔴灣崖村隸屬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2公里,距辦事處政府駐地1公里。東鄰南坦村,北臨汶河,西鄰任家莊,南鄰曹家莊,人口764人,耕地面積229畝。

歷史淵源

明朝初年,李姓從冀州棗強遷來建村,後曹、何、楊、亓、孟、吳、於等姓遷聚。現在只有李、曹、何、亓、楊等姓氏。李、曹兩姓人口眾多,占80%以上。
據史料記載:蔴灣崖原名“蔴埠”,因早年村民習慣種植大蔗,村中有淹蔴大灣,村民多居蔴灣之旁,故稱蔴灣崖。20世紀60年代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多次播過,我國大蔗發源地即萊蕪市高莊街道辦事處蔗灣崖村。
《中共高莊黨史大事記》載:1950年建立蔴灣鄉;1951年由六區管轄;1953年至1956年由汶南區管轄;1956年10月由高莊鄉管轄;1960年劃歸礦山人民公社;1964年5月復為高莊人民公社管轄;現今歸高莊街道辦事處管轄。
抗日戰爭時期,村民即自發捐資建起了最初的蔴灣高小。1947年國民黨敗退,由鄉長曹運虎、竇光華主持在原址重建蔴灣完小,房為二層小樓,共12間。(其中有一三層樓),桌凳配套齊全,其規模在當時萊蕪,首屈一指。所用木料均為村西“脛寺”中一銀杏樹所出。早期文化教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如萊蕪市原人大副主任何心振等縣團級以上幹部不下200人。
解放戰爭時期,偽縣長劉伯戈瘋狂對共產黨人及進步人士慘害殺戮,農救會長李兆爽、婦救會長張洪英慘遭殺害。
為反抗國民黨統治,村民自覺不為他們做事,國民黨統治時期該村村長几年空缺,無人願做,村民曾用子虛烏有的“何書嶺”,充其職位。
解放戰爭中,革命烈士李春源在解放大王莊的戰鬥中為國捐軀;曹明倫烈士在保家衛國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場光榮犧牲。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眾多村民積極支前,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無私奉獻。
暑去寒來,蔴灣崖村歷經滄桑。至解放後,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1949年在汶南區委帶領下,發展生產,1950年結束土改。1955年在初級社基礎上於1956年轉為高級社;1957年在鄉黨委書記李秋盈帶領下實施“人七勞三”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蔴灣村人始終走在前列,1960年在周圍村中先架起了照明線路,家家戶戶安上了電燈。1964年又安上了磨麵機把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1961年至1980年在曹運虎、李芬篤帶領下打機井10眼,土地灌溉達到飽和,大大提高了土地畝產量。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1969年全村地排車發展到45輛,人們從經濟上相繼有了較大改善。1970年村中建立了烘爐隊、木工隊,兩隊副業收入撐起村的腰桿。1971年購進了24馬力拖拉機1台,由此改善了運輸、耕耙能力,提高了生產效率。過去鄰村有句民謠“進去蔴灣崖,脫了襪子鞋,到了南坦莊,脫了光腚光”。這是當時每年夏季汶河水時常泛濫殃及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村委加強了道路建設,投資5萬元修建4條道路,並安裝了路燈,改變了舊面貌。

最近發展

活躍的文化生活一直是蔴灣人的傳統,20世紀60年代與南坦村會演的地方戲《三世仇》在周圍村中先後演出,受到民眾的好評。村裡的籃球場,桌球室,康樂球檯前經常活動著一部分人群。文體活動的開展,陶冶了人們的情操,激發了人們的情趣,人們有勞有逸,促進了身心健康。
蔴灣人經濟意識強,三中全會後有一部分人率先從事個體運輸。曹明順、李兆存每家購進運輸車3輛,收入非常可觀。在他們帶動下,全村先後購進運輸車15輛,現均成了村裡的經營強戶。許多村民各顯神通。李軍實的百貨批發,李義實的酒店,李傳軍的農產品再加工,以及村民蔬菜種植、銷售,門店經營、小攤鋪面等行業繁榮了村民生活,人人過上了平靜、幸福、殷實的生活。
蔗灣崖村有特殊的歷史積澱。該村的學校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清朝末年官拜常州右堂的李效園,愛民如子,治理有方,人民稱頌。李福光曾任江蘇省某農場黨委書記。楊福昆曾任上海市外貿局辦公室主任。何延山曾任高莊人民公社副社長。曹運喜曾任萊蕪市民政局局長。曹明秀曾任郯城黨校校長。曹洪瑞曾任廣州軍區某團團長。李春言曾任某軍團團長;李存篤曾任鐵道兵某團營長,後轉業於瀋陽皇姑區任工商所長。
當今的蔴灣崖村正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勤勞的人民正用聰明才智描繪著錦繡藍圖,蔴灣崖村明天會更美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