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娘店

蔣娘店,位於安徽省界首市北偏東20公里,界鄲(界首至鄲城)公路東側1.5公里,蘆村區楊莊鄉。蔣娘店是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淳厚民風的村莊,現仍保留“黃古堆遺址”和“莘城遺址”,“莘城遺址”又稱“蔣娘店遺址”。

莘城遺址

概述

莘城遺址,也稱蔣娘店遺址。據《界首縣文物志》記載:“莘城遺址,在界首縣城北偏東20公里,界鄲(界首至鄲城)公路東側1.5公里,蘆村區楊莊鄉蔣娘店村內。該城址南北長250米,東西寬403米。因此處屬黃泛區,莘城早圮,遺址全部疊壓在地下。從城北側由東往西100米再拐彎向南50米處,曾出土許多煉鐵的鐵渣。再往西有井數眼每井相距40至50米遠,20世紀50年代初井尚存。城北部現為村莊外圍溝,溝底處土呈板結狀,似為街道或馬道。該城址歷年不斷出土文物,其中有戰國時期的空心磚,漢代的銅鏡、銅劍,石磨、錢幣多數屬漢代,也有少量屬明代。出土的心形鐵錘、膽形鐵錘似為兵器或夯砸器具。經查閱古歷史地圖集,知該處春秋戰國時建有莘城,故名莘城遺址。目前僅發現有春秋戰國時期的空心磚,尚待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的遺物作佐證。”

蔣娘店遺址處以前有三間大殿,民國時期此處屬於河南項城沈丘,大殿房樑上刻有榖貳元年字樣,後因年久失修,大殿倒塌。後來村民從倒塌的殿基下面挖出一個銅神像,有人說是葡萄奶奶,銅像有一米多高,重約二三百公斤。文革時期,不知所蹤。

莘姓淵源史

莘與辛,古代相通,故莘姓與辛姓在姓源上頗多相同,都是很古老的姓,商周時兩姓便已並行。二者不同的是,在歷史的發展中莘氏不及辛氏活躍。主要原因是莘、辛古代本就相同,加之姓源出處相似,故莘氏在書寫上求簡,許多都去“艹”為辛,大多數成為了辛氏族群。所以莘氏人口數量劇減,數量極其有限,而辛氏的隊伍發展成一個大姓,莘氏以致成為當代少見的姓氏之一。縱觀歷史,辛姓大多數出自莘姓,但隨著莘姓不斷改成了辛姓後,現今的莘姓反而倒像是辛姓的一個支流。

不過,雖然莘與辛姓源相同,但在今天姓氏中念法不同,莘是多音字,在姓氏中念Shēn姓。莘(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根據《姓解》、《元和姓纂》、《通志》、《姓氏尋源》等書記載,莘(辛)姓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大淵源。

第一大類源於黃帝(姬姓及其分支己姓、姒姓、子姓)後裔,支源有四:1、源於己姓,始祖祝融氏(重黎、吳回),以地名為莘氏。據《潛夫論》記載:“祝融之子分為八姓:己、禿、彭、姜、曹、斯、莘等,莘就是其中的一個姓;2、源於姒姓,始祖夏啟,以國為莘(辛)氏。夏朝的初期,夏王啟封高辛氏的兒子摯於莘(還有說封啟的兒子於莘的),建立了莘國。後來莘國滅亡以後,他的後代就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稱做莘氏;3、源於子姓,始祖商湯,以先祖故國名為莘(辛)氏。然而,據《史記·夏本記》記載,古代的時候有莘國,商湯就娶了有莘氏的女兒,其後代就以“莘”作為自己的姓氏;4、源於姬姓周王朝,始祖周文王,以邑名為莘氏。

第二大類源於他族改姓,出自南北朝時期故楚國後裔中項氏,帝王賜改姓為辛氏。

第三大類源於少數民族基因的流入,在今滿族、蒙古族、藏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辛氏族人分布,其來源與莘氏無關。

莘氏得姓始祖為夏禹。莘氏實際上是辛氏的前身,在我國古代是著名的家族之一,得姓至今已經有4600多年。根據《萬姓統譜》記載,莘氏是源自當時的古國有莘氏。這個古國,跟夏禹一家人的關係極為密切。夏禹的母親修已,根據《史記·夏本記》記載,是有莘氏之女,後來夏朝統一,夏啟又把自己的獨生子封於莘國,中國莘姓家族,從此繁衍至今。《寰宇記》上說,莘國,本是姒姓,是夏禹的後代,禹的母親太姒即此國之女。此外,《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指出,夏啟封支子於莘國,子孫以國為姓,望族居於天水。故莘氏後人奉夏禹為莘姓的得姓始祖。

據《古今姓氏書辯證》載:“莘,武陽莘氏,出自姒氏。古有莘氏,諸侯也。女曰修己,為(魚玄)妻,生禹,其後國亡。夏後封其少子於莘,女為周文王后,謂之太姒,其後以國為氏。

《萬姓統譜》載:“莘,《郡國志》說,夏啟的支系子被封於莘,即陳留郡的辛城。《國名紀》說,莘國,姓姒,是周文王妃子的娘家。《史記》載,散宜生求有莘氏的美女獻給商紂王。《左傳》記載,有神降臨於莘,後人以國名為姓。”

莘姓起源

根據文獻資料記載,我們知道莘氏第一大類來源於黃帝後裔,分姬姓及其分支己姓、姒姓、子姓。這四個支姓都是因國名或城邑而起源。而界首莘城遺址,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沒有詳細列出莘邑因何而起,但我們通過分析,可以得出第四支源流:“源於姬姓周王朝,始祖周文王,以邑名為莘氏。”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史學界對源於姒姓、源於子姓的兩個莘國遺址和一個源於己姓的莘城遺址都有了具體定論,唯獨對源於姬姓周王朝的莘城遺址還沒有明確具體地點。姬姓莘邑具體在哪裡?留存的文獻史料語焉不詳,史學界莫衷一是。然而,《界首縣文物志》則為我們詳細說明了莘城遺址是因莘邑而得名的,加之當地百姓世代流傳的口碑資料,莘城遺址就在邴集鄉。因此,我們可以說,一支莘氏起源於界首邴集鄉。現在,在遺址處的莊稼地里古磚瓦塊較多。當我問他們,這一帶可有莘姓村民居住,他們說沒聽說過,在此居住的大多是董姓、黃姓、徐姓等。

黃古堆遺址

概述

黃古堆遺址,有兩座黃古堆,都立於空曠的莊稼地里,相距約200米,每座古堆都有10多米高。黃古堆坡地一帶,荊棘雜樹橫生,一不小心就會刮破皮膚,沿著百姓踩過的小路,小心翼翼地穿過荊棘叢,登上黃古堆頂峰。站在古堆處眺望遠處綠油油麥苗地,心曠神怡。儘管黃古堆不算太高,但與空曠的莊稼地及遠處低矮的村莊房屋相比,還是頗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在黃古堆村居住的黃景忠老人說,他們是黃庭堅的後代,元朝末年,黃庭堅第七世孫黃奉先舉家遷居太和趙廟,黃奉先則成為太和黃姓的開基始祖。他們這一支則是解放前從太和縣趙廟鎮黃莊搬遷過來的,遷居過來後,人口逐漸增多,便稱黃古堆村。每年他們還到黃莊黃家祠堂拜祭。他告訴我們,這個黃古堆相傳產生於秦漢時代,稱尹城子。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黃古堆還有30多米高,後來遭到破壞。尤其是“深挖洞、廣積糧”那個年代,當地百姓從黃古堆斜坡處開挖,結果挖出了一個大洞,裡面像蓋了一座房屋,四面用磚砌的整整齊齊,磚塊上面都有不規則的花紋。不過,裡面空無一物,沒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後來,百姓便把紅芋放進了這座古堆內。20世紀90年代,曾有盜墓賊從東坡處開挖,但還沒進去,便被當地公安機關抓獲。

歷史傳說

蔣娘店相傳曾出過一位姨娘。當地百姓世代流傳,在戰國時代,有一個皇帝的姨娘居住在新陽城,她的外甥就是當朝的皇帝。後來叛軍前來侵犯,攻破新陽城,皇帝的姨娘被叛軍殺害,而且頭顱也被叛軍割走了。沒辦法,皇帝便給姨娘鑲了一顆黃金頭顱。為防止人盜墓,迷惑盜墓賊,便從四個城門抬八口棺材出來,在城四周各埋八座墓,歷史上便稱“四門八古堆”。其實,這個傳說與光武鎮劉古堆傳說是一樣的,劉古堆也是這八個古堆之一。在太和西北與界首東北部一帶,共有八個古堆,在邴集鄉有兩個黃古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