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清香氣味。主根不明顯或稍明顯,具多數側根與纖維狀鬚根;根狀莖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徑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莖。莖少數或單,高60-150厘米,初時綠褐色,後為紫紅色,無毛,有明顯縱棱,下部通常半木質化,上部有著生頭狀花序的分枝,枝長6-10(-12)厘米,稀更長,斜向上。葉紙質或薄紙質,上面綠色,無毛或近 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平貼的綿毛;莖下部葉寬卵形或卵形,長8-12厘米,寬6-10厘米,近成掌狀或指狀,5或3全裂或深裂,稀間有7裂或不分裂的葉,分裂葉的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7(-8)厘米,寬3-5毫米,不分裂的葉片為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5-20毫米,先端銳尖,邊緣通常具細鋸齒,偶有少數短裂齒白,葉基部漸狹成柄,葉柄長0.5-2(-5)厘米,無假託葉,花期下部葉通常凋謝;中部葉近成掌狀,5深裂或為指狀3深裂,稀間有不分裂之葉,分裂葉之裂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5厘米,寬2.5-4毫米,不分裂之葉為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寬可達1.5 厘米,先端通常銳尖,葉緣或裂片邊緣有鋸齒,基部楔形,漸狹成柄狀;上部葉與苞片葉指狀3深裂,2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為線狀披針形,邊緣具疏鋸齒。頭狀花序多數,長圓形或寬卵形,直徑2-2.5毫米,近無梗, 直立或稍傾斜,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而伸長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短,卵形或近圓形,背面初時疏被灰白色蛛絲狀短綿毛,後漸脫落,邊狹膜質,中、內層總苞片略長,長卵形或卵狀匙形,黃褐色,背面初時微被蛛絲狀綿毛,後脫落無毛,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8-12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一淺裂,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長,2叉,叉端尖;兩性花10-15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或微尖,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微叉開,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對稱的花冠著生面。花果期7-10月。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南部)、河北、山西、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四川、雲南及貴州等省區。蒙古、朝鮮及蘇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東部色楞格斯克附近。
營養價值
蔞蒿每百克嫩莖葉含水分82 克,蛋白質3.7 克,脂肪0.7 克,碳水化合物9 克,胡蘿蔔素4.35 毫克,維生素B0.3 毫克,尼克酸1.3 毫克,維生素C23 毫克,還含有多種礦物質。
富含硒、鋅、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硒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微量元素,缺硒可引發肝、心、腦、胃等四十多種疾病。鋅具有補腦、防衰老的功效。普通植物中硒的含量極少,鋅、鐵的含量也不高,蒿茶中硒、鋅、鐵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
生長環境
多生於低海拔地區的河湖岸邊與沼澤地帶,在沼澤化草甸地區常形成小區域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與主要伴生種;可葶立水中生長,也見於濕潤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
栽培和採收
可栽於水榭旁、人工湖及其他水景區。適宜水深20~30cm,可觀賞到中下部的不同葉形。可用根狀莖繁殖,也可扦插繁殖,生長快,成活率高。春季採收嫩根苗,鮮用。
變種
無齒蔞蒿(變種)柳葉蒿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葉的裂片邊緣全緣,稀間有少數小鋸齒。
產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多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或路旁。