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戈尼克效應
正文
20世紀20年代蘇聯心理學家Β.Β.蔡戈尼克在一項記憶實驗中發現的心理現象。她讓被試做22件簡單的工作,如寫下一首你喜歡的詩,從55倒數到17,把一些顏色和形狀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線穿起來,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大體相等,一般為幾分鐘。在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允許做完,另一半在沒有做完時就受到阻止。允許做完和不允許做完的工作出現的順序是隨機排列的。做完實驗後,在出乎被試意料的情況下,立刻讓他回憶做了22件什麼工作。結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憶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憶43%。在上述條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較好,這種現象就叫蔡戈尼克效應。蔡戈尼克認為這種效應是由完成任務的需要而引起的緊張狀態所造成的。當一件工作沒有做完就受到阻止時,緊張狀態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最多持續24小時,有時只持續十幾分鐘),這時被試的思想仍然比較容易指向未完成的工作,從而被回憶起來的可能性就大些。這個實驗其他心理學家也曾重複過,大部分都證實了蔡戈尼克效應的存在,但也出現過與蔡戈尼克效應相反的結果。例如有的兒童對完成的工作比未完成的回憶得較好。
一些心理學家發現,對受到阻止的工作記憶,受工作的性質和困難程度、被試的年齡和人格、被試對所做工作的態度等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同是拼板技巧,當成人被試把它看作無關緊要的遊戲時,對未完成的回憶得較好;而當把它看作智力測驗時,則對做完了的回憶得較好。心理學家還認為這是由於被試把沒有做完的“智力測驗”看作失敗,這種不愉快的記憶受到壓抑而造成的。 這種現象其實就存在於我們自身。其實,我們之中的有些人已經深有體會,諸如在應試教育盛行的今天。在考試過程中,尤其是當我們遇到幾道不會做的題目時,我們會刻骨銘心地思考答案,可以說是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此刻收卷的鈴聲毅然敲響……你只得被迫悻悻地離開考場。可是在考試過過後,你的思維卻沒有絲毫的停滯:你卻一直在無意識地思考著這個問題,你甚至在對自己說,“這次考試我完蛋了,因為我還有幾道題目沒有做完啊!”而對於其他的大部分會做的題目你卻早已將其遺忘的一乾二淨了。其實這就是一種生活中的“蔡格尼可效應”。這個過程也許你並沒有意識到,但是在意識的深層確實是在發生著。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之所以產生這種效應是因為人們普遍有一種“完成意識”抑或曰“未完成意識”。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當人們在做一件事情時,總是企求順利完成,如果遭遇曲折或不順,那么個體的意志力和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這個問題上並且極力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尤其是在這件事情尚未完成之前個體一定會在“潛移默化”地繼續思索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即使在這件事情過後潛意識中也會留有這個問題的深深的印象,是以這個未完成的問題就會深深地存留在一個人的記憶中。
這種現象在藝術中,尤其是繪畫藝術之中的體現就是“留白手法”。畫家在繪畫創作時總是在一些“山迴路轉”之處留下淡淡的一絲“空暇”或“底白”。從美學的視角來考慮,這種視覺上的空缺會使觀畫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巨大的想像和遐思進而收到一種“曲徑通幽”抑或“柳暗花明”之效。古人有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皆所謂之。
這種現象表現在教育尤其是課堂之中,就是“課堂留白”或者“只問不答”。個人將其稱之為課堂教學的“戛然而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詮釋抑或講授應該是引導學生繼續思考的手段和途徑,而絕對不能把詮釋或講授作為課堂教學的目的,否則課堂教學就異化為教師的灌輸和學生被動的接受。所以,教師的講授或詮釋應該留有一絲“空白”,這種空白絕對不是“隨意的空白”,而是一種“刻意的空白”,或言之為“有意識的空白”。那么什麼是“有意識的空白”呢?我們不妨藉助於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來解釋,“最近發展區”是指學生現在實際已經達到的水平與學生在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下未來可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就是我所說的“有意識的留白”。那么,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教師在提出並嘗試解答一個問題時一定不要一覽無餘地加以展示,應該在關鍵的地方稍微加以停頓以便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會有生命力、才能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正如《學記》所謂:“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